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12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三、达标检测
1.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
A.西汉末年B.秦朝C.南北朝时期D.三国时期
2.下列关于佛教说法正确的有
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③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马寺
④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
(二)、阅读课本P59“司马迁和《史记》”子目下的正文,回答下列问题
4、汉武帝时期,何人写的何书,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史记》是我第一部什么体裁的通史?
(三)、阅读课本P60“司马迁和《史记》”子目下的正文及小字,回答下列问题
6、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代文化成就是什么?
学习目标
知道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知道道教产生在东汉;了解两宗教的教义。
感悟司马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忍辱负重、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
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司马迁和《史记》
教学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学习方法及教学资源
参与合作式
导学提纲
4.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史记》的作者是
A.王充B.贾谊C.司马迁D.司马光
5.下列有关《史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史学家司马迁编著B.记述了从元谋人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树立了典范D.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B.《左传》C.《汉书》D.《春秋》
7、某美术兴趣小组想考察秦朝的雕塑艺术,你可建议他们去那里?
二、思维辨析
1、你知道“男戴观音女戴佛”是什么意思吗?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谈谈佛教的传入对我国古代文化和今天文化的影响?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的什么人生观?结合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说一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5、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掌握第一手的史学资料。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遍阅皇家图籍编写《史记》期间,因触怒汉武帝被处以腐刑,但忍辱负重,以极大毅力完成《史记》。
3、佛教用语:世界、无常、如实、实际、平等、刹那、相对、绝对、清规戒律、一针见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三生有幸、无事不登三宝殿
4、比如,世界著名的龙门、云冈、敦煌等石窟艺术,汲取了佛教艺术的精华,是我国雕塑艺术的宝库,同时与佛教相关的壁画和版画也发展起来.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版画是刊印在佛经上的释迦说法图等等。道教的影响同样深远,比如我国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人物有以如来佛和玉皇大帝为首的佛、道两个系统;《水浒传》里有《张天师祈禳瘟疫》等章回;《三国演义》有诸葛亮预断凶吉、呼风唤雨等情节;《红楼梦》里形影相随的一僧一道。在艺术方面,道教的宫观建筑和雕塑绘画艺术,丰富了中国的园林和艺术,山西永乐宫壁画至今仍是受到世人瞩目的艺术殿堂。在科技方面也影响深远。
一、自主先学(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答案)
(一)、阅读课本P58“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子目下的正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佛教起源于哪里?佛教何时、有何人、通过何种方式传入我国?
2、按照佛教的说法,人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3、在东汉开始兴起的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什么教?尊奉何人为教主?民间把其教主神化了,称他们的教主为什么神仙?
房山区初中历史学案
课题名称:第一册第12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撰写人:良乡二中谢立阳、崔雪艳、徐红梅
课标要求
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
课题及教学内容的分析
两汉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辉煌灿烂,宗教、史学和雕塑艺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宗教这一内容比较生疏,老师要补充相应的资料以提高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史学中的《史记》学生小学有所接触,本课重在让学生感悟司马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忍辱负重、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
7.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代文化成就是
A.长城B.秦分
1、佛教的教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佛教认为生、老、病、死都是苦,只有忍耐眼前的痛苦,潜心修佛,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2、道教的教义: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服食丹药,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7、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
表10篇——编排时间与事件、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
6、《史记》中关于《鸿门宴》的一段描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意思是: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