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析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情调及其形成原因
浅析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情调及其形成原因
令人耳乱”的地步。无题诗之所以能“味无穷而炙愈多, 钻弥坚而 无 聊 缠 绵 岩 往 之 致 … … 吾 故 曰 : 义 山 之 诗 , 乃 风 人 之 绪 音 , 屈 宋
酌不竭”, 其原因在于成功地抒写了深挚的感情与佛道意趣。感 之 遗 响 , 盖 得 子 美 之 深 而 变 出 之 者 也 。 ”就 是 说 , 李 商 隐 无 题 诗
李商隐无题诗的爱情主题让人回味。唐代诗坛上以爱情入 后要再会是几乎不可能了。第二首也是情诗, 但比较隐晦、深沉
诗的诗人比较多, 诸如元稹等写了很多浓艳甚至轻佻的艳情诗, 而痛苦, 结尾二句为千古佳句, 引人共鸣。虽然这两首都是情诗,
但以无题诗为中心的爱情诗, 李商隐可谓独领风骚, 而且真正把 但“ 刘 郎 已 恨 蓬 山 远 , 更 隔 蓬 山 一 万 重 ”就 是 以 刘 郎 遇 仙 女 的 典
调抒发得淋漓尽致而最富艺术独创性。
但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则必然使他的诗歌形成了凄艳哀婉的美。
清 代 刘 熙 载 在《艺 概》中 用“ 李 樊 南 深 情 绵 邈 ”之 句 概 括 李 商
李商隐无题诗的政治主题耐人琢磨。冯浩认为, 在李商隐的
隐深细婉曲的诗风, 是极有见地的。而义山诗中最能代表其纤巧 无题诗中“实有寄托者多, 直作宴请少”。朱鹤龄在《李文诗集注
珠只有在明月之夜, 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 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 生命体验成为文学文本的基础而决定了文学文本的存在气质,
日暖之时, 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 人当如是。“沧海月 以此基础而建立起的话语世界呈现出只属于这种而非那种的独
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 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 特个性。“体验流不断生成新的话语流 , 话语流是对体验流的一
感 伤 , 形 成 了 他 作 品 的 基 调 与 风 格 , 这 与 他 的 生 活 经 历 、社 会 背 伤中感受到他独特的个性魅力。无法忽视源于对自己人生体验
景 、独 特 个 性 是 分 不 开 的 。
的深刻理解, 诗人便在佛道中追求慰藉, 于是感伤情调与佛道意
1.就 生 活 经 历 而 言 。
快。”李商隐的无题诗从审美角度看, 它写的是内心情绪体验: 或 “ 虚 负 凌 云 万 丈 才 , 一 生 襟 抱 未 曾 开 ”的 李 商 隐 只 能 用 隐 曲 晦 涩
忧叹离怀, 或哀婉缠绵, 或执著清醒, 或迷惘暗淡。确实, 心灵细 的语言来表达对政治的感慨。
腻的诗人将其感伤情调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 商 隐 有 政 治 抱 负 , 但 如 王 蒙 在《双 飞 翼》中 讲 ,“ 李 商 隐 在
题诗的感受:“我理会不着, 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 我连文义也 政治上是失败的, 甚至连失败都谈不到, 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
解释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 读起来令我精神得到一种新鲜的愉 一次施展抱负, 哪怕是痛快淋漓地陈述一次政治主张的机会”。
如他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这首诗 , 从头至尾都融铸着 不由自主地触类旁通, 将广泛的人生体验渗透融合在上述诗句
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著的感情, 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 中 。 ” 而 且 又 说 :“ 李 商 隐 无 疑 是 一 个 最 易 产 生 人 生 感 慨 的 诗
的反映, 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 人……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笼罩在悲剧氛围中 , 这种‘沦贱艰
爱佳人不爱江山, 虽有胸无大志之嫌, 却有情中圣哲之誉。
抑, 又无力反抗黑暗社会, 既有所追求向往, 凄艳间隔的美才使他 迷惘。“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
的爱情诗的风格别具一格, 与众不同。而他对于诗歌的贡献, 特别 一 弦 一 柱 , 就 仿 佛 看 到 自 己 曾 经 有 过 的 灿 烂 岁 月 、花 样 年 华 , 这
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 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 虞多’的身世境遇, 再加上锐敏而纤细, 内向而缠绵的, 多愁而善
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 连 感的性格气质, 使他对人生悲剧有极为丰富深刻细腻的感受。而
绵往复, 细微精深, 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身无彩凤双 他 屡 寄 戎 幕 , 远 离 家 世 , 在 独 居 异 乡 的 漫 漫 长 夜 中 , 又 正 有 充 裕
伤情调是无题诗共同的情感基调, 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皆托于不忘君之义, 而深惜才之不遇也”。诗人是“显言不可而
曲言之, 庄语不可而漫语之”。正如李商隐自己说“为芳草以怨王
一、感伤情调的内容表现
孙, 借美人义喻君子”。确实, 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有一部分带有政
治寄托。
梁 启 超 在《中 国 韵 文 内 所 表 现 的 情 感》一 文 中 谈 到 李 商 隐 无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重境界去赏析再恰当不过了。并 “五十弦”呢? 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 诗人以“锦瑟”
- 216-
· · 2008·4
CANGSANG
文学艺术
喻美好的“华年”, 以“思”引发“无端”之问, 一上来就开门见山, 点 艺术风格时说:“晚唐之诗, 秋花也。江上芙蓉, 篱边之丛菊, 可不
李商隐无题诗的人生主题也颇使人感慨。刘学锴先生在分
个 感 情 细 腻 细 微 的 领 域 , 这 些 诗 深 情 绵 邈 , 意 境 朦 胧 , 书 写 着 希 析无题诗时说:“尽管诗人主观未必有意识地另有寓托, 但郁积
望与失望的悲剧性爱情和爱情心理。
于胸的涵容深广的普泛性人生体验, 却使他书写爱情体验时也
蝶翅, 己蝶难辨; 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风流故事,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可以为之一洒
不停的杜鹃鸟, 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 同情之泪, 也可以对之揶揄嘲讽。李商隐在《马嵬》中对此的批判
明, 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 是盼望 是大胆的, 他的爱情观是严肃的, 这种严肃的爱情观从某个角度
凄美风格的是其以《无题》为题的爱情抒情诗。这部分诗典雅华 序》谈无题诗时说:“男女之情, 通于君臣朋友……古人之不得志
丽 、音 韵 和 谐 、感 伤 凝 重 ,“ 惊 采 绝 艳 ”到 了“ 五 色 令 人 目 迷 、五 音 于 君 臣 朋 友 者 , 往 往 寄 遥 情 于 婉 娈 , 结 深 怨 于 蹇 修 , 以 序 其 忠 愤
界中两者的关系便更加明显地突显出来。
二、李商隐无题诗感伤情调的形成原因
正 如 王 蒙 在《双 飞 翼》中 所 言 , 李 商 隐 是“ 先 期 愁 人 ”, 有“ 先 期 悲 叹 ”的“ 夭 折 意 识 ”, 读 者 能 从“ 庾 信 生 多 情 , 杨 朱 死 有 情 ”中
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以自我为主, 又扩大到为国家、社会而 感到他的多感、多情, 又能从期望与失望、执著与缠绵, 忧郁与感
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两句是此诗精华, 艳绝千古, 传诵不衰。情 的时间来细细品味思考人生。”
人间心有灵犀相通之说, 由来已久, 而李商隐一语道破之。人生中
如《锦瑟》一诗, 感叹年华逝岁。全诗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怨
能有一意相通的红颜知己, 该是何等慰藉和欣喜! 无怪乎有人宁 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诗人悲剧心理: 既不满环境的压
文学艺术
CANGSANG
浅析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情调及其形成原因
安萍
摘 要 李商隐是晚唐诗歌史上最富艺术独创性的大诗人, 他的无题诗堪称一簇奇葩。“感时伤事”是李商隐无题诗 重要的情感特征, 正是这种感伤情调使他的无题诗增添了朦胧之美、悲怆之美和生命之美。
关键词 李商隐 无题诗 感伤情调
李商隐无题诗深情绵邈, 意境朦胧, 婉曲晦涩, 将其感伤情 且, 李商隐很擅长于引经据典, 尤其在他的爱情诗中尤为明显,
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 使旧 使他用感伤的笔调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 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
3.就 独 特 个 性 而 言 。
向前搏击奋斗“。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
“ 作 家 的 创 作 活 动 离 不 开 自 我 体 验 ”, 并 且 这 种 生 活 积 累 和
趣 的 相 互 融 入 又 加 深 了 他 无 题 诗 的 朦 胧 美 和 悲 剧 美 。诸 如 黑 夜 、
李商隐自小几经离丧, 饱受人生困苦, 深感世态炎凉, 情感细 孤月、哀筝、细雨、弱风等大量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与佛道的“有求
腻脆弱。在他 10 岁前后, 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 他和母亲、弟 皆苦, 无常幻灭, 离情去欲”的精神融合演绎着诗人无尽的哀叹,
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 生活贫困, 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他是长 向读者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
子, 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 他在文章中提
凡此种种, 李商隐的无题诗, 多抒发爱情的不幸, 表现爱情
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 即为别人抄书挣钱, 贴补家用。 生活中的离别与阻隔, 期待与失望, 执著与缠绵, 苦闷与悲愤, 处
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 付出巨大的努力, 去追求美好的人生 区别于任何一个与之并列的晚唐绮艳作家。正是这样的存在的
理想, 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 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 强迫性也同时促使了这种自我体验的无意识性。生活在特定环
而过; 面对现实: 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 境中的李商隐, 由于独特的生存处境的框架和独特的生命经历
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 为美乎? ”可见一斑。
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 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
唐代社会较为开放, 使得唐代诗人较为率真, 唐代几乎无文
大志向的庄子, 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 以至于梦生 字狱, 文禁不严, 文人思想自由, 从而导致文人精神境界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