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 文化经济学的概述

第一讲 文化经济学的概述

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文化经济学
第一讲 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1. 2.
区分几个概念; 文化经济学的开端;
3. 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 4. 研究方法
1
1
文化经济学
文化经济现象
第一,文化本身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获得以 货币为计量单位的财富收入; 第二,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本身,无论 是对材料的消费还是活劳动的付出,都需要 垫付成本和货币支出,这是在文化产品的创 作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有形和无形的货币支 出而形成的文化经济形态,所谓文化生产经 济; 第三,以文化商品的特殊形态——文化服 务所实现的财富收益和增长所形成的文化服 务经济; 第四,通过购买文化知识产权或让出文化 知识产权而形成的文化经济,及版权经济。

[1]李娟伟,任保平. 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基于文化资本视 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经济科学,2013,04:5-15.[2]崔峰,李明,王思明. 农业文化遗产保 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12:156-164.[3]王国刚. “一带一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J]. 国际金融研究,2015,07:3-10.[4]段杰,张娟. 基于灰色预测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 济增长贡献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1:457-460.[5]韩顺法,陶卓民,肖泽磊. 我国区域文化创意指数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效应[J]. 经济地理,2012,04:96-102.[7]谢植雄 ,叶妙君. 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 人文地理,2004,06:26-29.[8]王云,龙 志和,陈青青. 中国省级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 南方经济 ,2012,07:69-77.[9]王婧. 中国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影响因素[J]. 统计与决策 ,2008,03:111-114.[17]陈石清,李健健,龚芳. 文化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 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6:98-101.[18]陈宪,韩太祥. 文化要素与经济增长[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09:12-18.[19]傅守祥. 文化经济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与管理[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134-141.[20]罗浩. 文化与经济增 长:一个初步分析框架[J]. 经济评论,2009,02:113-121.[21]李义平. 论经济与文化的耦合 与发展[J]. 经济学家,2012,06:5-10.
5
5
文化经济学
• • • • • 关于第二个问题: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及文化资源配置的研究则进展缓慢,这也是狭义文化经济学,研究以个别文化 领域里的文化经济活动为研究队形并解释其发展规律与特征,如版权经济学、电影经济学、图书经济学、艺术经济 学,而且狭义的经济学与其分别归属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为接近。(接受经济的被动性) [1]胡智锋,顾亚奇. 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1:23-25. [2]杨婧岚,欧阳宏生. 感性与智性:电视娱乐的文化生产——基于电视娱乐理论和实践的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 大学学报),2014,10:66-71. [3]赵曦. 西方公共电视体系中的纪录片生产与传播——以PBS运营模式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10:68-72. [4]吴月艳,符红娟. 电视综艺栏目中的植入式广告研究——以湖南卫视为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127-130. [5]刘俊,胡智锋. 多元类型的“井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新景观[J]. 中国电视,2015,02:22-25. [6]石岩. 电视剧植入广告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 传媒,2015,11:66-68. [7]刘晓博,胡国平,黄昭昭. 广告业与新媒体的互动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8:176-180. [8]张红军. 论多屏时代电视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J]. 中国出版,2015,14:33-37. [9]蒋淑媛. 我国真人秀节目的网络舆论场分析[J]. 中国电视,2015,07:60-63. [10]. 电视广告投放总量首次下滑 卫视马太效应明显[J]. 新闻记者,2015,08:93. [11]秦佳. 从常州动漫产业实践审视动漫产业链问题[J]. 艺术评论,2016,01:184-187. [12]曹惠.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产业链开发的优化路径[J]. 山东社会科学,2015,S2:138-140. [13]战迪. 融媒体语境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J]. 中国电视,2016,02:88-91. [14]冯晓青,费氧. 互联网电视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J]. 知识产权,2016,02:19-29. [15]刘旸. 广电媒体发展中的财政支撑模式创新——以北京地区的广电发展实际为例[J]. 新闻与写作 ,2016,02:100-103. [16]顾轩,刘存勇,季涤凡. 自媒体时代图书营销新模式的应用研究[J]. 编辑学刊,2016,01:26-30. [17]李猛. 韩国音乐电视节目的特色与模式[J]. 传媒,2016,06:65-66.
8 8
文化经济学
• 注意: • 一是文化经济学是从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出发, 运用有针 对性、适应性的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 来说明文化之本体, 并把如何最大程度地提供文化及相关 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作为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 题。 • 二是作为整体的文化经济学, 它并不研究文化经济各分部 门的特殊经济规律, 而是将关注点集中于文化生产诸要素 的合理配置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上, 是透过这些规 律的分析, 揭示其共同普遍的经济规律。 • 三是虽然文化经济学着重考察和研究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要 素, 揭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活动的经济学品格。但由 于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是文化领域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原则 , 因此, 对文化经济的研究不能脱离文化的本质特性。
9 9
文化经济学
3.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
文化经济是研究文 化领域利用经济规律的 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生产活动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 , 因此, 文化经济学的基 形式、特点及社会的文 化需求与社会物质基础 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 门非生产性劳动经济学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 要形态和重要现象,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 10 10 力之一。通过文化经济
3
3
文化经济学 • 核心问题有二:一是包括艺术在内的“大 文化”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增 长理论视角)二是如何最大程度地提供文 化艺术产品、有效配置其资源的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视角)
4的视阈里硕果累累,包括韦伯(Max Weber)关于文化和宗教对经济体系影响的研究 ,也包括诺思(Douglass C. North)对意识形态作为合约实施的变量影响经济发展的新锐观点。这也是中国学者概 括的广义文化经济学,研究一切文化经济现象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包括文化工业经济、文化旅游经济、文化贸易经 济以及国防文化经济和文化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经济、文化产业经济等。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接受经济的 主动性)
文化经济学
•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的配置, 因此, 如何最大程 度地提供文化及相关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是文化经 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具体来讲,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应着 重从文化资源配置角度, 以文化资源的分析为开端从微观 、中观、宏观乃至全球层面层层展开其他内容。微观上阐 明文化资源配置与开发、文化供给与需求、文化产品的价 值与价格、文化投资与消费、文化市场等现象的特点和运 行规律 ;中观上研究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与发展 等问题 ;宏观上研究文化经济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劳 动就业及宏观调控等问题 ;全球层面上阐述文化经济的国 微观基础篇 中观产业篇 宏观发展篇 国际竞争篇 际贸易、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 。总之, 文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如下:
2
2
文化经济学
1.区分几个概念
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科学(the science of rational choice), 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在资源稀缺的(资源相 两者的关系: 对于人类欲望是有限的)世界里, 通过什么方式来合理选择, 以决定用 第一,文化和艺术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同的 稀缺资源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问题的一门社会 统一,无论如何定义文化,艺术作为文化的 科学。 子系统都是毋庸置疑的。再者我们看文化与 经济两个范畴,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动力学、 文化学:“Culture” 最初的含义为耕耘土地。16世纪演化为对心灵和智力 系统论的角度,可以解析两者共生、互动、 一体化的进程。而两者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的培养。如以文化人,称在艺术或文学上有修养的人为“文化人”,“文 一个以经济学为系统工具和参照系,以文化 化”通常指高级艺术品或者高级艺术活动。再后来,文化的范围不断扩张, 艺术活动为变量和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 不仅仅包括精神层面的活动,而且包括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 包括两重含义: 其一,将在广泛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框架下使用词语“文化”来描述一整套 为某一群体所共有的态度、信仰、传统、习俗、价值观和惯例。 其二,有更多实用方面的考虑,它表示与人类生活中的智力、道德和艺术 方面相关的人类活动(无形)与活动成果(有形)。
进入21世纪后,一批国外学者的文化经济学研究著作如《经济学与文化》戴维斯洛斯 比、《城市文化经济学》(艾伦 斯科特)《艺术文化经济学》(詹姆斯海尔不论) 等。《创意经济》理查德 佛洛里达)开拓了文化经济学研究的视野。
7 7
文化经济学
• 三个方向:在研究内容上,西方文化经济学基本形成了以 表演艺术经济、博物馆经济、电影经济、视觉艺术经济、 数字艺术经济为核心的基础框架;在研究方向上,形成了 艺术经济学特殊本质和特征研究、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 关系研究,以及基于艺术行业特性的政府公共政策研究三 个基本方向。其中,政策导向成为了西方艺术经济学的突 出特点,这是由于文化艺术生产和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作用日趋重要,经济学不仅为文化政策制定必要的知识框 架和分析工具,还可以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建议,有 利于文化政策在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之间找到结合点。如 英国学者贾斯丁 奥康纳所谓知识掮客(knowledge intermediaries),撒切尔夫人时期用文化与艺术促进城市 复兴的政策导向以及1997年工党赢得大选后提出的发展创 意产业的议题。韩国也与新世纪初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 ,在影视娱乐等文化产业输出方面成为东亚国家的标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