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制度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制度1 安全管理目标1.1无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火灾事故;1.2遵章守纪,杜绝违章施工;1.3施工噪声控制达到北京城市管理要求;1.4没有业主、社会相关方和员工的重大投诉;1.5达到“北京市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1.6严格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实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打造绿色工地。

2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在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执行经理、生产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等为副组长,专职安全员、各班组负责人为组员的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使项目形成纵横网络管理体制。

详见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

4 安全管理制度4.1一般管理制度(1)每周组织项目经理部目标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检查,且做好班前安全教育.(2)半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

(3)每月底对项目经理部目标管理人员按照目标的分工进行考核,分为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被“领导小组”评为好的年终给予表扬和物质上的奖励。

较好的不奖不罚。

(4)坚持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教育培训2)对换岗或工作环境的工人,进行新岗新环境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3)每周坚持进行项目部的安全生产例会,总结本周安全工作情况,打击违章作业邪气、颂扬安全生产正气,揭示本周安全生产隐患,有针对性的对下周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技术性安全生产措施指引。

4)安全生产技术以老带新传帮带,根据有关的统计和亲身眼见耳闻,在施工中伤亡的人员大部份是民工和新工人,他们的安全知识浅薄,对安全防范无知,往往施工中不按照施工规范操作,不把安全放在心上,在施工中无意识习惯性违章作业,因此熟练工和安全技术知识丰富的老同志,要经常关心和指引民工和新工人如何正确执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如何辨识施工作业中的危险情况;5)灌输安全作业自我保护意识。

(5)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需要更改方案和措施时,应经原设计方案的技术主管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后方可实施,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方案和措施。

(6)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

要求各施工项目必须有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具有针对性,并有交底人与被交底人签字。

建立并执行班前安全生产口头交底制度。

(7)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由项目经理部每半月组织一次由各专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事故隐患和违章现象,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

各施工队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限时、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

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问题,检查组有权下达临时停工指令,待隐患问题排除,并经检查组验收批准后方可恢复施工。

(8)建立机械设备、临电设施和各类脚手架工程设置完成后验收制度。

未经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4.2行为控制(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并系下颌带。

戴安全帽不系下颌带的视同违章。

(2)凡从事2m以上无法采用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不得低挂高用,操作中应防止摆动碰撞,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参加现场施工的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将证件复印件报项目经理部和总包安全部备案。

(4)没有项目经理部安全员的批准,任何施工人员不得更改、破坏现场安全防护设施。

(5)没有项目经理部和安全员的书面通知之前,任何施工人员不得更改、拆除其他施工单位设置的安全保护措施。

4.3用工管理(1)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公司级、项目部级、班组级的安全教育,经相应考试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岗位工作。

(2)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作业。

(3)每日上班前,班组负责人必须召集所辖全体人员,针对当天任务,结合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和作业环境、设施、设备状况、班组人员技术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生产注意事项,跟踪落实,并做好记录。

(4)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用工手续必须齐全有效,严禁私招乱雇,杜绝跨省违法用工。

5. 安全文明施工5.1场容场貌管理(1)施工现场的场容管理,必须实行划区域分块包干,责任区必须挂牌示意,生活区管理规定挂牌昭示全体。

(2)制定施工现场生活卫生管理、检查、评比考核制度。

(3)现场标化管理必须执行部颁标准来执行,定期对照审核。

5.2图牌、布告栏和广告栏的管理(1)对安全生产作业工作必须上墙,做到五牌一图。

(2)现场必须布置安全生产标语和警示牌,做到无违章。

(3)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应挂标志牌,危险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在主要施工路口设置交通指示牌。

5.3临时道路的管理(1)进出车辆门前派专人负责指挥。

(2)现场施工道路要畅通,定期清扫。

(3)做好排水设施,场地及道路不得积水。

(4)开工前必须做好临时便道,临时施工便道路面必须高于路面,道路外侧设置排水沟。

5.4材料堆放管理(1)各种设备、材料应远离操作区域,并不准堆放过高,防止倒坍伤人。

(2)进场材料严格按照指定位置进行规范堆放,并设定半成品材料及构件标示牌。

(3)材料堆放必须按要求堆放,严禁乱堆、乱放、混放。

特别严禁把材料堆靠围墙、广告牌后,以防受力造成倒坍等意外事故。

5.5临时办公室、食堂、厕所、工人宿舍的管理(1)临时办公室、食堂、厕所、工人宿舍的搭设标准、要求按有关要求规定执行。

(2)制定“办公室及宿舍卫生管理制度”,使施工现场做到卫生整洁。

(3)办公室、宿舍通风、明亮,设有盥洗设施。

(4)生活区和施工现场设有男、女厕所、浴室。

浴室设淋浴设施,保持清洁,排水畅通,有着人管理。

(5)生活区设置食堂,提供工人与管理人员的伙食。

并食品卫生法要求执行,用餐统一在食堂进行。

(6)宿舍内严禁私接电源插座或使用大容量电器,施工安全部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5.6其它措施(1)施工现场设有茶水供应点,茶具有消毒措施,确保冬天有热开水,夏天有凉开水。

(2)为确保现场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现场设立临时医疗点。

5.7治安管理措施(1)服从业主、总包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2)建立专门的保安机构,统一领导治安保卫工作。

(3)大门口设立门卫、严格执行出入证制度。

所有人员进入现场须佩带胸卡,非本工程人员进入大门需登记,通过门卫联系,待明确接待人员后才能进入。

(4)工作人员不得在工地内汹酒或酒后进工地工作,不得携带违禁品进入,以维护财产和人员安全。

(5)材料运输车辆装卸完毕后,应立即驶离现场,停放指定停车场。

(6)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要加强管理,严格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装置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7)广泛展开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群众保卫工程建设和遵法守纪的自觉性。

(8)工作人员仅限于工程指定区域内活动,非经许可禁止进入与本工程无关区域逗留。

(9)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爆、防盗为中心的安全检查,填堵漏洞,发现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发生。

5.8环境保护措施(1)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工程建设领域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已将环保工作纳入项目管理的范畴。

施工工地处于北京市东四环,周边环境优美。

因此对周边环境保护尤为重要,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现场环境保护工作。

(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粉尘、噪音、废气的监测和监控工作,与文明施工管理一起检查、考核、奖罚。

及时采取消除污染措施。

(3)夜班电焊或碳弧气刨作业做好防炫光措施,在操作平台栏杆四周用三防布遮盖,防止电焊炫光对周边居民区的影响。

5.9建筑垃圾的处理(1)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然后和当地环卫部门取得联系,进行申报处置,同时办理处置证。

(2)办理申报前首先要落实合适的卸放点、运输车辆,并派专人检查车辆的状况,避免车辆在运输途中洒落,污染马路。

(3)建筑垃圾在装车时,采取不堆高、不超重,分类装车的措施。

行驶路线按处置证规定路线,车辆出入口有专人打扫车辆的轮胎、车厢,并检查后闸板的连接。

(4)对于场内散落的土方及时清除,运输过程中不致污染车辆轮胎。

(5)卸车点派有专人清点车辆数,及时与施工现场联系,使发车数与收车数一致,建立环保工作自我监控体系,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音、粉尘的污染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污水、烟尘、噪音污染,同时协调外部关系,同有关环保部门加强联系,解决扰民问题。

5.10生活垃圾的处理(1)施工现场进驻后,及时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设立现场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外运。

(2)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施工现场设立简易垃圾房,分类堆放。

(3)对进驻的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建立宿舍卫生制度,做到奖惩分明,使每一位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卫生制度。

(4)食堂必须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掏油,防止污染,现场食堂设泔脚桶,宿舍设一定数量的垃圾桶,由专人负责清扫。

(5)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等以及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