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常考考点及方法突破(课件)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常考考点及方法突破(课件)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考点二 虚词意义及用法
中考真题精选
【方法指导】
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大意选择文中该用哪个虚词。如2016金华 第18题“文中‘ ’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 一项是( )”。解题时,首先应根据上下文推断出虚词所在句子的 句意,“同郡柳贯 文章名天下”的意思是:同郡的柳贯凭借文章远 近闻名。据此可知,这里要填的虚词的意思是“凭借”,分析四个选择 项可知,只有“以”有“凭借”的意思。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考点四 句子翻译 【方法指导】 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是综合考查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读、文言句 式的一种方式。 翻译原则:忠于原文,做到“信”“达”“雅”。 “信”:忠于原文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不随意增减内容。 “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文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翻译方式: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就是该断句 的地方。具体如下:
(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 前面一般要断开。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2.代入检验法。有时虚词意义或用法辨析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考查,所以只要知道课内句子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 ,就可以推断其与在课外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以2019四川南充9题 C项为例,“濯清涟而不妖”是课内篇目《爱莲说》中的句子,根据 课内所学可知“而”在这里是转折连词“但,却”的意思,将其代入“王 生好学而不得其法(《颜氏家训·勉学》)”一句中,该句的意思为“王生 喜欢学习,却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意思符合语境。据此即可判断 出两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1)因取《中鉴录》________(4)病以属公________
【课内外链接】
题目原句及实词解释 因取《中鉴录》 病以属公
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就)《唐雎不辱使命》 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嘱托)《岳阳楼记》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2.组词推断法。即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组词,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 语,然后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语的含义。以2019台州第15题(3)“且戒 苟以转售”为例,“戒”组词有“告诫”的意思,用在这里句意正确,语 意连贯。据此可判断出该句“戒”是“告诫”的意思。 3.语境推断法。即解释词语含义时,要紧扣上下文意思,结合句意 和语境来推断理解。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考点三 文言断句 【方法指导】 1.根据句意。划分节奏,阅读全文,了解文意,理清人物之间的关 系。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其次,再依次解释所断句子中每个词的意 思(不会解释的个别词暂时不解释),然后把词义串联起来,理解大概 意思。最后,据此断句。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断句。 (1)找出动词或形容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 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的句子 ,从而断句。如2019金华、丽水第16题“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 如绣”中“蹲”“俯”是动词,可在“俯”前断一处。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2)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 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 可以判断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尔、汝、 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如 2019台州第16题“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 者”中“公”“小刀”为名词,“公命取小刀”为主谓结构,故“小刀”后断 一处。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翻译的基本方法:
1.解释法:直接解释词语的意思,或把原文中的单音节词解释为现 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并一一对应。
2.保留法:文言文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 、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 译时保留不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是 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 ,照搬到译文中即可。
(2)句尾词:也、矣、焉、耳、与(欤)、邪(耶)、夫、哉等常用于句尾 ,其后面一般要断开。如2018杭州第18题“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 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中“矣”后应该断开。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3)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苟、故、是故、是以、 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至于、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它 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如2018金华、丽水第17题“是天砚也有砚之德 而不足于形耳”中“而”前面断开。 4.借助固定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 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 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例:(2019宁波)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 恰当的义项。 (1)示( ) A.上天对人类显现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 (2)谕( )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所选三则文言短文都是关于对子女的教导,根据语境,【乙】【丙】 两文标题中“示”“谕”的意思分别为:“教导”“告诉”。
第二部分 阅 读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常考考点及方法突破
01 考点知识讲解 02 典型考题精析 01 中考真题精选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考点一 实词解释及辨析
中考法。即搜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意义,然后将 词义带入语境“对号入座”。
例:(2019绍兴)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