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四:土地面积单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54页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根据教材的内容把这个信息窗分成2课时进行教学。
教材中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小明和同学一起参观新房所在的小区。
观察情境图,引发学生主动提出“1公顷有多大”的问题,引入对面积的单位学习。
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1、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解决相关问题时的实际需要作基础。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上节课,我们知道小明搬了新家。
今天,小明高兴的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新家参观。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2、看,他们现在来到了哪儿?3、观察画面,你发现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这个小区有多大?绿化面积有多大?公顷是什么单位?1公顷有多大?……4、带着这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小明和同学一起参观新房所在的小区。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寻找数学信息。
当学生对较大的面积单位产生困惑时,必然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借此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认识公顷、感受大小1、初步感知“公顷”。
⑴体育课上100米大家都跑过吗?你能想象100米有多长吗?[点击课件:出示100米跑道图]⑵如果用4条100米的跑道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学生计算,得出:100×100=10000平方米⑶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规定为1公顷,通过计算我们又知道,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你能体会这样1公顷的大小吗?学生思考、想象:1公顷的大小。
[设计意图]:学生都有过上体育课的经历,都跑过100米,利用学生的这一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1公顷有多大,最后得到1公顷=10000平方米。
2、找一找“公顷”课前,我们分组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样围城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点击课件:出示照片]⑵大家都围过像照片上这样的正方形,你能体会这100平方米的大小吗?学生感知100平方米的大小。
⑶要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才能拼成10000平方米呢?学生尝试计算,小组合作、讨论后,得出:100个⑷100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现在你能想象出1公顷的大小吗?[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1公顷有多大,让学生借助估算,感受1公顷的大小。
3、生活中感受1公顷如果大家还不能体会1公顷的大小,那么让我们走进生活中,去找一找1公顷,再来体会1公顷的大小。
⑵[点击课件:出示学校的照片]①问:你看出这是哪了吗?学生齐声回答。
②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的学校。
你知道学校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吗?学生尝试估测,小组合作、讨论后,得出估测的面积。
③[点击课件,出示:学校占地面积11838平方米,约1公顷]如果把学校整个框起来,这样的面积就大约是1公顷了。
请大家想象一下,你现在就在这个1公顷中,你能感受到这1公顷的大小吗?④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出什么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吗?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些资料,看,他们的面积也是公顷做单位的。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欣赏感知公顷这个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起来欣赏吧。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总面积约47900公顷。
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4.5公顷台湾日月潭占地面积大约827公顷2004年我国森林面积约1.75亿公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我们体会了1公顷的大小,也就是10000平方米的大小,那么我们以后就要记住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公顷。
4、认识平方千米⑴我们认识了1公顷有多大,还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点击课件,打开图片]学生观察,思考。
⑵小结: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可以写成1k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设计意图]:在对1公顷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在引导学生认识比公顷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再让学生借助公顷推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初步建立1平方千米的概念。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导语:不知不觉,大家把所带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但认识了1公顷有多大,还认识了平方千米,让我们一起来用这些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出了这样的几道题,你能帮他填一填吗?2公顷=( )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3平方千米=( ) 公顷90000公顷=()平方千米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小明家附近有一个足球场,长110米,宽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有1公顷吗?学生计算,演示过程校对3、小明寒假去北京旅游了,给我们带来了三条数学信息,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1)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总面积大3500000平方米,合()公顷;(2)敦煌莫高窟被誉为“艺术瑰宝”,石窟里的壁画为世人惊叹,其总面积约5公顷,约合()平方米。
(3)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和文物宝库。
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720000平方米,合()公顷。
学生回答,并说说怎么想的总结: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可惜都被毁坏了。
让我们记住历史,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4、前几天,妈妈带小明去了一个果园,这个果园长400米,宽200米。
(1)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2)平均每公顷栽600棵果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果树?[设计意图]:在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拓展、巩固应用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小结:我们认识了几个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课后,请你调查一下,你所居住的小区占地面积以及青岛市的占地面积,好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课后的拓展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认识公顷这部分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有难度,就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容易融入其中,要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上课伊始,我继续以小明搬新家的话题引入,出示了小明和同学参观小区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寻找数学信息。
当学生对较大的面积单位产生困惑时,必然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借此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是教学预设的环节。
这一环节,是体会1公顷实际大小的前奏,让学生找到起点,以便建立正确的感知。
然而学生的想法并非都可含糊其词,也并不是怎么说都可以,至少要在面积的范畴内。
当学生出现“1公顷=1000千米”的回答时,我迅速捕捉这个信息,紧紧抓住这一教学时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不可混为一谈。
认识平方千米时,学生在对1公顷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在引导学生认识比公顷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意图是总结“公顷”引申“平方千米”,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拓展一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个面积单位,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2、我们认识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认识?对平方千米有哪些认识?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年龄特点,以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营造了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综合练习,巩固应用1、基础练习:填一填(1)边长是()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3)3公顷=()平方米60000平方米=()公顷5平方千米=()公顷8000公顷=()平方千米(4)小结:重点围绕单位换算的错例展开,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算一算首都北京的面积是16800平方千米。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是当今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面积达44公顷,合平方米。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和文物宝库。
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720000平方米,合公顷。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并说说换算的方法。
2、走进生活,解决实际问题(1)下面是某生活小区规划图。
算一算,A、B两个小区的占地面积各是多少公顷?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评析,针对错例,展开讨论(2)①这个林场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平均每公顷栽树500棵,这个林场一共能栽树多少棵?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评析。
(3)体育场长250米,宽120米。
①体育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②体育场的周长是多少?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评析。
(4)一块麦地长200米,宽150米。
①这块麦地有多大?②平均每公顷收小麦5吨,这块麦地一共收小麦多少吨?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评析。
(5)如果每平方米种1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评析。
[设计意图]:练习时,重点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让学生充分地说各自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发展练习:出示小区售房广告:小明看到广告后,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5幢。
小明估计了一下,每幢楼长约80米,宽约10米。
请你帮小明算一算,房屋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⑴ 学生独立练习。
⑵ 反馈、评析。
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小组讨论,得出:这个小区的绿化面积明显不足5公顷,离绿色花园小区还有一段距离,还得改进啊![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