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ppt课件
.
35
初一上——几何——第四章——4.2(2)
• 尺规作图 • 明确画图、作图的区别。画图:可以使用任何工具。作图:
限定只能使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 • 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 已知 2 求做 3 做法 4 指明结果(保留作图痕迹)
.
36
初一上——几何——第四章——4.3
软件使用说明(请认真阅读!)
软件使用说明: 本软件是一个以PPT为基础的软件,用于复习,适用于北师大出版社
2012版数学教科书。本软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基础知识识的复习。如 果需要使用软件,请启动幻灯片放映并点击这里! 备注:本软件内所有带有下划线的字符均含有超链接!!! 另:建议本软件与教科书或各种练习题一起使用,起到更好的作用。 最后,祝愿各位取得优异的成绩!
.
29
初一上——几何——第一章——1.2
• 几何体展开平面图形 • 圆柱的展开图 • 圆锥展开图 • 平面图形通过折叠、旋转形成平面图形。
.
30
初一上——几何——第一章——1.3
• 正方形的切截 • ——1 切截平行于一个平面——》截面 正方形 • ——2 切截面为对角线——》长方形 • ——3 切截面与某一角有角度——》四边形 • 切截面与切的面还可以形成五边形、六边形。 • 切截面的角度 • 圆柱的截面:长方形、正方形、圆、椭圆 • 棱柱的截面:多边形、长方形 • 圆锥的截面:圆、三角形、椭圆 • 球的截面:圆
.
19
初一上——代数——第三章——3.3
• 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除法只对数字 而言)
• 多项式:n个单项式的“和”(“和”指代数和) • 单项式的系数:字母前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 单项式的次数:所有的字母的指数之和。 • 多项式的项:每组成一个多项式的若干个单项式。 • 多项式的次数:各项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是多项式的
.
33
初一上——几何——第四章——4.1
• 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端点用大写字母表示。线段可以表示为线 段AB或线段a
• 直线:直的,没有端点,向两边延伸。线段上任意取两点用大写字母 表示。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AB或直线l
• 射线:直的,只有一个端点,向一方延伸。端点用大写字母表示,如 射线OK(K为直线上任意一点)
•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2”解:点A表示-2
A0
•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正数>0,负数<0.∴正数>负数。 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数字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几何意义:分别在原点两侧到圆点距离相等的数。
.
7
初一上——代数——第二章——2.3
•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a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 它的绝对值,记作|a|
•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 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 注意:①顺序②符号、括号③运算律
.
16
初一上——代数——第三章
• 3.1用字母表示数 • 3.2代数式 • 3.3整式 • 3.4整式的加减
.
17
初一上——代数——第三章——3.1
• 字母可以表示运算法则,如:a-b=a+(-b) • 用字母可以表示公式,如:S长方形=ab • 用字母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Xn=1+2+……+n •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将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 • 代数式的值:用数字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计算的结果。 • 注意: • 1 除号必须用分数线表示。 • 2 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不能用×。 • 3 注意字母的取值范围。 • 4 代数式中含有加减法有单位时必须加括号。 • 5 字母前的系数不为带分数。 • 6 用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
12
初一上——代数——第二章——2.8
•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零数都得0.注意:0不能作除数。
•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
13
初一上——代数——第二章——2.9
• 乘方的定义:把求若干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 an(n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a表示相同因数,
.
5
初一上——代数——第二章——2.1
• 知识点: • 像小学学的数,1,2,3,4……的数,叫做正数,
像-1,-2,-3……在正数前面添加上符号的数,叫做负数 • 0不仅表示没有,还表示正负数的分界。 • 正数与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 具有正负性质的数,正数>0,负数<0. • 概念:不是负数的数叫做非负数,(即正数与0)非负数≥0
.
22
初一上——代数——第五章——预备节
●等式的定义:含有等号的式子。 ●等式的分类: 1》恒等式:永远成立的等式。 2》条件等式: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等式。 3》矛盾等式:左右两边不成立的等式。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个数叫做
“元”
.
23
初一上——代数——第五章——5.1
• 方程分类:整式方程、分式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化简后之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
• 画图语言: 1》线段:连接点××。 2》射线:以点×为端点 3》直线:①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②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过点×点×画直线××
.
34
初一上——几何——第四章——4.2(1)
• 叠合法:一个端点重合,看另一个端点。有三种情况。a>b(a的另一 端点在b的延长线上),a=b(另一端点重合),a<b(a的另一端点落 在b上)
• 度量法:量得线段a=__,b=__,因为__>__,所以a>b • 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 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为相等的两部分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之中,线段最短。下一页
次数 • 常数项:多项式中的数叫常数项。 •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
20
初一上——代数——第三章——3.4
• 同类项:含有相同字母且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 • 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加,两不变。 • 升幂顺序:a2+a+1 • 降幂顺序:1+a+a2 • 去括号法则: •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
• 加法交换律:a+b=b+a • 加法结合律:(a+b)+c=a+(b+c)
.
9
初一上——代数——第二章——2.5
•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意: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a-b=a+(-b)减法统一成加法 后,省略减号与加号的形式称为代数和。
.
10
初一上——代数——第二章——2.6
次数为1的整式方程(系数不为0) • 一般式:ax+b=0(a≠0,a,b为常数) • 方程的解指满足方程的未知数的值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根。 •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代数式,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同时除 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 计算步骤1》检查有无0因数。2》确定积的符号。3》绝对
值相乘。 • 注意:几个非零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奇负偶正)并把绝对值相乘。 • 乘法交换律:ab=ba • 乘法结合律:(ab)c=a(bc) •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
28
初一上——几何——第一章——1.1
• 生活中的物体抽象几何体(几何图形) • 体分类:(1)组成的面(2)柱锥球台 • 重点研究:棱柱 • ①底面是一个多边形(边数n—》n变形) • ②棱:(2n+2)个。共有(n+2)个面 • ③侧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 ④共有(n+2)个顶点。 •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 数轴上两点的距离:|AB|=|XA-XB| • 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1 减转化为和。2 省略加号的括号3
计算代数和4 使用运算律 • 比较大小的方法:a与b比较,当a-b>0时,a>b,a-b=0
时,a=b,a-b<0时,a<b。
.
11
初一上——代数——第二章——2.7
• 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
.
18
初一上——代数——第三章——3.2
• 几位数的表示:两位数:10a+b 三位数:100c+10b+a • 偶数表示为2n,奇数表示为2n+1或2n-1(n是整数) • 连续整数表示为n-1 n n+1 • 代数式的值随着字母在取值范围内的变化而变化,当字母
取值确定后,代数式的值也会随之确定。. • ax+b,a>0,ax+b也随之增大。 • ax+b,a<0、ax+b也随之减小。
不是正数的数叫做非正数,(即负数与0)非正数≤0 有理数的分类:① 正数、负数、0②整数、分数 有理数的概念:正属与分数统称有理数 关于数的集合:具有相同性质的数的合体。
.
6
初一上——代数——第二章——2.2
• 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 数轴。数轴是水平的直线。正方向:向右。原点、正方向、 单位长度适当。
——By寒叶盟丶义正
数学复习软件(初中一年级上册) 配BS2012版
制作人:寒叶盟丶义正 猛戳这里进入目录
初一上
代数 几何 统计
初一上——代数
•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