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权威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权威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权威版俄国十月革命一、选择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12小题,)1.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这表明()A. 俄国二月革命后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B. 俄国农奴制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C.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 沙皇专制和帝国主义战争激发二月革命D从材料“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可知D项符合题意.故应选D.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所以A错误;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就废除了,B项错误;材料只是揭示十月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而没有说明十月革命是顺应时势,C项不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重点是把握十月革命的背景.要区分农奴制改革、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也要掌握十月革命的背景.2.“(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

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这一事件()A. 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B.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C.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C”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十月革命是经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年-1920年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1 / 10和国联盟成立奠定了基础.3.列宁曾提出“我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将作为国际社会主义的火炬,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

但革命后他又提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一方面团结各国先进工人的苏维埃运动,另一方面团结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民族解放运动”。

由此可知十月革命()A.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C. 实现了俄国的民族独立D. 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AA.从材料可以看出,十月革命之前,列宁认为,十月革命可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并且世界无产阶级将会集体行动,但十月革命以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列宁认识到,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威胁和压迫,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分化和阶级矛盾,他们国内的无产阶级运动并没有发展起来,故而列宁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主张团结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种继承,并联系现实的发展,为后来其他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经验.B.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C.十月革命之前,俄国并没有丧失独立地位.D.社会主义阵营的创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来分析材料.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应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应该集体行动,但事实上,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落后的帝国里首先爆发,这就是俄国十月革命,而且帝国主义国家会吸取经验教训缓和与产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阻碍社会主义运动事业的发展,因此,列宁提出可以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4.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A. 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B. 提出的《四月提纲》C. 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实行的《土地法令》B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当前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条件不具备,题目中提问的是针对列宁的哪一观点而说的:A、要求退出退出帝国主义大战是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之后,时间不符合,故此项排除;B、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像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而材料中所针对的正是这一观点,故此项正确;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起来之后,实施的政策,时间不符,故此项排除;D、土地法令是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起来之后,实施的政策,时间不符,故此项排除;故选B.此题以李可夫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了对十月革命知识点的掌握,并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综合阅读分析能力.在掌握十月革命知识时,要对十月革命发生的条件、过程以及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进行【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权威版重点识记.5.1917年3月15日,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在苏维埃全体会议上建议,由苏维埃建立临时革命政府.孟什维克党代表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结果,苏维埃以多数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一结果说明当时()A. 资产阶级代表在苏维埃占多数B. 布尔什维克党对民主革命前途认识的局限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B题干中苏维埃全体会议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故A项错误.题干中“孟什维克党代表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说明布尔什维克党对民主革命前途认识不明确,存在局限性.故B项正确.布尔什维克党是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项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进程.考查布尔什维克党对民主革命前途认识的局限性.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进程:(1)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的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3)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了示威的工人和士兵,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4)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5)国家诞生:1917年11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达标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6.“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之后,列宁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

”此次武装起义()A.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B.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C. 促成了列宁主义诞生D. 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D依据题干材料“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知,该武装起义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故D项正确.AB两项是二月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列宁主义诞生在20世纪初,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需要掌握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背景和结果.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结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背景和结果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背景和结果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 107.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在《统一报》上评论说,列宁“在革命民主派的队伍中竖起了内战的旗帜”。

此评论主要是针对列宁()A. 要求推翻沙皇专制政府B.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 主张建立工兵苏维埃政权D. 主张实现工农兵联合革命B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故排除A项;列宁在1917年4月1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作了《四月提纲》的报告,为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题干材料“在革命民主派的队伍中竖起了内战的旗帜主要是针对列宁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故B项符合题意;CD两项都与题意不符.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8.二月革命后,尼古拉二世发布诏书说:“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即位,并祝福他登上俄国国家的皇位。

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

”这一诏书说明()A. 尼古拉二世主动辞去了沙皇之位B. 封建残余势力力图挽回部分权力C. 米哈伊尔大公成为了俄国新沙皇D.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B材料提到:二月革命后,尼古拉三世辞去了沙皇之位,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即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封建残余势力力图挽回部分权力,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只是材料的表面现象,应排除.材料反映的二月革命后的状况,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在二月革命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资产阶级在苏维埃中没有任何权力.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苏维埃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却还有一个临时政府凌驾在他们之上.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四月提纲主张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9.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