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中年段语文教学重点
语文课中识字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始终是首要目标,也是我们教师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地方。
而有时我们的付出却得不到回报,尽管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我们是否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目标?我们的课堂是否真正地达到了高效?有些教师对年段教学目标始终是模糊不明,抓不住教学重点,不是目标越位,就是目标降低。
因此,今天我就这个大家一直困惑问题来谈一谈,低中年段的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一、低年段的教学重点
低年段的语文教学重点概括为两大方面:1、识字写字教学。
2、朗读教学。
低年段的课堂上要关注教师是否完成这两方面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多认少写
一年级上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00个字,会写100个字,从认写数量的对比来看,切实反映了多认少写的理念。
增加识字量,是为了提早实现阅读。
低年级学生只有在认识一定数量汉字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独立阅读。
因此,低年级教师必须以认为主,在讲、写、用方面放慢速度,鼓励学生独立识记汉字,倡导课外识字的途径。
2、认写分流
教材中会认的字只要求学生能用于阅读就可以,不要求学生书写,也不要求对字形做分析。
会写的字要求学生必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书写出来。
3、运用识字方法识字
识字教学要避免对每个汉字都进行分析,尤其不要对汉字的部件进行拆分,要整体识记。
向学生渗透识字方法,如:运用熟字加减部首法,熟字换部首法,
形声字法,形近字区别等方法引导学生记忆生字,激发学生独立识字的兴趣。
4、在具体语境中识字
识字教学不能孤立进行,必须做到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生字以词语的形式出现,然后再送回文中。
识字教学要分散在课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如:一年级《荷叶圆圆》一课,课题中出现生字“荷”,我们就要在导入新课环节中解决此字。
此外还要创设情境进行识字,在游戏中、活动中识字,利用看图识字法、实物识字法、编顺口溜、猜字谜、讲故事等情景引导学生记忆生字。
5、保证写字训练时间
低年段学生每堂课必须有8—10分钟的书写练习,写的字不宜太多,要分散到每堂课中去。
内容可以是汉字书写,也可以是写话练习等。
6、保证书写质量
教师要对汉字的笔顺、结构作以强调和指导,并要进行范写,引导学生怎样把字写得美,感受汉字字形美,提高学生书写质量。
同时还要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朗读教学
教师要完成以下几方面任务:;
1、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低年段学生的朗读必须保证达到正确、通顺,这是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最好能读出感情,但不作重点要求。
读正确包括四个方面:(1)使用普通话读准字音。
(2)读对轻声、儿化、变调音。
如:一、七、八、不,在去声前读阳平的变调,上声、去声等字音读准。
(3)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颠倒字序。
(4)读出长句里词语之间的停顿。
2、朗读形式要多样,目的要明确
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竞赛读、分角色读等,用不同形式来体会文本,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朗读一定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要目标明确,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3、教师要进行范读指导
范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也能使师生产生共鸣。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范读的作用。
但教师的范读必须做到精彩,打动学生,必须要透彻理解课文,对学生了然于胸。
4、朗读要贯穿教学始终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
低年级不要求对课文细致分析,只要求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即可。
做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5、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积累好词佳句。
在课文学习中要求学生朗读背诵、积累词语,通过扩展跟课文有关的词语、找近反义词、扩词造句、仿说词语、仿说句子等途径来实现。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课外搜集背诵,增加阅读量。
6、培养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不出声指做到不发出声音,不动唇读,不指读指不用手指着读。
(三)汉语拼音教学
在此对一年级教师特别提出汉语拼音教学这块要注意的几个改变:
1、降低写的要求。
声母、韵母和音节由原来的“默写”定位到现在的正确书写。
2、降低记的要求。
《汉语拼音字母表》由原来的背诵定位到现在的“熟记”。
3、降低读的要求。
音节由原来的直呼定位到现在的“准确拼读”。
教师要明确汉语拼音只是作为学习普通话的使用工具,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因此要把握好汉语拼音教学的尺度。
二、中年段教学重点
每个年段的阅读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低年段抓字词的教学,高年段抓篇章的教学,中年段是过渡阶段,应以句段的教学为重点。
因此,中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概括为两大方面即段的教学和语言的积累。
(一)段的教学
教师应完成以下几方面任务:
1、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师千万不要把文章内容枝解,而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体现出阅读感悟的过程,要求学生能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并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2、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低年段的阅读教学任务主要是认字学词,中年段要在字词的理解上着力。
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词句的意思,还能体会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表达的效果,还要求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含义。
3、突出段的训练点
教师对文章不要面面俱到讲解,要引导学生抓住精华部分即重点段分析,概括段落大意,弄清自然段的结构,了解构段方法,段中包括几句话,是如何联系的,再抓住自然段中的重点句理解。
对于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等教师都要渗透。
写段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仿写自然段的结构,或是先抓好一段话的训练,再抓好几段话的训练。
4、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会默读和略读
中年段要训练学生开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既要有方法的指导,又要发挥范读的作用。
无论是整体感知,还是抓重点段落分析,一定要紧扣文本,不能
离开朗读,朗读形式一定要多样,指导一定要有层次性,每一遍朗读都要有所提高。
此外,要教会学生默读方法,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做到默读与思考结合,默读与勾画结合。
做到朗读为主,默读为辅。
5、继续巩固识字写字教学
进入中年段后,对生字词的处理不作为重点内容,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反馈来解决,学生自主完成即可。
重点易错地方要求在全班做指导范写,识字的巩固可以放在小练笔和习作等具体的运用中来进行。
(二)语言的积累
1、通过背诵、摘抄、仿写等形式以及课后练习等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精彩的句段。
2、开展适度的拓展性阅读或迁移性读写训练进行语言积累。
3、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以上是我对低中年段的教学目标所做的初浅分析。
关于低中年段语文课教学流程方面我大致概括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课时:
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情境展示,渲染气氛,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环节二;放手试读,整体感知。
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文章有初步的印象。
环节三:认读生字,扫清障碍。
低年段这部分教学要做重点学习,中年段可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反馈来完成。
重点易错地方提出来全班指导。
环节四:反复诵读,确立目标。
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并能在此环节交流研讨,对文章内
容提出质疑,确立本课学习目标。
环节五:课堂练习,及时反馈。
第一课时练习低年段主要以写字训练为主,中年段可以进行语言积累背诵等方面训练。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此环节是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梳理,又是对本节课的自然过渡。
环节二:精读课文,选择重点。
教师直奔主题,选择具有典型意义段落讲解。
环节三:熟读课文,形成积累。
在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朗读,深入感悟,并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环节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低年段学生可安排对文章内容讲一讲,画一画,演一演等,中年段可进行适度延伸,写话练习等,但要依据课本并超出课本。
语文课就是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我们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
以上是我对低中年段教学目标谈的几点自己的初浅理解,希望能给老师们的教学提供点点帮助,有不恰当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也希望今后我们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在探索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我们研训员愿意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