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必须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46-01
阅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更是教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
然而,大部分初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忽视了对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使得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得十分缓慢。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和教师需要认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寻找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我国,语文是初中生学习的主要科目,然而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则不受学校教师的重视,
因为阅读能力缺乏而导致语文成绩不高的现象在我国初中十分常见,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教师对阅读教学不重视,课前准备不足。
在大多数语文教师心中,阅读教学并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他们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作用,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更侧重于对拼音、成语、作文等知识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教学则是一笔带过,更不用说做课前的准备工作了。
这就导致了在我国初中,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扎实,写作水平也较高但是阅读能力却十分缺乏。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学校教师必须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2、语文阅读教学手段过于形式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在课堂运用的增加,我国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形式化: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为了追求与时俱进,片面利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备课时,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利用特效使得幻灯片看起来更加华丽、吸引人,而忽略了教学的内容;教学时以自身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上的种种情况都表明,在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形式化,忽视了教学的实质内容。
3、对相关知识点没有做拓展延伸。
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文章中的知识点只是一笔带过,而
没有对知识点做相关的拓展延伸,这使得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十分有限,由于教师讲解的缺乏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只是保留在表面上,没有能深入掌握知识点的运用技巧。
因此,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相关知识点做拓展延伸,让学生全面地理解知识点,懂得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点。
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鉴于阅读教学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之后,一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变得简单得多了。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通过文章中优美的语句、语境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认识到阅读的乐趣。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在讲解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文中探、攀、缩、微倾等动作描写将父亲的艰难努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作者在面对自己父亲的背影时心酸、感慨的心情。
通过学生心情的带入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2、重视阅读教学,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要想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使自己的课堂有条理、有秩序地进行。
在备课时将学生可能存在疑惑的地方划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使自己不至于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提问无从下手。
例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进行备课时,需要从文章的说明对象、该对象的特征、文章的说明顺序、文章的说明放、文章语言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准备,在上课时也需要针对以上几点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解答。
另外,教师也需要对课文十分熟悉,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文章有关的问题时能够从容面对。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来增强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享受课堂。
例如,在讲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课前让学生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对于学生提出的反对意见要虚心听取,找出其中可取的地方。
4、加强对知识点的延伸,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知识点。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对相关知识点做延伸讲解,不能将目光仅仅放在课本上,而要将学生通过课本文章上的知识点引导到课外文章上,教会学生利用其中的共性进行阅读分析,利用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鸡蛋》一课时,首先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首先描写家乡的端午风俗,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然后描写家乡的双黄鸭蛋;最后描写孩子们过端午的情形。
在带领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同时教会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如何寻找作者的写作思路,在了解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进行阅读。
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就必须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寻找办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水平。
相信通过学校和教师的不懈努力,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寿山.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导刊,2010-07-10
[2] 杨昌玲.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14-03-01
[3] 吴振华.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 才智,2015-01-05
[4] 邹燕柳.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