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西南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西南大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一:西南大学培训心得体会及想法西南大学培训心得体会及想法山西省吕梁市第三小学刘生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者的能力与程度,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山西省“国培计划”组织管理者在西南大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研修学习,在这短短的几天里,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学生时期。

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丰盛的知识以及精湛的理论论述,给了我强烈的沾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控制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的以及在学校方面的管理环节,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现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增强自身的理论师德修养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

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和崇高的精力境界。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

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确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锻炼自己的道德修养,敬岗敬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丰盛的培训内容这次培训授课老师倾泻了很多心血,他们根据要求精心筹备,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所知传授给我们。

这次培训,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在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有效的管理”、“管理,如何有效”等等。

我们又进行了案例现场研讨、写教学设计、、案例现场研讨、写教学设计、观看观摩录像课,且认真写评课稿等。

学员们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外,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接着在班上轮流发言。

培训内容虽然很多,但结合培训内容重新审视自己,我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一路走下来,填补了我平时教学中的很多“漏洞”。

三、劳碌而充实的每天培训期间,我们每天上、下午到学校听课,放学后在家完成相关作业。

虽然日子过得很劳碌,但是每位老师的学习的热情以及认真研究的精力带给我一种动(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西南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力。

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坐在教室里分组讨论,遇到问题大家互相交换。

老师们做好作业后又发表在各自的博客里,让大家共同分享。

这让我体会到了全体老师们俨然一个温暖而奋进的大家庭。

四、培训激励着我培训虽然将近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那么快就停滞,我知道在激烈的职业竞争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用一个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担重要落在教师身上。

时期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为此,我还应增强长期学习。

虽然我已人到中年,魄力比不上年青人,但我有充分的信念,只要肯努力,信任以后再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的。

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这是我最大的目的。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遇。

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让我们凑集在一起相互交换,一起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我们不仅学到了丰盛的知识,还提高了业务素质。

每当完成一篇作业,一种造诣感油然而生;每当听到教师们对教材娓娓动人的剖析,一种豪情在心头澎湃。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

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我定会更加努力,增强学习,提高素质,完美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篇二:新培训,心启程——西南大学培训心得新培训,心启程——西南大学培训心得体会昌江学员谢圣勇8月4日,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山城重庆,走进了如山水画般的西南大学,开始了为期14天的培训。

一直以来,我意识里的培训就是听听令人昏昏欲睡的理论,记记繁杂的教学规则,照照一摞摞的幻灯片,然后回到家,看着平均分只有三四十的学生们,只好摇头兴叹,哎,实施不开呀。

可是,这次培训却似醍醐灌顶,让我收获颇丰。

在这里,我想说,这次的培训是新的,是让人心灵得到启迪,得到升华的培训。

说新,是我觉得,给我们做讲座的老师,要么是专家型的教授,都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理论知识和经验都非常丰富;要么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经验实用有效。

听了14位专家教授的讲座,我细细回味,专家们的理论甘甜如清泉,滋润我们理论知识干涸的心田,一线名师的经验明亮如阳光,照亮我们教学路上的迷茫。

正如李世讴院长在开班典礼的讲话中说的一样,“希望你们珍惜这次机会,充分利用西南大学为大家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自身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真正转化成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新理念,转化成优化教育教学的新思路,转化成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办法,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十四天的培训,不曾有旷课之心,不曾有倦怠之感;每天如具有极强求知欲的小学生,准时到培训教室,早早坐好,拿出笔记,认真记录老师讲的每一个要点,生怕漏过每一点每一滴,积极参加课堂上的互动,努力完成课堂的简报。

十四天的学习,结合自己在学习中的反思,不仅有一些感悟,便紧张地记下来,生怕自己笨拙的脑袋又忘记了。

一、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几乎每一位专家都非常强调新课程标准理念。

叶晓棠老师的开篇第一课,就是《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在讲座中,叶老师强调了新课标的重要性,在得知我们虽然学过新课标,但因时间久远,已经忘记得一干二净的时候,还专门抽时间给我们再次解读了《新课程标准》。

同时还强调了新课标的“七个进一步强调”和“四个注意”。

学习之后,对照叶老师的“七个进一步强调”和“四个注意”,觉得自己在教学中基本上没有做得到,特别是“进一步强调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积极性调动”及“课堂注意体现趣味性”这方面,虽然新课改已经十年过去,但还总因为害怕教材教不完,而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基本上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喜欢的就是叶晓棠老师对于激发学生兴趣这一块,她用了一个词“勾引”。

既说明了教师要用心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折射出了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艰难,但我却认为,这就是人格魅力的美了。

只有让学生爱上你,才会爱上你的学科。

褚修伟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中,也多次强调了新课标的指导性作用。

如在讲授写作任务设计时,他便用了这样的语句:“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杨晓钰教授在《课标-高考教材课堂教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分析与达成》的讲座中,也是全篇贯穿了新课程标准。

杨晓钰教授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下,为我们讲解了我们在语法、听说、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中,应该如何更好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有效的教学。

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也是如此,将新课标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比如,宋屹东老师的词汇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的讲座,听完后让我感触颇深,新课标对高中词汇的要求是3300词以上,阅读量在30万词以上。

而宋屹东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了无词汇不教学这样的精论。

因此,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迅速地记单词,也是为了达成新课标中对于词汇的要求。

同时,他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地改变教学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而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来自西南大学附中的王文姝老师的《培养学生多元素质》的讲座,也是以课标来引入的。

我们自从XX年第一轮高中新课改时,简单地学习了课程标准之后,就再也没有认真地去深入地学习理解新课标了,只是一味地想当然地去教学。

这简直是买椟还珠嘛。

因此我想,经过这一次培训,自我应该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新一轮课标的学习,不但要学,还要学透,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新课标为指针。

只有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更好地指导如何去做得更好。

二、大胆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思路XX年,我们就已经知道,新课标的一个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总是不敢走出传统教学的禁锢,总因为害怕学生学不会,不会学,一直地由老师控制着整个教学。

正如宋屹东老师说的一样,一节课一段内容,三年下来,学生却没有进步。

宋屹东老师这时候进行了及时的自我反思,改变了他的思路,以学生为中心,寻找学生最能记住,最有效的方法。

而我们,却永远也不敢踏出那一步。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如果课堂教学评价做不好,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叶晓棠老师在《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中,给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要以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而不是笼统地进行。

同时,进行评价活动时,要注意的四个方面:一、形式体现多样性、内容体现层次性,二、形式体现趣味性、内容体现思想性,三、形式体现指导性、内容体现实用性,四、形式体现生动性、内容体现启发性。

并给我们展示了大量的课例,让我们学习了我如何在教学中做到这四点。

王文姝老师在《培养学生多元素质》的讲座中,给我们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及她的教学实践的分享,这给我们指明了在教学中,应该发展学生互助的方式,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讲座中,王老师详细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原则及操作具体方法。

三、在教学中始终贯穿情感教育除了学习英语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理念之外,这次的培训还给我们提供了几个很好的讲座。

向颢老师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李达武老师的《快乐国学与师德师风建设》,王卫红老师的《教师压力与心理健康维护》,钱金涛老师的《有效教学与骨干成长》,都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我们在学习专业学科理念的同时,在思想意识、自我完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向颢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的带班理念,就是完善班级制度及班级机构的建设,在班级建设中,向颢老师完全信任自己的学生,始终把班级看成了一个小社会,让学生完全管理班级。

这让学生感觉自己的独立与荣誉,也让我们学到了成为一个优秀班主任的带班理念。

李达武老师把师德师风融入诗歌中展现给我们,并给我们带来了轻松愉快的享受。

她将诗歌与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诠释出了“懂音乐——懂感情——懂理想,理解人——帮助人——影响人,成就人——发展人——提升人”的境界。

原来学诗歌,只是知道将其中的意思了解,然后背诵,并不能感受到其中的关于人对事业对爱情的追求。

然而,李达武老师却能轻轻松松地给我们展示了诗歌中丰富的美。

王文姝老师在开学第一课中,会告诉学生做哪些准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了一些思想准备。

王卫红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心理辅导课,指导老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如何释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