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机车牵引力就是指机车轮周牵引力2、轮轨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称为机车粘着力(黏着系数)3、机车牵引力(轮周牵引力)不得大于机车粘着牵引力,否则,车轮将发生空转。
4、机车牵引特性曲线是反映了机车的牵引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功率下,机车运行速度越低,机车牵引力越大。
5、内燃机车在多机牵引和补机推送时,其牵引力需修正。
1.列车运行阻力可分为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
2、列车附加阻力可分为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3、列车在6‰坡道上上坡运行时,则列车的单位坡道附加阻力为 6 N/KN4、列车在2‰坡道上下坡运行时,则列车的单位坡道附加阻力为 -2 N/KN5、在计算列车的基本阻力时,当货车装载货物不足标记载重50%的车辆按空车计算;当达到标记载重50% 的车辆按重车计算。
1、列车基本阻力主要由以下五种阻力因素组成:(1)轴承摩擦阻力。
(2)车轮与钢轨间的滚动摩擦阻力。
(3)车轮与钢轨间的滑动摩擦阻力。
(4)冲击和振动阻力。
(5)空气阻力。
1、列车制动力是由制动装置引起的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外力,它的大小可由司机控制,其作用是调节列车速度或使列车停车。
2、轮对的制动力不得大于轮轨间的粘着力,否则就会发生闸瓦和车轮“抱死” 滑行现象。
3、目前,我国机车、车辆上多数使用中磷铸铁闸瓦。
4、列车制动一般分为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
5、列车制动力是由列车中各制动轮对产生的制动力的总和。
2、闸瓦的摩擦系数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制动初速度(2)列车运行速度(3)闸瓦压力(4)闸瓦材质3、从列车的单位合力曲线上,能解读出什么?答:列车的单位合力曲线图上可以清楚地读出:(1)列车在不同工况下和某速度时的单位合力的大小;(2)能分析出列车在该时的加速、减速或匀速的状态;(3)还能看到列车的均衡速度。
1、列车单位合力曲线是由牵引运行、惰行运行和制动运行三种曲线组成。
2、作用于列车上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着列车的运动状态。
在某种工况下,当合力大于零时,列车加速运行;当合力小于零时,列车减速运行;当合力等于零时,列车匀速运行。
3、加算坡道阻力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
4、列车运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列车运行速度和作用在列车上单位合力的大小。
5、在某工况下,当列车所受单位合力为零时对应的运行速度,为列车的均衡速度。
列车将匀速运行。
1、列车制动距离是自司机施行制动开始到列车完全停车为止,所运行的距离。
2、列车的制动距离是制动空走距离和制动有效距离之和。
3、我国普通列车紧急制动距离的限值为 800 米。
4、列车制动时间是制动空走时间和制动有效时间之和。
5、列车在长大下坡线路上施行紧急制动时,其最高允许速度必须有所限制,该速度称为列车紧急制动限速或称最大制动初速度6、列车换算制动率的大小,表示列车制动能力的大小。
1、列车牵引质量和列车运行速度是铁路运输工作中最重要的指标。
对于一定功率的机车,在线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要列车运行速度快则牵引质量要相应地减少;若要增加列车牵引质量,则列车运行速度要相应地降低;因此,最有利的牵引质量和运行速度的确定,需要进行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分析比较。
2、计算牵引质量的区段中,最困难的上坡道,称为限制坡道。
3、牵引质量是按列车在限制坡道上运行时,最后能以机车计算速度匀速过顶为标准来计算的。
4、列车动能闯坡的首先条件是列车运行到坡前要有较大的动能(速度)。
5、列车牵引质量的计算方法,常用有二种:等速运行计算法和动能闯坡计算法。
二、简答题:1.制动的实质是什么?答:能量的观点:将列车的动能变成别的能量或转移走。
作用力的观点:制动装置产生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力,是列车尽快减速或停车。
2.简述软性制动机的特点。
答:具有一定的缓解稳定性。
具有必要的制动灵敏度。
如果列车管压力高于副风缸20~30kPa,制动机一次缓解完毕。
适用于不同的列车管定压。
3.自动制动阀对列车管空气压强的间接控制是如何实现的?答:在自动制动阀与列车管之间插进了一个固定容积的均衡风缸和一个中继机构。
控制关系:自动制动阀→均衡风缸→中继阀→列车管压强。
内燃机车JZ—7型制动机和电力机车DK—1型制动机用的“膜板活塞加双阀口”而且带过充的中继阀。
4.什么是黏着限制?答:制动力(闸瓦与车轮的摩擦力)应小于粘着力。
5.闸瓦摩擦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闸瓦的摩擦系数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闸瓦材质(2)列车运行速度(3)闸瓦压强(4)制动初速度6.黏着系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粘着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列车运行速度和车轮和钢轨的表面状况。
轮轨间表面状态包括:干湿情干湿情况、脏污程度、是否有锈、是否撒砂以及砂的数量和品质等等。
随着制动过程中列车速度的降低,粘着系数要增大。
7.简述直接作用的三压力制动机的特点。
答:主活塞的动作与否决定于三种压力的平衡与否。
副风缸只承担在制动时向制动缸供风的任务而不参与主活塞的平衡。
具有阶段缓解的性能,但缓解比较慢。
具有彻底的制动力不衰减性。
制动与否只取决于列车管减压量而与减压速度无关,即缓慢减压也制动。
8.简述缓解稳定性和制动灵敏度的概念。
答:缓解稳定性:制动机不会因列车管的正常泄漏而造成意外制动的特性。
缓解稳定性要求的减压速度临界值为0.5~1.0kpa/s,意味着列车管的减压速度在此临界值之下,就不会发生制动作用。
制动灵敏度指的是当司机施行常用制动而操纵列车管进行减压时,制动机则必须发生制动作用。
制动灵敏度要求的减压速度临界值为5~10kpa/s。
9.简述104型空气制动机常用制动时局部减压的过程。
答:常用制动时主活塞动作是分为两步走的。
第一阶段:滑阀没有移动,节制阀移动,先期局减作用:列车管→大气;第二阶段:主活塞带动滑阀移动至常用制动位,同期局减作用:列车管→制动缸。
10.简述104型空气制动机紧急阀的作用原理。
答:由于列车管急剧减压,紧急活塞下移,压开放风阀,产生强烈的局部减压。
紧急室的排风时间,规定为15s左右;具有“常用转紧急”的性能。
11.与104相比,103型空气制动机有哪些特点?答:在主阀的均衡活塞的下面装有二级空重车“截流”式的调整装置。
没有紧急增压阀,而是在104装增压阀的位置装紧急二段阀。
主阀的主活塞杆尾部设减速部,用以获得减速充气缓解作用。
12.简述F—8分配阀实现阶段缓解的作用原理。
答:转换盖板在阶段缓解位(隔断位);列车管充气增压,主活塞及缓解柱塞下移,缓解柱塞与套之间的间隙开通;工作风缸与列车管转换盖板处不能连通,可实现阶段缓解。
13.紧急放风阀中的先导阀起什么作用?答:提高紧急制动灵敏度,从而提高紧急制动波速。
14.《列车牵引计算》的计算内容有哪些?答:(1)机车牵引质量。
(2)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行时间。
(3)列车制动距离、制动限速、制动能力。
(4)机车能耗(煤、电、油耗)。
15.○1对列车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力有哪些?○2当列车运行在(1)牵引运行(2)惰行(3)制动运行三种不同工况时,其合力如何计算?答:○1对列车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力有以下三种力:(1)机车牵引力F(2)列车运行阻力W(3)列车制动力B。
○2列车运行在以下三种工况下其合力C计算如下:(1)牵引运行:C = F—W(2)惰行:C = —W(3)制动运行:C = —(B+W)16.机车产生轮周牵引力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17.答:(1)机车动轮上有动力传动装置传来的旋转力矩。
(2)动轮与钢轨接触并存在摩擦作用。
18.○1列车附加阻力有哪些?○2如何计算各类单位附加阻力?答:○1列车的附加阻力有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2单位坡道附加阻力:Wi= i (N/kN)单位曲线附加阻力: Wr=A/R (N/kN)单位隧道空气附加阻力:隧道内无限制坡道:Ws = 0.13 Ls (N/kN)隧道内有限制坡道:Ws = Ls Vs2/10719.制动率有哪几种?如何应用?答:制动率用来表示车辆制动能力的大小。
轴制动率:一个制动轴上的全部闸瓦压力与该轴轴重的比值。
轴制动率是制动设计中校验有无滑行危险的重要数据。
车辆制动率:一辆车总闸瓦压力与该车总重的比值。
车辆制动率表示设计新车在构造速度的情况下紧急制动时在规定距离内停车所具备的制动能力。
列车制动率:全列车总闸瓦压力与列车总重量之比值。
列车制动率一般是计算列车制动距离的依据。
20.列车基本阻力是由哪些阻力因素组成?答:列车基本阻力主要由以下五种阻力因素组成:(1)轴承摩擦阻力。
(2)车轮与钢轨间的滚动摩擦阻力。
(3)车轮与钢轨间的滑动摩擦阻力。
(4)冲击和振动阻力。
(5)空气阻力。
21.简述列车车轮与闸瓦发生“抱死”现象的原因,如何防止?答:列车在低速制动时,其制动力受到轮轨间粘着力的限制,当制动力超过粘着力时,车轮在钢轨上不能滚动而滑动,即发生车轮与闸瓦“抱死”现象。
此现象易发生在列车低速和载重不足时,因此可做以下防止措施:(1)在列车低速制动时,不要施加过大的闸瓦压力。
(2)尽可能达到标准载重量。
22.从列车的单位合力曲线上,能解读出什么?答:列车的单位合力曲线图上可以清楚地读出:(1)列车在不同工况下和某速度时的单位合力的大小;(2)能分析出列车在该时的加速、减速或匀速的状态;(3)还能看到列车的均衡速度。
23.说明动力坡道和动力限制坡道的区别。
答:当列车能以不低于计算速度的速度匀速闯过坡道顶部,则该坡道为动力坡道;不能以计算速度匀速闯过坡顶的坡道,为动力限制坡道。
24.为什么列车运行在下坡线路上施行紧急制动时,要限制其最大制动速度?答:我国规定列车在紧急制动时的制动距离不得超过800米,一般情况下,列车在平道或上坡道上运行时,其制动距离均不会超过此限值,但在下坡运行时,由于坡道附加阻力变成了坡道下滑力,使列车制动距离就比平道时的制动距离要长,为了保证列车能在规定的制动距离(800米)内停车,所以对列车下坡道的最高允许速度必须有所限制。
25.如何用等速运行计算法确定牵引质量?答:等速运行计算法是以列车驶入限制坡道以后,速度降至机车的最低计算速度,但列车仍能以该速度作等速运行通过限制坡道为计算依据,其计算公式G = [∑Fj —∑P(w′+ ix) •g•10-3]/( w″+ ix) •g•10-3 (t)26.○1牵引质量的校验受哪些条件的限制?○2若不符合,应采取什么措施?答:○1(1)起动条件的限制。
(2)长大下坡道的牵引辆数受制动机充风和空走时间的限制。
(3)列车长度受区段内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的限制。
(4)内燃机车通过隧道最低运行速度的限制。
○2如果列车牵引质量不符合上述各项条件限制,则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者降低牵引质量SS3(货)型内燃机车(一台)牵引35 辆货车,牵引重量G=3000t,其中重车30 辆,空车5 辆,车辆制动机为GK 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