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纸箱生产工艺流程
概述:
用作运输包装的瓦楞纸箱于1907年出现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木箱运输包装占80%,瓦楞纸箱仅占20%。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瓦楞纸箱已占80%,成为最重要的运输包装容器。
2006年,中国包装工业总值约3500亿元,纸制品占59%。
包装纸箱的用途:
重量轻
,而同样3mm
成本低
公害)。
易加工
材包装、金属包装所不具备的。
结构合理
瓦楞的楞型(U、V、UV)结构大大地提供了纸箱的抗压、耐破能力。
纸箱包装的不足:
强度有局限性
如不用木材或其他坚固物体加固,纸箱(蜂窝纸板除外)内装物品重量最好不超过
55kg.
防潮性差
瓦楞纸箱吸水后,其强度会急剧下降,甚至破烂,这是在设计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面纸(里纸)表面加入防潮剂(可在印刷前瓦楞成型时加,也可在印刷后),可适当提高其防潮性。
纸箱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图
I
以上)
a)
b)
c)
量及进纸方式(导纸板导纸、真空吸附导纸、正压系统导纸)及单面机整机精度将决定单面机生产出的一平一瓦的质量。
较先进的设备目前可配备瓦辊快换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
单面机和其工作原理图
瓦楞辊
由上、下瓦楞辊组合将瓦楞原纸压成波形瓦楞纸。
瓦楞辊的配合压力(间隙)、平行度、恰当的中高是瓦楞辊工作时的重要技术指标
d)上纸小车。
将原纸自生产现场外部移至原纸支架处的厂内运输设备。
e)输送过桥。
也称天桥。
其作用是匹配各单面机生产出的单面纸板,并对单面纸板作初步固化。
f)
g)
h)
i)
实现。
纵切压痕机一般均采用单刀(薄刀)形式,其调整刀具方式可分为手动调整及全电脑调整。
j)分纸托架。
纵切、分纸时托架。
k)横切机。
机械式和电脑式两种,机械式为早期型号,横切尺寸需手工调整,而全电脑控制的横切机其横切尺寸,直接在电脑中设置,其尺寸误差也较小。
l)输送机。
将已纵切压痕并经过横切后成一定规格(L*B)的纸板运送到后方的堆码机的设施。
m)堆码机。
分切的纸板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堆放的部件。
n)
o)
p)
q)
r)
s)
生产线的主控制系统(包括单面机的速度协调、湿部、干部的协调等)。
一条完整的瓦线应包括生产瓦楞纸板所有工序的单机和系统,也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简化或增加诸如印刷花纹,涂塑防潮等特殊设备。
②、纸板的形成
瓦楞原纸→瓦楞辊轧制→瓦楞→粘合→单面纸板(一平一瓦)→粘合→三层纸板→
五层纸板
箱板纸(里纸、中心纸)↗箱板纸(面纸)↗↑↓
↑纵切
瓦楞原纸→瓦楞辊轧制→瓦楞→粘合→单面纸板→粘合↓箱板纸(底纸)↗横切→纸板(堆码)
原纸:
B、C为
B级的
定量(范围在100g/m2--400g/m2。
紧度:相当于密度的一个指标,指每立方分米原纸的重量(g/cm3)。
耐破指数(kPa.m2/g)环压指数(N.m/g)等,这些指标反映了原纸的物理性能。
瓦楞的形状:瓦楞的基本形状有U形和V形,U形的楞峰接近圆形,V形的楞峰接近尖形,如下图所示。
U形瓦楞的特点是:
a)柔软、富有弹性。
只要变形不超出弹性范围,在松开后,U形瓦楞能迅速恢复原来的形状;
b)由于瓦楞辊的磨损较慢,瓦楞纸板的厚度相同。
c)U形瓦楞比较圆滑,不会出现在楞峰处切断瓦楞芯纸的现象,因此可相对提高瓦楞原纸和粘合剂的用量较大,但不够经济。
V
a)V
b)V
于V
,不同楞型的楞高及300?mm长度上楞数见下表:
面)、里纸(内面)和瓦楞芯纸,共计三层,习惯上又称之为三层纸板。
三层纸板在瓦楞纸板中所占比例最大,主要用来包装重量较轻的产品,如常用的食品、饮料等。
双瓦楞纸板的面纸、中间垫纸和瓦楞芯纸共五层,习惯上又称之为五层纸板,主要用来包装重量较大的易损产品。
双瓦楞纸板通常是由A型和B型组合而成,一般将A 瓦放置在纸箱内侧,用来缓冲,B瓦楞放置在外侧,使箱面印刷更美观。
三瓦楞纸板
的面纸、中间垫纸和瓦楞芯纸共计七层,所以又称之为七层纸板,主要用来包装超重型产品。
a)单瓦楞纸板(三层板)b)双瓦楞纸板(五层板)c)三瓦楞纸板(七层板)
瓦楞纸箱的箱型
瓦楞纸箱的箱型绝大多数为O2型(箱型为国际通用)开槽箱。
其中0201型开槽平口箱是最常用的运输包装箱,其特征是上、下摇盖与箱面连体,向内弯折后形成箱
II
印刷机
印刷机的印刷原理
印刷机是利用橡胶辊(均墨辊)将油墨槽中油墨传递至印刷滚筒上的印版上,从而将所需的文字或图案及其他信息印刷至纸箱表面。
印刷版
纸板
转印后
水
印刷机结构:一般印刷机均有以下基本结构
a)上料机构
上料机构是将需印刷的纸板上至工作台面,其方式为手工、半自动和自动三种,后二种分别由上料机(半自动、自动)完成。
b)送纸机构
目前送纸方式主要有链条送纸、后推式送纸及前缘真空吸附送纸。
其特点从结构分别是从简易、简单到复杂,加工精度越来越高,通常链条送纸加工的精度在±1.5mm 左右,而前缘真空吸附的精度可达±0.5mm,当然不同的配置其价值也不同。
c)印刷部
印刷部是印刷机的关键部分,根据一次可同时印刷的色种数,可将其分为几个印刷部。
印刷部的其主要零件有印刷辊筒(安装印版用)、均墨辊(或刮刀)、网纹辊(金属或陶瓷)等,不同的色组之间可进行相对移动(水平或上下),来保证换版及清洗等工作。
d)油墨循环系统
通常采用气动泵来完成油墨的循环工作。
这一系统的缺点是在换色时,油墨损耗较大、时间较长。
目前日本一家制造商开发了非循环系统,采用变压(送墨时增压,回收时减压)方式,换墨时间及油墨损耗均大大减少。
分纸、压线、开槽机
分纸是将纸板按一定的规格用旋转式刀片对纸板进行分切,压线是通过压线轮将纸箱折叠处压溃,便于折叠。
开槽是将纸箱摇盖及搭接舌处“多余”的纸板切除。
一般所说压线开槽机均可一次性完成纸板分切、压痕、开槽等工序,有些设备还可加装打孔装置。
对稍高档的印刷机,一般均会在印刷部后配置压线开槽部。
模切机
模切机是通过预先制作好的模板,将纸板一次切成所需的形状。
它的优点一是可模切各种复杂没有规则的形状(这一点开槽机无法做到),二是模切精度高,切边光洁,表面外观质量好,适合于自动包装的生产。
但其缺点是设备投资较大,生产效率也不高。
模切机通常按其模版及刀垫的运动方式分为:
圆压圆模切机:
模版及刀垫(提供模切压力)
安装于两个相对运动的圆辊筒上,
通过辊筒的相对运动,
将纸板模切成所需的形状。
圆压平模切机:
模版安装与平板上,
作直线往复式运动,而模切
压力则是通过圆辊筒的圆周
运动来实现。
钉箱机
钉箱是纸箱接合成箱的一种方式,目前钉箱机的种类有人工、半自动、全自动方式。
人工钉箱时,首尾钉距及钉距均匀性均由操作人的熟练程度来掌握,劳动强度大,
精心整理
且生产效率不高。
而半自动及全自动钉箱机,一方面降低了工人的强度,另一方面,提高其钉距的均匀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粘箱机
粘箱是纸箱接合成箱的另一种方式,对某些行业来说,所用的纸箱只能采用粘合剂来粘箱,如食品饮料行业。
目前,在一般的纸箱生产企业中,手工粘箱仍占了相当的一部分。
除了手工粘箱,半自动、全自动粘箱机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质量(粘箱产生的剪刀差)。
目前,在印刷开槽模切粘箱联线上,配置的就是自动折叠粘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