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的运用分析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的运用分析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的运用分析
摘要:在电力行业中,智能电网的建设正逐渐步入成熟阶段,且建设的步伐非
常快。

其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网日常管理的工作质量,实现了电网安
全监控的目的。

为此,本文主要探析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

关键词:智能电网;大数据;云计算;应用
前言
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的智能化(或电网2.0),其主张利用双向数字技术来控制发电厂向用户供电,从而实现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和增强电网可靠性的目的。


数据是指无法用常规工具在一定时间内抓取、管理和处理数据的数据集合。

大数
据技术是指从不同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取高价值的信息的能力。

目前,智能电
网建设仍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其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

下面,笔者首
先分析智能电网建设的制约因素,然后再重点探讨如何实现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
网中的高效应用,最后展望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发展。

一、智能电网建设的制约因素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智能电网是在既有电网基础上,以既有电力工程项目
为依托而建设的,所以说智能电网建设的制约因素众多,如:我国电力行业具有
自然垄断的属性,其经济增长空间有限,所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的经济增长
效应、市场扩张非常有限,从而大大降低了电力企业投资智能电网项目的积极性;电力产品的形态固定,且兼具提供公众服务的功能,所以很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创新增值;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影响,电力产品很难大幅度压缩成本和降
低费用,所以在降低成本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有限;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的
应用要求充分考虑到技术的可实施性,外加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不能划等号,所
以智能电网的建设应处理好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在智能电网中,大数据技术支持基建决策,能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且
提高了电网智能控制能力和实现了电网协调管理,所以说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
中的运用具有现实价值。

二、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
(一)智能调度
在智能电网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网的智能调度,从而推动着电网
运行向高效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目前,在一定区域范围中,通常用1台监测设
备负责监测整个区域电网的运行状态,且不同监测设备不能共享数据,所以无法
统筹分析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

同时,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包含一、二次设备的
基本信息、运行信息、缺陷记录、巡检记录等,可见其数据量异常庞大,且数据
的类型包含非结构化、结构化数据。

对于以上问题,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了很好
的解决办法。

(二)电能损耗分析
目前,电力部门通常通过测量变压器端的电能表来分析电网的电能损耗,其
是一种基于离线数据的统计分析法。

但是,电能表本就存有误差,外加数据采集
过程深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求先对电能表数据予以后处理,再剔除其
中的缺陷数据,然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为了降低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高效分析
电能损耗,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变得至关重要,即:先就电能表的数据建立精确的
模型,再运用云计算技术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

其中,云计算是一种资源交付和
使用模式,即指通过网络获得应用需要的资源。

(三)用电负荷预控
在电力系统中,存储性能好、容量小的可控负荷大量存在,且其可聚合形成
用电量,可见智能调度高峰时段的电网具有现实价值。

对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有助于获取用户的实时用电负荷与可控负荷,从而实现了有效调度资源和实时调
度电网的要求。

(四)安全智能预警
当前,电力行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且出现了智能监控装置。

其中,大
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实时、动态分析和控制电网的运行情况。

大数据技术的计
算能力强且计算速度快,这有助于快速处理电网的实时运行与监测数据,从而为
共享和分析不同区域的数据提供了可能。

传统意义上,电力行业依赖专门的调度
中心进行安全分析和预警,即:调度中心先收集离线数据,再进行计算处理,最
后生成预警预案。

可见,传统的处理模式无法实现对智能电网进行实时监控、预
测和全面评估。

对此,基于云计算的电力云提供了解决办法,即:基于云计算的
电力云建立了一体化的电力系统安全监管与数据分析平台,其计算能力超强,实
现了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五)数据传输与存储
在智能电网中,运用现代数据压缩技术为传输和存储海量数据提供了可能,即:从智能电网的数据特点出发,技术研究员主张采用参数化的压缩算法,其具
体操作方法为:在电线监测中,运用无线数据压缩技术压缩采样数据,并进行优
化处理,从而降低了海量数据传输与存储的难度。

同时,在云计算中,通过运用
分布式处理技术,解决了海量数据的存储难题。

但从总体上来讲,仍用关系型数
据库存储电网的核心业务数据;当数据对实时控制的要求较高时,则由实时数据
库系统进行处理;当数据具有非结构化的特性时,则由分布式系统予以存储。

(六)网架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电网正处于“从传统电网转变为智能电网”的阶段。

与智能电网相比,传统电网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规划数据的来源渠道、数据的分析等方面,而新
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电网规划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凸显,尤其是能源结构的改变
扩大了现实与传统电网规划的差距。

对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效消除了影响电
网规划质量的不稳定因素,从而优化了整个电网的规划。

三、展望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实现了同步发展,其中电网建设是
关键内容。

同时,在智能电网中,如何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信息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研究提出了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且“物联网”、“互联网+”
等的发展密切了外界与电力系统的联系,从而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发展契机。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必须意识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楠.关于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的运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142.
[2]王健.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在电网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
场,2018(05):7-8.
[3]黄少华.推进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与发展探析[J/OL].中国战略新
兴产业[2018-11-02].
[4]冉亮,李炜,孙向聚.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电网系统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
器仪表,2017(09):182-183.
[5]崔凯翔.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6(19):33-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