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用药指导
精品课件
NSAIDs镇痛剂量的天花板效应
➢ 非甾体类药物有封顶效应,即有日限量,再增加剂量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增加副反应
➢ 因此如果疼痛继续加重,需要换用或加用阿片类药物
药名
剂量
日限量
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双氯芬酸
500-1000mg/4-6h 650-1000mg/6h 400-500mg/6h
精品课件
羟考酮与吗啡
❖ 羟考酮和吗啡之间较少的交叉耐受,最准确的转换比率为1.2:1到1:0.8 ❖ 实验结果显示吗啡与羟考酮对机械、热和电种刺激产生的疼痛均有镇痛作用,但
精品课件
有关NSAID的决定
❖ 如果连续使用两种NSAID或者糖皮质激素都无效,换用其他类镇痛药物 ❖ 如果NSAID有效,但疗效受限于毒性反应,且这种毒性反应又不非常严重,考虑使用另外一种NSAID ❖ COX-2抑制剂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低,且低血小板凝集,但是尚未证明其是否降低肾脏毒性 ❖ 抗癌药物的毒性可能增加传统的抗炎药物治疗的风险 ❖ 在选择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前,应该评估患者用药风险。对于有肾脏、消化道(上消化道手术、放疗
➢ 常用阿片类药物
✓ 吗啡
✓ 羟考酮
✓ 氢吗啡酮 ✓ 芬太尼
➢ 阿片类药物转换: 镇痛和副作用之间更好的 平衡
✓ 若副作用明显,可更换为 等效剂量的其他阿片类药 物
✓ 口服和肠外途径给药之间 转换时,必须考虑相对效 能,以免造成过量或剂量 不足
➢ 不推荐用于癌痛的药物
Ⅹ 丙氧氨酚 Ⅹ 哌替啶 Ⅹ 混合激动-拮抗剂(地
精品课件
第一阶梯(轻度癌痛)用药
➢ 规律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其它NSAIDs ➢ 可配合使用第二阶梯药物(弱/强阿片类药物)
- 可待因 - 曲马多 - 羟考酮 - 羟可酮 - 氢吗啡酮
➢ 也可使用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
精品课件
非甾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非甾类药物是止痛一阶梯的核心药品,二、三阶梯的辅助用药 ❖ 常见毒性不容忽视(血液系统、胃肠粘膜、骨髓毒性、肝肾毒性、老年人代谢本类药品
对COX2抑制剂的心血管反应提出警告,并规定对所有该类药物需加 黑框警告
精品课件
对乙酰氨基酚
❖ 特殊的非酸性NSAID ❖ 作用机制可能是COX-3 (COX-3可能是COX-1的裂变体)抑制和类似氧化亚氮的镇痛作
用 ❖ 主要作用于中枢而发生止痛和解热作用,几乎无消炎效应 ❖ 血浆蛋白结合率仅为20%~40% ❖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者或原有肝病的患者导致肝损害,与一般使用止痛药的
度有明显优势* ❖ 年龄及性别对羟考酮控释片的药效作用影响不大 ❖ 血药浓度与药效作用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通过检测血药浓度来预见药
物的止痛作用 ❖ 实验研究显示羟考酮无免疫抑制效应
* Physicians’Desk Referebce[S]. 58th ed. NJ: Medical Economics Company, 2004, 2854-2855.
美沙酮、哌替啶、丁丙诺啡
➢ 其他辅助用药
- 皮质激素类药物:强的松、强的松龙、氟美松 - 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加巴喷丁 -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咪嗪、多虑平(多赛平)、氯丙咪嗪等
精品课件
不同患者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新设想
难治性疼痛
轻到中度疼痛
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NSAIDs ± 辅助用药
Lancet Oncol.最初定义为弱阿片类药物
弱阿片类药物
❖ 弱阿片类药物疗效缺乏有力的依据
镇痛疗效在单独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与非阿片类镇痛药联合弱阿片类药物二组之间无 显著差异
没有证实在第一与第二阶梯药物之间的疗效有明显的差异 大多数患者二阶梯药物的疼痛控制的有效期较短 二阶梯药物转换为三阶梯药物镇痛主要是由于镇痛不足而非药物的副作用
必要时可自控镇痛给药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 卫办医政发[2011]161号
精品课件
WHO推荐吗啡作为强阿片药物代表治疗癌痛
❖ 吗啡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可以得到,且价格不昂贵 ❖ 研究较深,已能从多方面了解其特点,如:药代动力学、副作用。有吗啡解毒
药: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 ❖ 起作用时间与半衰期相等 ❖ 可随时增加剂量 ❖ 可经多种给药途径给药:
“阶梯镇痛是1986年 WHO癌痛指南的核心, 尽管已获全球性认可, 但由于缺乏对有关证和 知识的不断更新,加之 阿片类药物在可获得性 据方面遭遇的困难,妨 碍了癌痛的有效缓解”
“在癌痛治疗领域, 开展随机对照研究面 临着诸多困难,因此 目前缺乏强有力的循 证医学证据可供参考”
约1/4新诊断恶性肿瘤的患者、1/3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3/4 晚期肿瘤患
的能力下降),尤其是长期应用 ❖ 非甾类药物增加了心肌梗死、中风等发病率(COX-2抑制剂尤甚),欧洲药监局、新西
兰药物及医疗器械安全局、澳大利亚药监局、美国FDA、中国药监局均发出预警 ❖ 同类药物不易伍用,尽量小剂量、短疗程应用,严密追踪观察 ❖ 与弱、强阿片类药物伍用的复合片显示优势 ❖ 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当初想象的更加危险”
)、心脏毒性、血小板减少或出、凝血紊乱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慎用NSAID类药物或对乙酰氨基酚
Niejun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1 三阶梯用药-非甾体抗炎药 2 三阶梯用药-阿片类药物 3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精品课件
第二阶梯用药
➢ 适宜人群:
- 轻至中度疼痛患者 - 规律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疼痛仍控制不佳
❖ 弱阿片类药物存在“天花板效应” ❖ 赞成早期使用低剂量的吗啡 ❖ 存在个体差异-因人而异,有效者应该很好应用
精品课件
第三阶梯用药
➢ 强阿片类药物无“好坏”之分,但有适宜 之别;吗啡的疗效与其它阿片类药物相比,
并无特别过人之处 ➢ 口服吗啡、羟考酮和氢吗啡酮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可推荐作为首选第
不良反应不同 ❖ 经常与其他镇痛药联合应用
精品课件
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警惕迟发型肝脏毒性及胆汁淤积
➢ 即时和延时两种肝损害,延时危害更大、更易被忽略
➢ 通常发生在连续应用、剂量大于2-4g/日或原有肝功能损害者
➢ 鉴于对乙酰氨基酚药品引起肝损害,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处方药说明书中,增加有关严重 肝损害的黑框警告,并加强对严重过敏反应的警示
曲马多
仅为2阶梯阿片类药物:单独或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不推荐日 剂量≥400mg
氢可酮 仅为2阶梯阿片类药物:某些国家用于替代可待因
羟考酮
低剂量(eg,≤20mg/d)单独或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时为2阶梯阿 片类药物
吗啡
低剂量(e g,≤30mg/d)使用时为2阶梯阿片类药物
氢吗啡酮 低剂量(e g,≤4mg/d)使用时为2阶梯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用药指导
腾冲县人民医院 代维够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1 三阶梯用药-非甾体抗炎药 2 三阶梯用药-阿片类药物 3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精品课件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Palliative Care (EAPC)
对癌痛治疗现状的评价
“缓解癌痛的关键在于 合理应用阿片类镇痛药 物,但目前指导临床实 践的证据却匮乏得令人 震惊”
痛和肌痉挛等副反应
❖ 镇静、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较为明显 ❖ 免疫抑制
精品课件
羟考酮
❖ 羟考酮是一种半合成蒂巴因衍生物,强阿片药物,与κ受体亲和力强 ❖ 口服用药吸收较充分,吸收几乎不受食物种类及胃肠道pH的影响和干扰 ❖ 具有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60%-87%),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其口服生物利用
➢ NSAID类药物联合第二阶梯药物(可待因、曲马多):不增加副作用的 基础上提高镇痛效果
➢ 低剂量第三阶梯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也可作为第二阶梯的替代药 物
强阿片类药物前移
精品课件
目前的欧洲共识
WHO-2阶梯阿片类药物*用于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中度癌痛患者
特点和建议
可待因
仅为2阶梯阿片类药物:单独或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不推荐日 剂量≥360mg
- “第三阶梯”的标准用药 - 有多种剂型 - 没有“天花板效应” - 大量临床经验 - 价格优势
精品课件
23
吗啡的局限性
❖ 生物利用度低:27%(生物利用度越高,越容易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 代谢产物具有活性
吗啡-6-葡萄糖醛酸的止痛作用是吗啡的45-800倍
在高剂量的吗啡治疗情况下,吗啡-3-葡萄糖醛酸可以引起痛觉过敏/异常性疼
• 口服-止痛时间长、并发症少、无效时可增加剂量 • 当不能口服时,可选用以下途径:经直肠、静脉点滴、肌肉或皮下注射、硬膜外或
蛛网膜腔
精品课件
吗啡—癌痛的金标准用药
WHO推荐
• 吗啡是治疗重度癌痛的金标准用药
• 吗啡的医疗消耗量是衡量一个国家 癌痛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
EAPC推荐
• 吗啡是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首选用药
25-100mg/6h
<6g <2g <3.2g
舒林酸 非诺洛芬 意施丁
150-200mg/12h 200-400g/4-6h 25-75mg/12h
<400mg <3.2g
<200mg
精品课件
20%
内镜下 消化道溃疡
NSAIDs的胃肠道副作用
1/70
症状性溃疡
1/150
出血性溃疡
1/1200
致死性 出血性溃疡
三阶梯阿片药物用于中重度癌痛的治疗 ➢ 吗啡是WHO治疗成人与儿童疼痛的基本药物目录中唯一的阿片类镇痛 ➢ 一些传统阿片类药物(羟考酮、氢吗啡酮、芬太尼、美沙酮等),已研制了许
多新剂型,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获得性得到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