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检测与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寻求乳腺癌标志物最佳组合,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例乳腺癌良性病变和85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肿瘤相关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c-erbb2拷贝数。
结果:乳腺癌组ca15-3、cea、tsgf和tps、c-erbb2,5种标志物的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做肿瘤标志物检查时,如果主要标志物不足以明确判断肿瘤活跃程度或情况,还需要做补充标志物的检查,如果主要标志物和补充标志物数值都升高,则更加强了肿瘤活跃的说服力。
目前,关于乳腺癌标志物的研究有很多如:糖类抗原ca15-3、ca125、bca225、ca27-29;蛋白及肽类抗原乳腺癌特异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还有基因c-erbb2、eia、survivin、cyfra21-1等[1]。
临床上用于乳腺癌诊断的标志物主要有ca15-3、cea、tps、c-erbb2和tsgf等,单独使用灵敏度都比较低,特别是用于早期诊断漏诊率较高。
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ca15-3是从转移性乳腺癌中分离出来的肿瘤抗原,主要存在于乳腺上皮管腔面,当细胞恶变时,血清水平明显升高,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对乳腺癌较为特异的肿瘤标志物。
但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单独使用因灵敏度较低,应用价
值不大[2]。
tsgf检测是由我国近几年研发,用于体外筛查恶性肿瘤的方法。
tsgf的检测有助于发现人体早期或亚临床期恶性肿瘤,检测各种恶性肿瘤,其敏感度为50.0%~91.1%,特异性不低于90%[3]。
c-erbb2基因在乳腺癌中扩增率为18%~47%,美国strectfus报道乳腺癌患者唾液中c-erbb2蛋白含量较正常人高10倍以上,有望用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
邓君等[5]研究31例早期乳腺癌时,发现c-erbb2阳性诊断率为50.6%,明显高于其它常用诊断标志物。
针对单项检测指标阳性诊断率较低的特点,许多研究者尝试用多项指标组合以提高阳性诊断率,有人主张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用乳腺癌特异蛋白、tps和c-erbb2,而对于病情监测和术后早期复发用cea、ca15-3联合[4]。
我们根据目前乳腺癌研究成果,将阳性率较高的几个标志物进行组合,利用elisa和fq-pcr方法客观定量分析各指标,发现ca15-3、tsgf和c-erbb2联合诊断早期乳腺癌(ⅰ期和ⅱ期)阳性率达76.9%,明显高于单个标志物和其它三指标组合的阳性率(p0.05),并且特异性达到83.3%,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因此要保证较高阳性诊断率,又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ca15-3、cea、tsgf、c-erbb2三者联合检测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的检测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又因其价格低廉容易被病人所接受,在乳腺癌的初步筛查中至关重要。
专家建议,即使病人自我感觉没有特别不适,还是建议每年做一个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以求安心。
参考文献:
[1] 刘庆涛,于端珍.ca153在乳腺癌诊断及术后监测中的临床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0,12(5):327-328.
[2] 孙建国,陈正堂,曹正怀.tsgf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6):731-733.
[3] 邓君,饶绍琴,传良敏.c-erbb2基因表达和其它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1):94-95.
[4] 张品良,邵松.乳腺癌肿瘤标志物[j].山东医药,2006,46(1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