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计算题总结+高考真题

高中化学计算题总结+高考真题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知识网络】
【典型例题评析】
例1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3B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全国高考题)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体积差:
例3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42-)=0.105mol/L、c(Al3+)=0.055mol/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42-),则c(K+)为
(上海高考题)
A.0.045mol/L
B.0.035mol/L
C.0.055mol/L
D.0.040mol/L
电荷守恒:
)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例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
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
电子守恒:
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上海高考题)A.9.02g B.8.51g C.8.26g D.7.04g
例5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上海高考题)
A.0.12mol
B.0.11mol
C.0.09mol
D.0.08mol
原子守恒|:
例8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上海高考题)
方程式叠加
例9 由CO
2、H
2
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
、H
2
和CO的体积
比为 (上海高考题)
十字交叉法
例10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全国高考题)
A.锌
B.铁
C.铝
D.镁
例13第ⅡA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12g,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16g,试推测该元素可能为(上海高考题)
A.Mg
B.Ca
C.Sr
D.Ba
极值法
R---->ROH
2.8/M1=(
3.58-2.8)/17
M1=61
R2O---->2ROH
2.8/(2M2+16)=(
3.58-2.
8)/18
例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2B(g)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如果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时A的转化率为(全国高考题)
A.40%
B.50%
C.60%
D.70%
估算法
2012山东高考
25℃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向该溶液滴加b L 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mol·L-1。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 b=2×10-5mol·L-1)
2011山东高考
28.(14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
也可处理NO2。

当转移1.2 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

(2)已知:2SO 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2NO(g)+O 2(g)2NO2(g) ΔH=-113.0 kJ·mol-1
则反应NO 2(g)+SO2(g)SO3(g)+NO(g)的ΔH=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1) 3NO2+H2O===2HNO3+NO 6.72
(2)-41.8 b 8/3
2010山东高考:
28.(14分)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SO2+2H2O +I2=H2SO4+2HI
Ⅱ2HI H2+I2
Ⅲ2H2SO4=2SO2+O2+2H2O
(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中产生1 mol O2的同时产生1 mol H2
(2)一定温度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

该温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 。

0.1 mol·L-1·min-1;64
2009山东高考:
28.(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
2
(g)+3H2(g) 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恒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O2 (g)=O2+(g)+e- ∆H1= 1175.7 kJ·mol-1
PtF 6(g)+ e-PtF6-(g) ∆H2= —771.1 kJ·mol-1
O2+P t F6-(s)=O2+ (g)+ P t F6-(g) ∆H3= 482.2 kJ·mol-1
则反应O2(g)+ PtF6(g)= O2+P t F6-(s) 的∆H=_____________ kJ·mol-1。

—78.2 kJ·mol-1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

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 b=__________。

10-9
a-0.01
mol·L-1
2008山东高考:
29.(12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⑴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CH4(g)+HC≡CH(g)+H2(g) △H1=156.6kJ·mol-1
CH3CH=CH2(g)====CH4(g)+HC≡CH(g) △H2=32.4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 (g)+H2(g)的△H=kJ·mol-1。

124.2
⑵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

电池反应方程式为;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填“正”或“负”)极。

⑶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mol·L-1。

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 。

(已知:10-5.60=2.5×10-6)4.2×10-7 mol·L-1
2012高考计算
4)解析:NH4NO3溶液由于NH4+水解溶液显酸性,滴加氨水后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

K b=c(NH4+)∙c(OH-)
c(NH3·H2O)
,而c(OH-)=10-7mol/L,则c(NH4+)=200c(NH3·H2O),故n(NH4+)=
200n(NH3·H2O),根据电荷守恒,n(NH4+)=n(NO3-),则溶液中n(NH4+)+n(NH3·H2O)=a+
a
200
,根据物料守恒,
滴加氨水的浓度为(a+
a
200
-a)mol÷bL=
a
200b
mol/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