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小区说明书

住宅小区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 1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书............................. - 1 -2.1规划依据 ................................... - 1 -2.2现状条件分析................................ - 1 -2.3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 2 -2.4总平面布置.................................. - 2 -2.5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 3 -2.6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 3 -2.7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 - 3 -2.8竖向规划 .................................. - 10 -2.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1 -2.10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 12 -第一部分前言我公司受委托承接了发耳天合新城(一期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及设计方案的工程设计文件编制业务。

建设单位随即提供了项目规划红线图,设计任务书等基础资料。

我公司也立即派遣设计工作组亲赴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踏勘,正式开展本项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

工作开展后,我公司根据项目自身特征,结合建设单位的设计要求,完成了项目总平面布置、建筑单体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统计等工作。

并与建设单位进行了方案沟通,建设单位对方案初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忠恳的修改意见。

此后,我公司设计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在方案初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编制深度和内容完成了方案设计阶段工作,设计成果由项目效果图、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等三大部分工作组成。

在本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期间,得到了六盘水市规划管理部门、贵阳鼎灏图文工作室等单位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二○一五年九月第二部分规划说明书2.1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0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其它相关专业技术标准、规范。

2.2现状条件分析本项目用地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镇,面对发耳主大街,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一期规划用地面积为34203.30㎡。

归纳起来,场地现状条件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区位优势明显;项目位于水城县发耳镇发耳主大街中段,处于市政道路与发耳主大街交汇处,周边交通条件优势较为明显。

2、周边配套设施齐全;项目距离周边的行政办公、医院、学校、加油站较近,公共配套设施较为齐全。

3、建设条件成熟。

地块周边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水、电、路的铺设一应俱全,建设取材便利,建设条件较为成熟。

4、地质条件较好;根据现场的初步勘察及周边项目的地质条件判断,本地块地质条件较好。

5、场地原始自然植被较好,无名贵树种,无任何文物古迹和古墓,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主要靠人工造景和自然景观来营造环境景观。

6、项目地块高差较大,总体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地势,场地较不平整,土石方开挖和回填量大。

2.3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一)规划原则(1)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应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与自然环境和用地特征相吻合的生态行政办公、居住模式。

(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规划既要适应未来发展,适度超前考虑,更要从当地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开发区现状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和民族等各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进行建设工作。

统筹安排、主次分明,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

(3)节约土地,和谐传承;规划要在尊重自然基础之上,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充分考虑灾害和潜在灾害威胁,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

在各类地灾、地震评估报告的基础上,依据各类建设规范的要求,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林地。

同时,规划要注重保护和传承灾区各地优秀的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特别是要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风俗习惯等有保留价值的新景观。

(二)总体构思1、充分协调经济、环境、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发挥创造力,深入细致地考虑建筑空间的组合、建筑风格形式、内在办公和居住功能、景观构成和配套设施等方面因素,使之成为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2、合理确定其职能、规模、发展方向和分期实施步骤,合理配套各类城市公共设施。

与此同时,重点对规划绿地、公共商业及环境进行相应的景观环境设计。

3、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思想,使其真正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建筑物的竖向设计和排水系统,构造服务中心良好而独特的生态环境。

4、加强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4总平面布置本着“尊重原始地形地貌、节约项目总体投资、营造优美人居环境、建设前沿居住组团”的出发点,项目总平面布置简述如下:整个项目地块总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地势,南北最宽约62米,东西最长约575米,南北向最大高差约4米,东西向高差约43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商业门面、人居住宅、停车场和配套服务设施等。

(一)地块面临发耳主大街,商业价值较高,同时结合本地块的地势情况,拟沿发耳主大街道路一侧规划为两层底商加4层住宅;在两栋住宅之间规划为组团人行主要出入口。

(二)整个项目住宅分为前后两排,临发耳主大街一排利用道路与区内的高差,规划为前后双首层商业门面。

(三)项目地块由一条南北向的市政规划路分割为东西两块,道路东侧规划为两层底商门面加四层住宅。

(四)停车场紧邻住宅布置,停车场出入口分别位于项目东侧和西侧。

(五)沿组团内部通道两侧规划为组团的休闲活动场所和主要绿化景观带,同时各建筑单体与道路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让,这些退让空间亦可作为组团的绿化景观节点,提升组团的居住品质和商业服务品质。

2.5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一)空间组织(1)绿地空间规划区中道路绿化和主要出入口绿化是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中区域内的道路干道均有较宽的绿化带。

(2)建筑空间各单体建筑是本次规划布局的核心。

建筑空间构成应尽量采用朴素、大方、简洁的处理手法,在尺度设计上充分考虑细部刻画以加强亲切感。

各个单体建筑以及空间造型应相对协调统一,并有一定的呼应。

(二)景观特色1、尊重原始自然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建设对原有生态的破坏。

2、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3、强调点、线、面三种环境空间的合理打造和相互呼应。

4、强调中心集中环境的共享性。

5、强调环境元素的多元化。

6、注重立体环境空间的营造和对应。

7、注重屋顶绿化的打造。

8、尽量使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

2.6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一)道路系统规划该项目地块面临发耳主大街,规划用地由一条市政道路分为东西两块。

组团内部亦规划有六米宽通道,道路出入口与市政规划道路想通。

项目道路系统清晰流畅、人车分流。

(二)绿地系统规划1、在道路两侧,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让空间,规划中将这些退让空间通过花池、广场砖,嵌草砖和行道树等环境元素将其打造为带型绿地空间,满足景观需求。

2、在各建筑空间的主入口以及道路转角点的地方,通过雕塑、拼花图案、假山等元素集中打造精品景观点。

3、在建筑与建筑之间,规划了大量的楼间绿化,作为绿地系统的一部分。

2.7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一)给排水工程规划;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修订版);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修订版);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8、业主方关于本项目的相关文件。

二、设计概述本项目为商住综合楼,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商业裙房、人居住宅、管理用房、停车场和配套服务设施等。

整个项目地块总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地势,东西最长约575米南北最宽约62米,地块东西向高差约43米,南北向高差约4米,可形成自然排水。

地势对于排水设计非常有利,可以依靠地势坡度靠重力流直接排至北端得的集镇雨、污管网内。

供水方式依靠集镇供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

给水设计1)水源:由现有集镇给水管网上引入2路DN200的给水管供水,给水管经水表后沿组团的道路连接成环状,给水压力0.30MPa,室外生活、消防给水合用同一管路。

2)用水量: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进行计算。

3)给水系统:本项目均为高层建筑,要二次供水设备水泵增压供水。

三、消防设计(1)消火栓给水系统:a、集镇室外消防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管网合用,给水水源为集镇自来水。

室外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

b、该集镇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一次进行消防设计,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室外消防用水量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来计算,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室内消防用水量根据各单体建筑物的功能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

c、为了保证室内消防用水量,高层建筑物考虑设置消防水池,水池的大小根据规范确定,并设置室内消火栓及喷淋给水加压泵,室内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加压供水。

d、为保证室内消防系统的10min供水量,在建筑屋顶设置高位消防水箱,保证火灾初期的消防系统的用水量和水压。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次规划建筑为多层建筑,部分功能考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a、该项目商铺及办公用房按中危险3级。

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25L/S。

(3)商场、办公用房和居住建筑过道部分分别按规范要求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四、排水设计排水体制集镇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及集镇生活污水与雨水单独排放。

(1)排水量集镇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定额是其相应的生活给水系统的用水定额的85%,总的排水量为:475.45m3/d ,其中生活污水量为:427.9 m3/d ,生活废水量为:47.55m3/d 。

(2)整个集镇沿道路两侧分别设置雨水、污水管,对整个集镇的雨水、污水进行分流。

(3) 公共服务用房、住宅的生活污、废水±0.000以上靠重力流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