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数的运算》ppt

小学数学《数的运算》ppt

数的运算
【知识要点】
• 1.运算的意义: •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 (2)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
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 (4)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
算叫做除法。
• (2)在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 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 (3)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 面的。
4.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 示:a+b=b+a。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 或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解题指导
【例1】在( )里填“> ”“ <”或 “ =”。
• 0.87×0.62 ( ) 87×0.0062
• 思路点拨: 根据积不变规律进行判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 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相同的倍数,积不变,所以 也是相等。
• 解: 0.87×0.62 (=) 87×0.0062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6×5.8+64×5.8
=(36+64)×5.8
=580
【规律小结】
进行简便运算之前,首先要观察算式中各数字和 运算符号的特征,然后判断应用什么运算定律或运算 性质进行简便。如果不能直接应用定律或性质的,我 们要注意一下符号(乘除和加减)和括号之间的关系, 以及各数字的特征,也许稍稍变形后就可以简便。
• 2.运算法则: • 加、减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则:整数和小数相加、减,相同数位对齐,从低
位算起;分数加、减法法则分两种: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 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 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 3.四则混合运算
• (1)在没有括号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中,计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它们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 示:a×b=b×a。
•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 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和 这个数相乘,再把两次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 a×c+b×c。
【例3】用简便方法计算:
3.6×58+64×5.8
思路点拨:3.6×58+64×5.8中似乎没有相同的因数,好象 找不到简便的算法。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因数 虽不相同,但组成的数字相同,所以应用积的变化规律, 把3.6×58改写为36×5.8,这样就可以直接运用乘法分配 律了。
解: 3.6×58+64×5.8
0.125×3.2×2.5
思路点拨:1.在乘法的简便运算中,有这样一个说法,见125 找8,见25找4,因为125×8=1000, 25×4=100,这样能使计 算更简便。根据这个思路去思考,我们发现虽说在算式中没有 8和4,但3.2可能变为8×0.4或4和0.8。
解: 0.125×3.2×2.5 = 0.125×8×0.4×2.5 = (0.125×8)×(0.4×2.5) =1×1 =1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计算时,要先看有哪些运算 符号,是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再想一想怎么算合理, 然后理出运算顺序,按顺序一步步计算出来。最后再 查一查运算中数字和符号是否有错漏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