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工作专题会议
1、预算工作流程
○1工程中标后的工程成本分析细化。
工程中标后根据工程工期、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先把临建设施进行测算,以利于临建设施的成本控制。
然后主体结构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测算出来,最后是二装阶段的施工成本测算出来。
可分为零星用工、材料、机械,整个安全文明施工费在各个施工阶段的
分摊费用。
特别是材料以及周转材料必须与工程部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一个数据作为各分项工程的成本控制数据。
○2审核班组进度款支付及其编制工程进度款报表。
每月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每月的工程量是否
又属实,这是对劳务班组的进度款进行审核。
对班组零星用工的审
核:根据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及其工作的难易程度和工程量进行审核。
每月工程进度款报表的编制上报,编制的原则是工程实际进度节点以及项目的资金情况,情愿多报也不漏项报。
○3合同编制
编制劳务班组合同以及材料供应商合同,合同编制完成后进行评
审,经评审合格后方可与乙方进行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完成后及时进行合同交底。
○4工程结算
整个工程所产生的人、机、料是否是在工程成本控制内,根据日
常工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及其与甲方、劳务班组和材料供应商进行结算。
2、造价成本控制与施工过程的工作对接
施工之前先算账,算细账。
预算部门和施工部门单独进行计算,预算部门进行全面核算,施工部门主要针对材料、工程量进行核算。
两部门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最后拟定一个成本数作为施工现场材料控制成本。
此成本分阶段进行控制,当某一个阶段的材料用量达到成本控制的80%时工程部应与预算部进行一次统计核算,如果在控制之内继续保持,反之则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动态管理。
阶段成本如果已经超出控制成本,就必须进行分析是否总控制成本也会超,那么就必须有一个可行性的成本措施方案出台,以此来控制总的成本不超出预算成本。
施工现场实物收方由工程部门与预算部门共同完成。
工程部门在施工中必须知道劳务班组的工作内容,熟悉班组施工合同及其与建设方的施工合同。
与劳务班组产生合同以外的工程量时以何种方式
与班组进行计算,事先要与预算部门进行沟通,原则是项目利益放在首位。
3、造价控制与材料采购过程的量价管理
工程开展之前由预算部门把各分项工程的单价进行分解为材料、人工、机械等。
作为材料在工程中所占的费用比例相当大。
在分解时必须列出某一分项工程中的材料总用量及其该材料的价格。
材料
采购员在购买该材料采购时不能超出该材料的预算价格,如实际市
场中该材料的采购价格确实超出预算价格,必须由预算部门出具一
份书面的采购价格。
以此同时预算部门必须找出该材料超出预算价
格的价差在其它那些分项工程中可以进行找补。
材料采购原则是在
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低价格进行采购材料进场。
由于材料市场行
情随时在变化,在施工之前就要把该工程的材料进行逐一列出,同
时在材料后面进行标注单价。
并且预算部门要根据工程的预算成本
制定一个材料价格浮动比例。
4、预算工作与施工、采购、分包如何做到先干、干后及时归集成本。
作为预算部门,在一个项目工程中标后,部门主管根据自己部门人员情况进行分工。
明确每一位预算员的工作任务,同时要规定任
务的完成时间。
一般工程中标后,从临建设施到基础验槽最后到基础底板施工大致有40天左右。
作为预算部门根据各阶段的施工任务、
施工时间。
就必须做到在各阶段施工任务开始之前就要把这个阶段
的预算成本测算出来。
基于一些因素的存在,比如预算人员人手不足或是业务水平达不
到一定境界。
在工程开始之前根据一定的施工经验,还可以采取以
下措施:
○1临建设施可以按金额进行核定。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配套相同的工程规模,在临建设施成本没有出来之前,项目经理可以定一个临建设施的总造价。
临建施工及
其采购就要根据总价进行细化,确定施工采用什么方式,从施工角度出发哪些地方可以进行精简。
采购根据施工要求确定用什么质量的产品。
针对施工班组确定采用什么承包模式可以节约成本。
○2运用第三方资源进行成本核算(咨询公司)。
在预算成本没有出来之前,工程施工又要进行开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相同结构形式及其相同类似规模的工程进行成本没有测算出来之前的一个暂时的成本控制。
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及其知道成本数据的精确性,可以采取第三方进行成本核算。
第三方成本核算的对接人只能是项目经理,不能是项目部预算人员。
第三方成本核算和项目部预算员的成本核算是各自独立进行的,人员之间不
产生联系。
成本核算出来的数据由项目经理进行比对,成本结果由项目经理拍板。
最后下发至相关人员手中。
○3采购信息反馈。
材料采购必须是货比三家,以物美价廉、保证质量的原则进行采
购。
库管员及时做好台账记录,做到有据可查,随时可以提供数据
的状态。
采购员所采购的材料单价、数量应在每月月底把当月的材
料采购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到项目经理、预算部门、施工部门。
同时在平时过程中的材料采购中要注意同一种材料采购达到80%时,
必须把信息反馈到以上三个部门,以便于材料成本控制及其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材料的质量达不到要求也是影响成本的一个因素之一。
所以在采购中材料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送货之前先送样品材料,
经确认后方可进行成批材料运送。
在日常工作中也必须加强材料质
量的管理:比如砂子的含泥量大于3%和在3%之内两者所用的水泥重
量就不一样,由此就会造成整个水泥成本的增加。
同样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塌落度根据实际经验得来的数据,160的塌落度和200的塌落度所用的混凝土的方量也不一样。
如果一次浇筑混凝土在150立方米左右,两者相差在1 立方米左右。
材料采购要有备用资源,头家材料质量、数量达不到要求,可以更换第二家材料商。
材料进场验收不光是质量、数量,关键是我们
的方法是否符合项目利益,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方法不得当
就可能造成项目部的重大损失,从侧面分析就叫与材料商相互勾结
谋利益。
比如:木方根据实际规格型号进行数根数;钢筋过磅;一袋水泥是否有50 公斤;砂子收方中的高度就低不就高;商品混凝土抽查过磅;1 圈点电线200米到底有多种等等。
以上均是验收的另一种方法。
○4劳务合同细化。
在与分包进行劳务合同签订时,除了工作内容外,还应该从质量、进度、安全材料使用进行约束,以此来规避成本增加的风险。
特别
是材料界限,那些是项目部提供,那些是分包提供。
比如:在合同
中就可以写成塔吊、二级电箱、木方、钢管、扣件由我方提供外,
其余的一些材料均由分包提供。
为了降低材料亏损所带来的赔偿费
用增加,在合同中成本材料的损耗比例百分点就要比规范小。
如果
分包使用材料的损失超出合同约定,分包就要赔偿超出以外的材料。
如果分包没有材料节约意识及其过程中的管理不到位(以项目部函件为依据),整个材料的损失均由分包承担。
只有我们合同中的条件
苛刻,劳务才会增加管理的意识,方能达到我们成本控制的目的,降低损耗增大的风险。
○5施工措施
在成本没有测算出来之前,工程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方案、及其相同类型的结构形式进行实际图算量。
比如:
A、模板支撑系统的钢管、扣件用量及其木方、模板的用量均可以
进行控制。
楼板模板该如何进行摆放、需要多少根木方,那些
木方可以锯,那些木方不能锯。
作为一个模板工长应该要做到
这点。
按照施工流水段分阶段进行计算统计整个模板工程中的
钢管、扣件、木方、模板用量。
B、C、混凝土算量要准确,如果不准确就无法知道该部位的混凝土的
确切用量,甚至不知道搅拌站所供应的混凝土方量是否缺方少量。
架子工程在施工前根据方案施工现场布置,同样按流水段分阶
段进行统计整个架子工程中的钢管、扣件、兜网、密目网、跳板用量及其一些安全标识。
D、CI 布置中的一些用品根据施工现场布置情况进行全数统计。
在实际施工前,工程管理部门要根据节点部位的轻重程度,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材料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比如:基础底板砖胎膜,就
可以采用旧砖、多孔砖等。
以上数据在经过3 天时间审核后必须在1 天之内把信息反馈到材
料部门及其预算部门。
形成一个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必须又同时规定每一个流程的工作时间,以此来推动成本控制的掌控。
5、就预算而言如何要求施工、材料配合做到预算工作及时、准确,成本归集核算及时
6、预算工作成果的考核奖惩措施怎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