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精品)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交子出现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它
的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
业的繁荣。 北宋的纸币“交子”, 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 纸币。
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 期各种铜币
秦半两 (秦朝)
五铢钱 (汉)
纸币“交子” (宋)
开元通宝 (五唐铢朝钱铸)白银
(明朝开始成为普遍 流通的货币)
知识扩展四
商 起家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政府传统的经济政策,故A错误。
自主学习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 “城” 、“坊” 、 “市”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 “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坊”是城市里的居民住宅区。 “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 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自主学习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自主学习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朝代
历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西汉 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 丝绸之路 )
唐朝 繁荣 两宋
元朝
( 广州)成重要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专管对外贸易
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非洲 进行贸易; (对外贸易 )税成南宋重要税源。
(泉州 )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特点
①官府控制
②朝贡贸 易占重要 地位
及非洲的既是个国家进行贸易。onm
中外交往的见证


客 墓
州碑
摩尼教石像
蕃客墓地
印 度 教 石
日 本 教

难点提示与分解
海禁:中国明代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 贸易的政策。又称洋禁。始于明初,直至明 末,未曾撤销。清朝延续了这一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 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新阶段 明清
①城镇商业依然繁荣。②农副产品大量入市。 ③长途贩运发展快,商帮形成—晋商、徽商。
(课堂检测1)
《乔家大院》、《晋商》、《徽商》等电影、电视作
品使明清的“商帮”走入人们的视野,对这一特定历史
A 时期商业群体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政府大力支持
B.具有地域性
C.长途贩运活动为主 D.白银广泛流通为条件
Copyright © by yanglei All rights reserved.
onm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乔氏家族的第一 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 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到第三代乔致 庸,金融资本在一千万两白银,以上大约相当于 现代的近百亿资产。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 乔家”之说。
商品
奢 侈 品 为 主
媒介
地点 都市
商帮
生产资 料和生 活资料 为主
飞钱 纸币 票号
市镇 大城市
商路
国内 商路
开通陆 海丝绸 之路 对外海 路为主
政策 支持 抑商
抑商 锁国
归纳: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有何特点?
(结合发展历程、表现、原因等因素归纳) 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 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商业和商
2011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商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 荣程度的窗口,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因此反思中国古代 商业发展的历程,对今天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借鉴的意义。
学法点拨
商业发展的基本 要素(表现)
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 城市、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 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 货币(交易媒介) 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 --------
自主学习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阶段
朝代
兴起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 展
商、周 春秋战国 秦汉 隋唐
空前繁荣 宋元
表现和特点
商人出现和商业兴起; “工商食官” 打破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出现大商人
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艰难,但仍然得到发展
①农业、手工业、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商业 发展。 ②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③出现柜 坊和飞钱。
①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②商 品种类增加。③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④商税成为宋朝重要税源。⑤元大都成为国际 性的商业大都会。
古代城市兴盛的原因
长安、洛阳、开封、 临安、大都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交通枢纽;
扬州、成都
丝绸之路的开检测2) 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
B 上酒楼”说明宋代的草市( )
A.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B.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政府对草市的行政管理加强 D.草市发展为乡村集市
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
第一街”平遥古城,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镇,远及欧美、东南 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结束了我 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 通.
Copyright © by yanglei All rights reserved.
晋商的成功经营之道,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
Copyright © by yanglei All rights reserved.
onm
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二少爷乔致庸在 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 致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乔致庸开设票号, 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
柜坊和飞钱
柜坊:唐代专营钱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 为最早的银行雏形。
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 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 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 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 凭证即“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知识扩展三
北宋交子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交子商业发展有何作用?
难点提示与分解
朝贡贸易的特点:
1.官府控制 2.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 3.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 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 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 宋朝
有特定位置; “坊” 、“市”分 严格管理; “坊” “市”界开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城郊和乡村的 “草市”普遍。 四大商业名镇: 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日中为市 的经营时间被打破,出现早市晚市。交易 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3、古代城市的发展
著名古代城市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
知识扩展六
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张籍《凉州词》 (唐)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在广州设市舶使, 专管对外贸易
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
Copyright © by yanglei All rights reserved.
到今贷天。 财
商朝商业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商 业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出现了职业商

人和商业活动的交换媒介——货币。
商代货币“贝”
练一练
《国语》载:“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 是商周( ) A、官府垄断工商业 B、工商业者受官僚剥削 C、工商业者不属于庶人 D、 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庶人依靠出卖劳力生活, 工商依靠服务官府的所得而生活
走向 明清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对外贸易衰
衰落
弱;清只特许( 广州 )十三行对外贸易。
小结一: 古代商业在各历史时期发展的概况
进一步繁荣

(明清)

空前繁荣
(宋元)
商业兴起 (先秦)
初步发展 (秦汉)
进一步发展
(隋唐)
小结二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两宋 明清
商人
商人
大商 人
知识扩展二
范蠡,春秋战国之际杰 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 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 生财有道的大商家。范 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 数万;善于经营,善于 理财,又能广散钱财, 故称其为文财神。
春秋末期 范蠡
--商人的鼻祖
吕不韦:经商出身,战国 末年秦相。门下有食客3000人, 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 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 故史称“杂家”。对秦王嬴政 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
人地位低下; 4、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5、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6、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7、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商人群体活跃。
知识扩展一
我国古代商业的起源
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
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
业”,贩卖的物品为“商品”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
知识扩展五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北朝 《木兰辞》
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买齐?
各种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政府的行政管理。 木兰能在短时间内把东西买齐,说明了什么?
集市地处交通便利之处。
北 宋 东 京 城 布 局 示 意 图
草市
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经过长时 期的发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发展 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 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 新的商业市区。
发展
兴盛
徽 经营盐 商 业致富
经营茶叶、木 材、粮食等
“遍地徽商”:经营大宗 商品和长途贩运;插手生 产领域;经营典当
晋 商
经营盐 业致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