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李艳(江苏武警总队医院传染科,江苏扬州225003)【摘要】目的总结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a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认真的观察,并对常见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护理方案。
结果患者预期恢复。
结论TACE的护理十分重要,实施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术后护理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2-0275-02中图法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任何临床症状,通常体检或至症状明显才发现,大多数已到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肝癌的治疗国际上主张采用综合性方案。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a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TACE)是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着实际意义。
我科自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48例临床或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TACE,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8例,男38例,女10例,年龄30~80岁,平均55岁。
原发性肝癌30例,转移性肝癌18例。
其中原发性局限在某一肝段内的小肝癌12例。
4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
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缓解40例,经CT或超声证实,28例患者的肿瘤缩小1/3以上,甲胎蛋白转阴20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41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和肝肾功能损害,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栓塞治疗比较陌生,缺乏认识,术前存在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
因此,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栓塞治疗的必要性、操作方法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配合手术等。
向家属讲清利弊,说明手术的作用和必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取得家属的理解。
家属需签知情同意书。
因此,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使其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增加治疗信心,克服不良情绪,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转归,充满生活信心,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2.1.2患者准备(1)术前详细采集病史,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2)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血尿常规、腹部B超、出凝血时间、甲胎球蛋白等。
(3)做好局麻药物,造影剂及抗生素过敏试验。
对于高度紧张患者术前30min给予肌内注射地西泮针。
(4)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术前禁食禁水4h。
(5)向患者说明手术特点,取得患者配合,并请其家属签署手术志愿书。
(6)根据医嘱准备好药品,常用的介入治疗药物有碘化油、5-氟尿嘧啶、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
2.2术后护理2.2.1恶心、呕吐护理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繁殖旺盛,故对化疗药物极为敏感,常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顽固性呕吐、腹痛、腹泻,继而造成消化道黏膜的损害[2]。
呕吐多在术后4~8h发生,24h后逐渐减轻,少数患者可持续2d。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嘱患者深呼吸,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引起呛咳或窒息,呕吐严重者需禁食,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减轻恶心、呕吐症状。
根据患者情况,一般术后2h可给予流质饮食,注意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损害[3]。
还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次数等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呕血、黑便,及时发现出血现象,争取早期处理。
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2.2.2发热护理发热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肿瘤组织,使组织缺血坏死,机体吸收坏死组织所致。
本组有3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均在术后2d体温开始上升,一般38℃左右,持续3~5d,行栓塞者达39℃,持续约1周。
对于术后发热的患者,应先向其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措施,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体温38℃左右患者,一般不采用药物降温,嘱其卧床休息,多饮水,一般3~5d体温可恢复正常。
对高热患者每2~4h测量体温1次。
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年老体弱和伴有溃疡病史患者,应慎用解热镇痛药,尽量采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降温后出汗较多的患者,应及时更换衣服和被单,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避免虚脱和受凉,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2.3腹痛护理肝区疼痛是由于TACE后肝脏水肿,肝被膜张力增大所致。
肝动脉栓塞后导致肝脏缺血、水肿及肿瘤坏死或因胆囊、胰腺动脉栓塞引起胆囊梗死和急性缺血性胰腺炎。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及程度。
可采用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放松技术、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等。
对疼痛较重不能耐受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注意观察止痛效果。
耐心向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随着病情恢复,症状亦逐渐减轻消失。
2.2.4穿刺部位护理术后应正确止血,减少搬动幅度,伤口用宽胶布加压包扎(1kg沙袋加压6h)。
告知患者或家属取平卧位,穿刺肢体取伸直位,禁止屈曲。
及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及渗血,交代患者感觉穿刺处有发热等异常感觉时,及时告之。
本组有2例患者在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及时压迫止血,未发生严重后果。
2.2.5血栓形成护理观察患者有无下肢疼痛、麻木、肢体变冷、肤色苍白,一旦发生应警惕血栓倾向,检查穿刺侧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足趾运动及足背动脉搏动并与对侧对比。
每2h测患者的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
如发现异常,即应抬高患肢并给予热敷。
嘱患者卧床休息,下肢抬高,局部保暖,热水袋热敷。
按医嘱给予解痉及扩张血管药物,禁忌按摩,以防栓子脱落。
2.2.6对肝脏的监护TACE后1周内多数患者肝功能检查ALT、AST、ALP、血清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肝细胞缺血、缺氧及化疗药物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引起肝功能异常。
护士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及精神状态,有无出现表情淡漠、嗜睡、烦躁等表现。
给予患者间断吸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肝细胞因缺血、缺氧造成的损害。
定期检测肝功能、血氨。
忌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及食物。
出现腹水时,酌情补充血浆或白蛋白,以保护肝脏,减少钠盐摄入。
严格记录出入量,注意体质量变化。
遵医嘱给予保肝药物并监测肝功能,直至肝功能正常。
肝功能损害的护理经TACE 治疗后,本组31例患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损伤,以转氨酶和黄疸指数升高为主,一般在术后7~14d恢复正常,同时甲胎蛋白也明显下降。
2.2.7对肾脏的监护化疗药物对肾功能有直接损害作用;术后给患者常规补液,使24h尿量维持在1500ml左右,如尿量少于400ml,需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按肾衰抢救,请泌尿科会诊并处理。
2.2.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并发胸膜腔感染,发生肿瘤栓塞后水肿,脆性增加,可引起破裂出血的发生。
注意观察有无腹部压痛、反跳痛。
栓塞物质或造影剂,化疗药物损伤脊髓动脉造成肢体感觉障碍,截瘫发生。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健康教育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宣教,从患者确定做介入治疗开始,对患者的术前教育就要进行详细具体的术前指导,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全过程,术中术后配合及注意事项。
很多患者对该技术不了解,导致对该治疗的担心。
中晚期症状较重的患者,TACE治疗后常有不同程度并发症的发生,也常导致对该技术的怀疑。
因此,行TACE治疗的心理问题较复杂[4],这就要求护士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使患者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要求,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1术后定时复查指导其术后定时复查,避免因延迟下一次手术时间而影响治疗远期效果。
一般术后1个月行超声检查,1~3个月行肝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相关指标检查,有条件者行肝CT增强检查,以观察栓塞情况及有无肿瘤复发。
3.2保持乐观情绪建立积极生活方式,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和劳累。
3.3指导合理进食中国人患原发性肝癌80%以上是因肝硬化导致,所以大多有食管、胃静脉曲张。
嘱患者进食无刺激性软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保证食物新鲜,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酒,减轻对肝脏损害。
按医嘱服药,避免服用损伤肝药物,指导患者不能随便停药。
4护理体会肝癌患者行TACE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命时间。
治疗过程损伤小,痛苦少,可使肿瘤缩小而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
对失去手术机会或中晚期患者,TACE可延缓肿瘤生长,抑制肿瘤转移,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TACE虽然属于微创治疗,但也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而在处理这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时,护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预防、治疗和护理等,妥善解决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1]董晓亮,刘俊.21例老年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的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1):2033.[2]梁翠玲,李辉.肝动脉插管栓塞加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5(3):223.[3]吴孟超,程树群.肝癌微创外科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2(5):85.[4]平秀琴,周石,胡雪珍,等.护理干预对肝癌伴抑郁患者TACE疗效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2009-2010.(收稿日期:2011-10-17)(本文编辑:谭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