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法—多项选择题】

【国际法—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引起条约无效的原因包括( ABCD )。

A. 诈欺B. 错误C. 贿赂D. 与强行法抵触2. 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包括(ABCD )。

A. 公民和政治权利B.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C. 民族自决权D. 环境权3. 下列属于条约约文认证方式的有(ABD )。

A. 草签B. 待核准的签署或暂签C. 批准D. 签署4. 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包括下列内容(ABCD)。

A. 人身不可侵犯B. 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C. 管辖豁免D. 免税免验5. 使馆人员中,派遣国须征求接受国同意的包括(AC )。

A. 使馆馆长B. 政务参赞C. 武官D. 馆长家属6. 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有(ACD )。

A. 国民待遇B. 超国民待遇C. 互惠待遇D. 最惠国待遇7. 原始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ABC)。

A. 血统主义B. 出生地主义C. 混合主义D. 分割主义8. 一国派遣使馆人员不需要征得接受国同意的有( CD )。

A. 使馆馆长B. 各类武官C. 各种参赞D. 使馆秘书9. 引渡的法律依据包括(ABCD)。

A. 双边引渡条约B. 多边引渡协议C. 国内引渡法D. 双边司法协助协定10. 下列属于使馆职务的包括(ABCD )。

A. 调查职能B. 谈判职能C. 保护智能D. 促进合作职能11. 关于国际法上的特别条约,下列啷一种说法正确( BC )。

A. 是造法性条约B. 是契约性条约C. 是国际法的渊源D. 不可能成为国际法的渊源12. 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BCD )。

A. 特使B. 大使C. 公使D. 代办13. 下列属于使馆职员的包括(ABD )。

A. 参赞B. 司机C. 警卫D. 会计14. 国内外交机关包括(BCD)。

A. 使馆B. 国家元首C. 政府D. 外交部门15. 国际人权法中的人权保障方式包括(ABCD )。

A. 国内立法措施B. 国家间控诉机制C. 个人来文机制D. 国内救济措施16. 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可以是( AB )。

A. 国家B. 联合国C. 公司D. 个人17. 引渡的程序包括( ABC )。

A. 请求引渡的提出B. 引渡的对象移交C. 引渡请求的审查D. 引渡结果的报告18. 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两个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公约是( CD )。

A.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B.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C.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 国内的外交机关有( ABD )。

A. 国家元首B. 政府C. 司法机关D. 外交部门20. 从国际法实践来看,国籍的概念可以适用于(ABC)。

A. 法人B. 自然人C. 船舶D. 国家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引渡的条件包括(AD )。

A. 双重归罪原则B. 罪行专一原则C. 罪行特定原则D.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2. 对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依据,理论上下列几种观点(ABD )。

A. 治外法权说B. 外交代表说C. 国际标准说D. 职务需要说3. 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可以是( AB )。

A. 国家B. 联合国C. 公司D. 个人4. 确立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条约有(BC)A. 世界人权宣言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C.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 《惩治灭种罪公约》5. 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有(ACD )。

A. 国民待遇B. 超国民待遇C. 互惠待遇D. 最惠国待遇6. 一国派遣使馆人员不需要征得接受国同意的有( CD )。

A. 使馆馆长B. 各类武官C. 各种参赞D. 使馆秘书7. 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BCD)。

A. 特使B. 大使C. 公使D. 代办8. 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包括下列内容(ABCD)。

A. 人身不可侵犯B. 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C. 管辖豁免D. 免税免验9. 条约缔结的程序包括(AB )。

A. 条约约文的议定B. 条约约文的认证C. 条约约文的审查D. 表示同意受条约的约束10. 因加入而取得国籍的方式有( ABC )。

A. 自愿申请B. 因婚姻C. 因收养D. 因交换领土11. 从国际法实践来看,国籍的概念可以适用于(ABC )。

A. 法人B. 自然人C. 船舶D. 国家12. 下列属于使馆职员的包括(ABD )。

A. 参赞B. 司机C. 警卫D. 会计13. 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包括(ABCD)。

A. 公民和政治权利B.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C. 民族自决权D. 环境权14. 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外国人在居留国一般不具有的权利是( BD )。

A. 人身权利B. 政治权利C. 民事权利D. 担任公职的权利15. 国内的外交机关有( ABD )。

A. 国家元首B. 政府C. 司法机关D. 外交部门16. 条约无效的原因有(AB)。

A. 强迫缔结的B. 违反强行法C. 违约D. 情势变迁17. 下列属于使馆职务的包括(ABCD)。

A. 调查职能B. 谈判职能C. 保护智能D. 促进合作职能18. 使馆人员中,派遣国须征求接受国同意的包括(AC)。

A. 使馆馆长B. 政务参赞C. 武官D. 馆长家属19. 关于国际法上的特别条约,下列啷一种说法正确( BC )。

A. 是造法性条约B. 是契约性条约C. 是国际法的渊源D. 不可能成为国际法的渊源20. 下列属于条约约文认证方式的有(ABD)。

A. 草签B. 待核准的签署或暂签C. 批准D. 签署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有(ACD )。

A. 国民待遇B. 超国民待遇C. 互惠待遇D. 最惠国待遇2. 下列属于使馆职务的包括(ABCD )。

A. 调查职能B. 谈判职能C. 保护智能D. 促进合作职能3. 一国派遣使馆人员不需要征得接受国同意的有( CD )。

A. 使馆馆长B. 各类武官C. 各种参赞D. 使馆秘书4. 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包括下列内容(ABCD)。

A. 人身不可侵犯B. 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C. 管辖豁免D. 免税免验5. 使馆人员中,派遣国须征求接受国同意的包括(AC)。

A. 使馆馆长B. 政务参赞C. 武官D. 馆长家属6. 因加入而取得国籍的方式有( ABC )。

A. 自愿申请B. 因婚姻C. 因收养D. 因交换领土7. 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两个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公约是( CD )。

A.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B.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C.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8. 原始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ABC)。

A. 血统主义B. 出生地主义C. 混合主义D. 分割主义9. 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BCD)。

A. 特使B. 大使C. 公使D. 代办10. 条约的一般解释原则包括(ABD)。

A. 按照条约用语在其上下文中的通常意义解释B. 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C. 积极解释D. 善意解释11. 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可以是( AB )。

A. 国家B. 联合国C. 公司D. 个人12. 国内的外交机关有( ABD )。

A. 国家元首B. 政府C. 司法机关D. 外交部门13. 引渡的程序包括( ABC )。

A. 请求引渡的提出B. 引渡的对象移交C. 引渡请求的审查D. 引渡结果的报告14. 国际人权法中的人权保障方式包括(ABCD )。

A. 国内立法措施B. 国家间控诉机制C. 个人来文机制D. 国内救济措施15. 下列属于使馆职员的包括(ABD )。

A. 参赞B. 司机C. 警卫D. 会计16. 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外国人在居留国一般不具有的权利是( BD )。

A. 人身权利B. 政治权利C. 民事权利D. 担任公职的权利17. 引起条约无效的原因包括( ABCD )。

A. 诈欺B. 错误C. 贿赂D. 与强行法抵触18. 关于国际法上的特别条约,下列啷一种说法正确( BC )。

A. 是造法性条约B. 是契约性条约C. 是国际法的渊源D. 不可能成为国际法的渊源19. 从国际法实践来看,国籍的概念可以适用于(ABC)。

A. 法人B. 自然人C. 船舶D. 国家20. 确立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条约有(BC )A. 世界人权宣言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C.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 《惩治灭种罪公约》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引渡的条件包括(AD )。

A. 双重归罪原则B. 罪行专一原则C. 罪行特定原则D.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2. 条约无效的原因有(AB )。

A. 强迫缔结的B. 违反强行法C. 违约D. 情势变迁3. 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外国人在居留国一般不具有的权利是( BD )。

A. 人身权利B. 政治权利C. 民事权利D. 担任公职的权利4. 关于国际法上的特别条约,下列啷一种说法正确( BC )。

A. 是造法性条约B. 是契约性条约C. 是国际法的渊源D. 不可能成为国际法的渊源5. 确立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条约有(BC )A. 世界人权宣言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C.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 《惩治灭种罪公约》6. 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可以是( AB )。

A. 国家B. 联合国C. 公司D. 个人7. 下列属于使馆职务的包括(ABCD )。

A. 调查职能B. 谈判职能C. 保护智能D. 促进合作职能8. 国内的外交机关有( ABD )。

A. 国家元首B. 政府C. 司法机关D. 外交部门9. 下列属于条约约文认证方式的有(ABD)。

A. 草签B. 待核准的签署或暂签C. 批准D. 签署10. 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包括下列内容(ABCD)。

A. 人身不可侵犯B. 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C. 管辖豁免D. 免税免验11. 国内外交机关包括(BCD )。

A. 使馆B. 国家元首C. 政府D. 外交部门12. 引渡的程序包括( ABC )。

A. 请求引渡的提出B. 引渡的对象移交C. 引渡请求的审查D. 引渡结果的报告13. 引起条约无效的原因包括( ABCD )。

A. 诈欺B. 错误C. 贿赂D. 与强行法抵触14. 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有(ACD )。

A. 国民待遇B. 超国民待遇C. 互惠待遇D. 最惠国待遇15. 原始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ABC).A. 血统主义B. 出生地主义C. 混合主义D. 分割主义16. 对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依据,理论上下列几种观点(ABD )。

A. 治外法权说B. 外交代表说C. 国际标准说D. 职务需要说17. 一国派遣使馆人员不需要征得接受国同意的有( C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