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文字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让普通话进入我们的地盘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六合中心小学赵广聚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变革的时代给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提高全民使用普通话乃大势所趋,讲普通话是时代发展对语言提出的新要求,使用标准、规范化的普通话,更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推广普通话重要性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

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

普通话具有任何方言都无法比拟的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深入,社会对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讲则笑话。

笑话是:一天,连长对通信员说:“小李,麻烦你把我的洗脚水给或老。

”小李站着不动,连长急了,说:“叫你或你就或,愣什么?”小李端起脸盆就想喝,连长说:“我是叫你把水或(泼)到外面的地上,谁叫你喝到肚子里。


这是我从书上看来的笑话,看得我捧腹大笑。

从这则笑话中可以
看到,普通话说不准就会闹出大笑话来。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东西南北中各地人们的口音相差甚远,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地方读音各异。

特别是南方,有“十里不同音”之说。

不同地方的人碰到一起,常因口音不同,听不懂对方的话闹出很多笑话。

例如在已故相声大师侯宝林说的相声《戏剧与方言》中的一段:打打头。

说上海人把洗叫“打”,一日侯宝林到理发店理发,剪完后理发师傅指着侯的头说:“打一打啦!”侯宝林心里寻思,怎么理发还得打呀?便问:“都得打吗?”“打,统统的打。

”侯宝林说:“那就打吧,别坏了规矩。

”理发师傅把他带到洗头盆下给他洗完了头说:“好了。

”侯说:“还没打呢!”“打完了!”理发师傅说。

侯宝林说:“打完了咋不疼呢?”再如有两个云南人到北京去玩,听说北京烤鸭很出名,就决定去吃。

刚坐下,其中一个就对服务员说:“去拿两只烤鸭来甩甩(吃)! ”等了一会儿,他们见那个服务员提了一只烤鸭在他们面前晃了晃,就走了.有一个等急了,就把服务员叫来问为什么不给他们上烤鸭,那个服务员说:“你不是叫我提有只烤鸭来甩甩的么? ”江苏苏北里下河地区方言中的“兜”字,一个词却能表达无数意义。

如“曾兜了没有?”(吃饭了没有?)“我兜(打)了他两下。

”“我兜(骂)了他两句。

”“我兜(睡)了一觉。

”“我兜(买)了两斤”等。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

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麻烦的人还少吗?
我们濮阳市虽只有五县二区大的地盘,但却各地有各地的方言。

地处和山东省搭界的台前﹑范县方言最重,我上师范时班里这两地的同学说的话最初很难听懂一个字。

接触过很长时间后才略知一二他们说的意思。

他们典型的例子,是把“喝水”说成“喝啡”。

清丰有些地方却把“吃饭”说成“沏饭”。

我们南乐县人的口音较轻、后音上扬也很有地方特点,地处黄河滩区的濮阳县一代说话是含糊不清,z、c、s、zhi、chi、shi是不分家的。

再就是即使在南乐这弹丸之地,不同的乡镇也能通过语言分辨出来。

梁村乡接近魏县口音也沾人家地域的光。

千口乡东面离山东近,那里的人一张嘴就是山东味。

总之,从我们分析来看,各地有各地的语言,这真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啊!这只是以我们濮阳地区来说的,那我们想想如果对我们的地域辽阔的一个国家来说,更是语种丰富的不得了。

咱们熟知四川话我们是很难听懂的。

我的一位同事的婆婆是重庆人,我去过她家多次,她婆婆的话却从没听懂过半句。

还有广东话,我们更是费死劲也很难听懂的。

难怪,普通话在香港回归后还那么大力宣传提倡。

说话就是用来交流的,如果说出的话不能让人听懂,那说话就有限制了。

现在小学生生活的圈子小,语言方面的障碍还不太明显。

但我们知道他们将来是要出门远行的,无论是旅游还是上大学,或是到外地工作他们都难免和各地的人打交道,你说到那时他们会遇到多大的困难吧。

如果你是在全国做生意,你将会失去一些因语言不通造成的商机啊。

你外出闯荡也会因语言不通而失去天下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看来说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我们才能潇洒走天下啊。

学说普通话对我们孩子来说是很好的机遇,他们年龄小,记忆力好,口舌伶俐,加之地方口音影响还小,学说普通话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我们应让孩子及早学说普通话,让他们终生受益。

怎样教育孩子学说普通话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一些见解。

看了每个班级的“推普专栏”让我感到“认真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做好推普工作的重要性。

说普通话,看似一件极其平常的事,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

说普通话,是一个现代文明人最基本的表现。

在任何场合,用普通话交流,不仅是一种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还是一个人知识底蕴,文化素养的最好体现。

普通话,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和谐,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学校是全社会普及普通话的基础,因此我感觉到说好普通话应该从幼儿园开始抓起。

首先在幼儿园的宣传栏上刊登了“推普专栏”,向全体幼儿宣传了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并针对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张贴了“如何学好普通话”的相关方法,同时在幼儿园的各班级门口及走道等显著位置张贴了“请说普通话”的宣传标语。

坚持不断地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进,那么全社会普及普通话就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小事,要让孩子们做到的作为老师首先要自己做到。

在班级、在课堂上,我能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但与同事们在一起时,又不自觉地说起家乡话来。

我时常提醒自己,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用普通话,可有时还是不由自主地说家乡话了。

我意识到,一切都是因为习惯的形成所导致的。

所以,一个好的习惯,要从小事开始
养成。

要从幼儿园开始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为了让幼小的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规范的语言。

因此,我们老师在工作中不断示范规范的普通话,用普通话与孩子们交流,而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

在平时我们应该规范自己的语言,保证正确发音,遇到语音不能确定的字、词,就查字典,及时纠正错误,以确保在孩子面前运用正确的语言。

并注重将口语化的方言转化成规范的普通话,使孩子们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中得到了良好的规范语言熏陶和教育。

普通话,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语言,也是我们的特征。

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我们应当把它渗入到我们的言行里,争做一个推普小主人。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一切从小事注意……让我们大家都来学普通话,说普通话,让普通话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说普通话,让普通话在各民族间架起友谊的桥。

我坚信我们这个国家一定会变成一个素质高、讲文明的国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