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
风雨征程三十载羽翼渐丰展新颜
中心局信函处顾博
从1978到2008年,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个年头。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与时俱进的30年中,随着北京经济的高速发展,北京邮政内部体制的不断改革,北京邮政已建成邮政实物运递网、综合计算机网、金融计算机网“三大网络”,拥有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的独特优势,邮政服务网络规模庞大,邮政事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北京邮区中心局作为邮政的中间作业环节,一直以来坚持以通信生产经营为中心,不断对内部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团结带领企业干部职工解放思想,顽强拼搏,紧跟改革开放步伐,30年来我们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93年中心局成立,邮区中心局体制不只是原来的邮件分拣局和邮政干线局两个单位工作的简单叠加,它标志着邮政网路运行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这一改革既是提高邮政通信能力和适应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传统邮政生产作业组织的重新梳理和创新;94年开始中心局打破了传统的邮件手工分拣作业方式,陆续在全局范围内推广使用了给据邮件扫描登单作业系统、平常邮件自动分拣机、包裹自动分拣设备等等高科技、大规模的邮政分拣封发设备,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缩短了邮件内部处理时限,它标志着邮政分拣作业系统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邮件分拣封发作业逐步由手工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转化。


入新世纪,邮政不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首先建立现化企业制度,北京邮政实现三年扭亏等重大工程启动和实施,推进了中心局向“优质服务、优化管理;高质量、高效益、高素质”目标迈进。

从2002年开始,邮政体制改革的幅度不断加大,中心局完成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正常轨道。

2004年完成了两子系统上线,2006年中心局推行三化改革,按照生产管理扁平化、作业流程标准化、生产操作规范化的要求,着力提升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规模生产与质量、时限与效率效益同步提高。

2007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北京邮政完成了主辅分离,邮政公司化转型,把握好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开创出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2008年北京邮政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邮件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了邮政品牌形象。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邮政取得的成绩凝聚着全体干部职工的智慧、勇气和心血,铭刻着邮政人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辉煌,这辉煌的成绩也充分记录了邮政人高举邓小平中国特色伟大旗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勇于拼搏的坚强足迹。

如今我们邮政人正踌躇满志,锐意进取,准备踏上新的征程,抒写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单位和中心局的领导下,我们信函分拣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信函分拣事业呈现出科技兴邮、持续发展、和谐文明的可喜局面。

改革开放的30年,是邮政信函分拣发展速度最快的30年,也是我们邮政分拣职工得到实惠最多的30年。

一、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矢志不渝。

改革开放30年,
中国邮政经历了30年邮政体制改革,每一次都是解放思想、理论创新、体制突破的过程,走过了一段段坎坷曲折、激昂壮阔的历程,是一场上下齐心、波澜壮阔的攻坚战,取得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邮政通信部门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通信工具,作为一个公有制企业,多年来改革的重点围绕着既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要寻找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邮政企业改革的方向面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历了几个阶段:98年,国家对邮电体制进行改革,实施了邮电分营,建立了独立运行的邮政体制,邮政实施了改革脱困3年攻坚战略,为邮政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年的独立运行,邮政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1、是网络能力明显增强。

中国邮政不断加强自身网络建设,通过科技创新,邮政运输机械化、处理自动化、营业电子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的水平不断提高。

2、业务种类更加丰富。

在继续办好邮递、集邮、储蓄三大类业务的同时,加快了新业务的开发力度,重点加强电子邮政的发展,积极融入物流产业,并积极开拓信息业务,使邮政信息传递、商品运送、资金流通三大功能的内涵日益丰富。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邮政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切实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不断改善服务水平,努力为社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邮政服务,满足各方面的用邮需求。

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邮政加大扭亏力度,积极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邮政企业的整体扭亏为盈。

2006年北京邮政引入了“三化”管理理念,创新用人机制,在人才选用上采取了平等、公开、竞争的竞聘上岗模式,采取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方式,不论领导这是职
工都要公平竞争上岗,邮政企业做到了减员增效、节约运行成本,完成了邮政公司化体制改革,以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为切入点,为了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邮政企业向着健康持续可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进。

从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从工厂到公司,从局长到总经理……在称谓变化的背后,邮政企业的社会定位、邮政企业形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也不断优化。

二、科技兴邮抓生产,邮政通信设施逐年改善,通信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30年来, 从原来的信函分拣局到现在的中心局信函处分拣处,我们信函分拣经历从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的转型,不论是管理体制还是作业模式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革,通过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分拣封发全过程全部实现了人工到电脑操作,生产作业面积增长了几倍,一排排崭新分拣格口、一台台邮件分拣设备屹立在我们宽敞明亮的生产现场,职工们的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都有了长足的改善。

进入新世纪后,中心局上线使用“两子”系统和两网互通工程,实现了邮件接收开拆、分拣封发、运输发送各个环节上的网络化分拣。

以往到了业务旺季,的企业信息建设成效显著。

西干处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生产管理明显加强,安全局面持续稳定,实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目标。

标准化生产作业体制念逐步形成,内部管理逐步规范,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我们还重点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方式,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

在西干处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服务创新转型,不断满足社会用邮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商函类大宗邮件业务成为了函件类业务发展的重点。

作业中间作业环节,我们信函分拣只有加快邮件网间传递速度才能全力为营收单位做好支撑。

通过自我分析与认识,我们不断在业务上进行拓展延伸,利用我们掌握着丰富的分拣业务名址信息为营销环节提供准确名址信息,为投递环节减少差错起到保障和支撑的作用。

通过建立分拣业务名址信息平台,既满足了邮件处理要求,又能为大宗用户提供覆盖全市的、科学的、准确的信息数据库,保证了大宗邮件的准确率,又在投递环节使邮件得以准确发送,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通过大宗商函的邮件进行“预处理”,即对成批的商业函件实行“按码排序、同码封装”,并且利用远程车间对给据邮件进行异地的直封,我们的分拣服务从邮件实物分拣转向虚拟的信息名址分拣,一举打破了邮件分拣封发的传统思维模式,创造了中国邮政分拣历史上的新方式。

新的作业模式有效满足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用邮需求,信函分拣作业中间作业环节通过不断延伸、不断拓展服务触角,有力地支撑了邮政普遍服务,也为邮政其他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和谐稳定,关爱职工。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信函处领导班子和机构设置几经调整,但班子成员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发挥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深入调研,把为企业和职工办实事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我处将提高职工收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推行新的奖金考核机制,一举打破了大锅饭式的薪酬奖励机制,将奖金考核向一线生产职工倾斜,体现了按劳分配
的分配原则,成功调动了职工们工作的积极性。

随着中心局管理扁平化工作的推进,在企业用人机制上,我处大胆探索,不拘一格选人才,给职工搭建了建功立业的舞台,为职工做出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确保每一位职工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形成了一个公开、平等、向上的良性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

多年来,我处还为职工改造了浴室、茶炉、休息室、更衣室,投资置办了学习室、音像设备、理发室、健身房,为职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学习工作环境,不断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三十年我们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奏响胜利的凯歌。

三十年,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一起走向胜利的彼岸。

三十年来,我们迎来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共同谱写信函分拣发展的交响乐。

北京邮政信函分拣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和文化的积淀,已经成为一只雄鹰,羽翼渐丰,正待鹰击长空,鹏程万里,走向新的辉煌。

在这改革开放30年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力推进我们信函分拣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安思危、戒骄戒躁,不畏艰险、扎实工作,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以新的奋斗再创北京邮政新的辉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