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数学代数几何综合题解析提高班教师版

九年级数学代数几何综合题解析提高班教师版

1中考第一轮复习 代数与几何综合初步本讲包括两个方面:数形结合思想、方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数形结合思想从解题方法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体现在数列计算、公式证明等方面;二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体现在用方程、函数最值等来解决图形中的计算或最值问题.方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这部分主要侧重在题型上,将代数式、方程、各种函数及各种几何图形综合在一起,不仅将第一轮复习的内容很好的综合,也能锻炼同学们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数形结合思想【例1】 (1)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非”,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板上,依次贴上面积为21, 41,81,…,n 21的长方形彩色纸片(n 为大于1的整数),请你用“数 形结合”的思想,依数形变化的规律,计算+++814121…+n 21=___________.(2)利用图形可以计算正整数的乘法,请根据以下四个算图所示规律在右图中画出232312⨯ 的算图(标出相应的数字和曲线) . (2009海淀初三期中)(3)数形结合思想是中学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利用这种思想,可以将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也可以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通过数形结合将代数与几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降低解题的难度,提高效率和正确率,甚至还可以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教科书中利用几何图形证明乘法公式()2222a b a ab b +=++的做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如图,a 、b 分别表示一条线段的长度,则a+b 可以表示两条线段之和,那么()2a b + 就可以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同样,abba b2D EAB C Fm图2a 2、ab 、b 2也可以表示相应部分的面积,那么利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证明公式的正确性.①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推导乘法公式()2a b c ++ 的展开结果.②若a 1、a 2、b 1、b 2、c 1、c 2、d 1、d 2均为正数,且a 1+a 2=b 1+b 2=c 1+c 2=d 1+d 2=k , 求证:a 2b 1+b 2c 1+c 2d 1+d 2a 1≤k 2,并写出等号成立的条件.【解析】(1)112n-;此题也可以用圆来解决,如图: (2)(3)①由下左图可得:()2a b c ++=a 2+b 2+c 2+2ab +2bc +2ca .②由题意,可以构造边长为k 的正方形,由下右图可得:a 2b 1,b 2c 1,c 2d 1,d 2a 1表示4个矩形的面积,它们之和小于正方形的面积,∴a 2b 1+b 2c 1+c 2d 1+d 2a 1≤k 2,当a 1=a 2=b 1=b 2=c 1=c 2=d 1=d 2时等号成立.【例2】 阅读:如图1,在ABC ∆和DEF ∆中,90ABC DEF ∠=∠=︒,,AB DE a ==BC EF b == ()b a <,B 、C 、D 、 E 四点都在直线m 上,点B 与点D 重合.连接AE 、FC ,我们可以借助于ACE S ∆和FCE S ∆的大小关系证明不等式:222a b ab +> (0b a >>). 证明过程如下:∵,,.BC b BE a EC b a ===-∴11(),22ACE S EC AB b a a ∆=⋅=-11().22FCE S EC FE b a b ∆=⋅=-∵0b a >>,∴FCE S ACE S ∆∆>.mFE(D C B A图13即a ab b a b )(21)(21->-. ∴22b ab ab a ->-.∴222a b ab +>.解决下列问题:(1)现将△DEF 沿直线m 向右平移,()BD k b a =-,且01k ≤≤.如图2,当BD EC =时, k = .利用此图,仿照上述方法,证明不等式:222a b ab +>(0b a >>).(2)用四个与ABC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板进行拼接,也能够借助图形证明上述不等式.请你画出一个..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1)12k =; 证明:连接AD 、BF .可得1()2BD b a =-. ∴()()11112224ABD S BD AB b a a a b a ∆=⋅=⨯⨯-⋅=-,()()11112224FBD S BD FE b a b b b a ∆=⋅=⨯⨯-⋅=-.∵ 0>>a b , ∴ FBD ABD S S ∆∆<, 即 ()14a b a -()14b b a <-. ∴ab b a ab -<-22.∴ ab b a 222>+. (2)答案不唯一, 举例:如图,理由: 延长BA 、FE 交于点I . ∵ 0>>a b ,∴ IBCE ABCD S S >矩形矩形,即 )()(a b a a b b ->-. ∴ 22a ab ab b ->-. ∴ ab b a 222>+. 举例:如图,理由: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11422S a b ab =⨯⋅=, 大正方形的面积222S a b =+.∵ 0>>a b ,∴ 21S S >. ∴ ab b a 222>+.【点评】例1、例2主要体现用“形”的方法解决“数”的问题,此类题型往往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出现,也是近年模考、中考的热点.【例3】 (1)如图,在O 中,直径CD 与弦AB 垂直,垂足为E ,若CE=AB ,且DE =2,求O 的半径.4(2)如图,已知半径为2的⊙O 与直线l 相切于点A ,点P 是直径AB左侧半圆上的动点,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C ,PC 与⊙O 交于点D ,连接PA 、PB ,设PC 的长为x(2<x<4). ① 当x=52时,求弦PA 、PB 的长度; ② 当x 为何值时PD·CD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解析】(1)如图,连结AO ,设半径为x ,则OE=x -2,CE= AB =2x -2,由垂径定理可知,AE =x -1,在Rt AOE △中,()()22221x x x =-+- , 解得11x =(不符题意,舍去),25x =,所以半径为5. (2)①∵O 与直线l 相切于点A ,AB 为O 的直径,∴AB l ⊥.又∵PC l ⊥,∴AB PC ∥.∴CPA PAB ∠=∠. ∵AB 是O 的直径,∴90APB ∠=︒. ∴PCA APB ∠=∠.∴PCA △∽APB △.∴PC PAAP AB=,即2PA PC AB =. ∵52PC =,4AB =,∴PA =∴在Rt APB △中,由勾股定理得:PB =. ②过O 作OE PD ⊥,垂足为E .∵PD 是O 的弦,OE PD ⊥,∴PE ED =.在矩形OECA 中,2CE OA ==,∴2PE ED x ==-. ∴2(2)4CD PC PD x x x =-=--=-∴222(2)(4)212162(3)2PD CD x x x x x =--=-+-=--+.∵24x <<,∴当3x =时,PD CD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2.【点评】例3主要体现用“数”的方法解决“形”的问题,例3(1)是用方程解决了线段长度问题; (2)是用函数最值解决了几何的最值问题,这也是几何最值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二、方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例4】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0x px q +++=的一个实数根为 2. (1)用含p 的代数式表示q ;(2)求证:抛物线2y x px q =++与x 轴有两个交点;(3)设抛物线21y x px q =++的顶点为M ,与 y 轴的交点为E ,抛物线221y x px q =+++顶点为N ,与y 轴的交点为F ,若四边形FEMN 的面积等于2,求p 的值.(2012西城一模)【解析】(1)∵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10x px q +++=的一个实数根为 2,lC5AB∴ 22 210p q +++= 整理,得 25q p =--(2)∵ 222244(25)820(4)4p q p p p p p ∆=-=++=++=++, 无论p 取任何实数,都有2(4)p +≥0,∴ 无论p 取任何实数,都有 2(4)40p ++>. ∴ 0∆>.∴ 抛物线2y x px q =++与x 轴有两个交点.(3)∵ 抛物线21y x px q =++与抛物线221y x px q =+++的对称轴相同,都为直线2px =-,且开口大小相同,抛物线221y x px q =+++可由抛物线21y x px q =++沿y 轴方向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如图所示,省略了x 轴、y 轴) ∴ EF ∥MN ,EF =MN =1. ∴ 四边形FEMN 是平行四边形. 由题意得 22FEMN pS EF =⨯-=四边形.解得4p =±【例5】 已知:将函数33y x =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一个新的函数的图像. (1)求这个新的函数的解析式;(2)若平移前后的这两个函数图象分别与y 轴交于O 、A 两点,与直线3x =-交于C 、B两点.试判断以A 、B 、C 、O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⑵中的四边形(不包括边界)始终覆盖着二次函数21222++-=b bx x y 的图象的一部分,求满足条件的实数b 的取值范围. (2010宣武一模)【解析】⑴323y x =+.⑵ 答:四边形AOCB 为菱形.由题意可得AB//CO ,BC//AO ,AO=2.∴四边形AOCB 为平行四边形易得A(0,2),B (3,1)-.由勾股定理可得AB=2, ∴AB= AO ∴平行四边形AOCB 为菱形.⑶ 二次函数22122y x bx b =-++化为顶点式为:21()2y x b =-+.∴ 抛物线顶点在直线12y =上移动.假设四边形的边界可以覆盖到二次函数,则B 点和A 点分别是二次函数与四边形接触的边界点, 将B (3,1)-,代入二次函数,解得23b =--,23b =-+(不合题意,舍去). 将A (0,2),代入二次函数,解得6b =,6b =-(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实数b 的取值范围:263b --<<.ABy 2y 1F EN M6【思维拓展训练】提高班训练1. 问题解决:已知:如图,D 为AB 上一动点,分别过点A 、B 作AB CA ⊥于点A ,AB EB ⊥于点B ,联结CD 、DE .(1)请问:点D 满足什么条件时,DE CD +的值最小?(2)若8=AB ,4=AC ,2=BE ,设x AD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DE CD +的长(直接写出结果). 拓展应用:参考上述问题解决的方法,请构造图形,+.(2013石景山一模)【解析】(1)当点D 、C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DE CD +的值最小 (2)CD DE +=(3)如图,令4=AB ,1=AC ,2=BE ,设x AD =,则x BD -=4,CD DE +=+=∵D 、C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DE CD +的值最小∴CE的最小值.过点E 作AB 的平行线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AB CA ⊥于A ,AB EB ⊥于B . ∴AF ∥BE∴四边形AFEB 是矩形 ∴2AF BE ==,4EF AB ==在Rt △CFE 中,90F ∠=︒, 3CF =AB CDEFEDC BA的最小值为5.训练2.类比学习:有这样一个命题:设x、y、z都是小于1的正数,求证:x(1-y)+ y(1-z)+ z(1-x)<1.小明同学是这样证明的:如图,作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并分别在其边上截取AD=x,BE=z,CF=y,设△ADF、△CEF和△BDE的面积分别为1S、2S、3S,则()112S x y=1-sin60,()212S y z=1-sin60,()312S z x=1-sin60.由1S+2S+3S<ABCS∆,得12x y(1-)sin60+12y z(1-)sin60+12z x(1-)sin60所以x(1-y)+ y(1-z)+ z(1-x)<1.类比实践:已知正数a、b、c、d,x、y、z、t满足a x+=b y+=c z+=d t+=k.求证:ay+bz+ct+dx<22k.(2012昌平二模)【解析】证明:如图,作边长为k的正方形ABCD.并分别在各边上截取:AE=a,DH=b,CG=c,BF=d,∵a x b y c z d t k,∴BE=x,AH=y,DG=z,CF=t.∵90A B C D,∴112S ay,212S dx ,312S ct ,412S bz.∵1234ABCDS S S S S正方形,∴211112222ay dx ct bz k.∴22ay bz ct dx k.达芬奇作画BytdcbaS4Hx S3S2S1FDAB CEz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