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设计用水量.

第三章 设计用水量.

三区
0.6~1.0
0.5~0.8
0.5~0.8
0.4~0.7
0.35~0.7
0.3~0.60
0.3~0.6
0.25~0.5 15
(4) 年递增速率法
Qa Q0 (1 )
t
Q0——起始年份平均日用水量,m3/d; Qa ——起始年份后第t年的平均日用水量,m3/d; δ ——用水量年平均增长率,%; t ——年数,a。
5
二、工业企业产生产用水定额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一般是指工业企业在 生产过程中,用于冷却、空调、制造、加 工、净化和洗涤方面的用水。
6
计算方法 • 按工业产品每万元产值耗水量计算。 • 按单位产品耗水量计算。 • 按每台设备单位时间耗水量计算。
7
三、消防用水量
按同时发生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的用水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一、生活用水定额 影响因素: 室内卫生设备完善程度及形式、水资源 和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生活水平、收费 标准及办法、管理水平、水质和水压等。
4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综合生活用水定额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村镇生活用水定额 -----《农村生活饮用水定额》 公共建筑用水定额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定额 一般车间:25L/(人.班) 高温车间:35L/(人.班)
(5) 线型回归法 Qa Q0 Q.t
△Q ——日平均用水量的年平均增量,m3/d; 其他符号同上.
16
(6) 生长曲线法
城市用水量初始阶段发展很快,而后趋于缓慢增 长到稳定甚至适度减少阶段。
L Q bt 1 ae a,b-待定参数;
Q-预测用水量, m3/d; L-预测用水量的上限值, m3/d。
综合生活用水
工业企业用水 消防用水 居民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非工业用水 大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市政用水
未预见及管网漏失用水量
14
(2)单位面积法
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 单位:万m3/三区
特大城市 1.0~1.6 0.8~1.2 0.6~1.0
大城市 0.8~1.4 0.6~1.0 0.5~0.8
8
四、市政及其他用水定额 浇洒道路:1~2L/m2 · 次;2~3次/d 绿化: 1.5~4L/m2· d 城市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 用水量的15%~25%计算。
9
第二节 用水量变化
几个基本概念
• 最高时用水量Qh(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 划与设计依据) • 平均时用水量Qh • 最高日用水量Qd (作为给水取水与水处 理工程规划与设计依据) • 平均日用水量Qd (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 定城市污水量的依据)
第三章
设计用水量
1
设计用水量组成: • 综合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 •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 • 消防用水 • 浇洒道路绿地用水(市政用水) •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2
第一节 用水量定额
用水量定额: 指不同的用水对象在设计年限内达到的 用水水平。 作用: 确定设计用水量的主要依据。
10
一、用水量变化系数
(1)时变化系数
Kh=Qh/Qh 反映一天当中各小时用水量的不均匀情况,与给 水管网大小有关,管网小则 Kh 大、用水不均匀; 管网大则Kh小、用水较均匀。Kh通常在1.3~1.6,
11
(2)日变化系数 Kd=Qd/Qd 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生活习惯和室内给排水 设施有关,反映一年中各天用水量的不均匀情况, Kd1.1~1.5。
中等城市 0.6~1.0 0.4~0.7 0.3~0.60
小城市 0.4~0.8 0.3~0.6 0.25~0.5
(3)人均综合指标法
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 单位:万m3/万人.d
城市规模
区域 一区 特大城市 0.8~1.2 大城市 0.7~1.1 中等城市 0.6~1.0 小城市 0.4~0.8
二区
特大城市 大城市 1.1~1.3 1.2~1.4
中等城市 小城市 1.3~1.5 1.4~1.8。
12
二、用水量变化曲线
•表示用水量在一天24小时的变化情况。 •为了使给水系统能合理的适应城市用水量的变化,应按照用 水量变化曲线来确定二级泵站、输水管、管网、蓄水设施。
13
三、城市用水量预测计算
(1)分类估算法
生长曲线模型图
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