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单元测试卷(一)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单元测试卷(一)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单元练习题(一)直线运动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5.9.10有多个选项正确。

1.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吋,位移将不再减小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D.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2. 物体沿直线以恒定加速度运动, 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s =24t -6t 2 (s 单位是m, t 单位是s ),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A .2 s B .4sC .6 sD .24 s3. 近年来有一种测g 值的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至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测得T 1 、T 2和H ,可求得g 等于 A .()2128T T H- B.21224T T H - C. 21228T T H- D.()2124T T H - 4. 甲、乙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C .在前4小时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80 km5.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 盒接收,从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 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0A .超声波的速度为v 声=2x 1t 1B .超声波的速度为v 声=2x 2t 2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121222t t t x x v ∆+--=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12122t t t x x v ∆+--= 6.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 、B 、C .让小球分别由A 、B 、C 滚下,如图所示,让A 、B 、C 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 1、s 2、s 3,小球由A 、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小球由A 、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 1,v 2、v 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312222v v v == B .312222123s s s t t t ==C .312123v v v t t t == D .1221s s s s -=-7.如图所示,ab 、cd 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圆周半径为R ,b 点为圆周的最低点,c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

现有两个小滑环A 、B 分别从a 、c 处由静止释放,滑环A 经时间t 1从a 点到达b 点,滑环B 经时间t 2从c 点到达d 点;另有一小球C 从b 点以初速度v 0=4gR 沿bc 连线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间为t 3,不计一切阻力与摩擦,且A 、B 、C 都可视为质点,则t 1、t 2、t 3的大小关系为 A .t 1=t 2=t 3 B .t 1=t 2>t 3C .t 2>t 1>t 3D .A 、B 、C 三物体的质量未知,因此无法比较8.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 后停止,若在第1s 内的位移是14m ,则最后1s 的位移是 A .3.5m B .2m C .1mD .0caR9.如图所示, 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 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 bc=1m, 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 则A. v b =8m/s B.v c=3m/sC.de=3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10.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边上有两块路牌A、B,A在西B在东,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自东向西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A路牌向B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

以向东为正方向,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图中t2 = 2t1 ,由图可知A.小鸟的速率是汽车速率的两倍B.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C.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1.5倍D.小鸟和汽车在0-t2 时间内位移相等二.本大题共2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11. (10分)(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②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右图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

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

①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m/s;②如果小车系在纸带的F端,那么小车是做直线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

12.(8分)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为同 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后面计数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

(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出一个点)(1)为研究小车的运动,此同学用剪刀沿虚线方向把纸带上OB 、BD 、DF ……等各段纸带剪下,将剪下的纸带一端对齐,按顺序贴好,如图所示。

简要说明怎样判断此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方法:(2)在图中x 1=7.05cm 、x 2=7.68cm 、x 3=8.31cm 、x 4=8.94cm 、x 5=9.57cm 、x 6=10.20cm ,则打下点迹A 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 2。

(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本大题共6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4分)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固定一个垂直斜面的弹性挡板P ,假设斜面表面有一层特殊绒毛可以使物块A 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不受摩擦力,而在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受到摩擦力作用。

现使物块A 从挡板处以v 0=2 m/s 的初速度出发,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1 s 到达最高点,然后下滑,经过2 s 又回到挡板处。

假设物块与挡板碰后以原速率反弹(取g =10 m/s 2)。

试求物块从出发到最后停止运动所经历的总时间和总路程。

P v 0AθO A B C D E Fx 2 x 3 x 4 x 5 x 6x 1OBBD DF FH H JJL14. (14分)如图是一个十字路口的示意图,每条停车线到十字路中心O的距离均为20m。

一人骑电动助力车以7m/s的速度到达停车线(图中A点)时,发现左前方道路一辆轿车正以8m/s的速度驶来,车头已抵达停车线(图中B),设两车均沿道路中央作直线运动,助力车可视为质点,轿车长4.8m,宽度可不计。

是否会发生相撞事故?(2)若轿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而助力车立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15. (14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列车,临时需要在某中途车站停车,因此以大小为0.4 m/s2的加速度减速进站,停车2 min,然后以0.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出站,最后恢复原运行速度.试计算该列车此次因临时停车共耽误多长时间.16、某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a=4.5m/s2,飞机速度要达到v0=60m/s才能起飞,航空母舰甲板长为L=289m,为使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一定速度航行以保证起飞安全,求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v是多少?(设飞机起飞对航母的状态没有影响,飞机的运动可以看作匀加速运动)17.消防队员在某高楼进行训练,他要从距地面高h=34.5m处的一扇窗户外沿一条竖直悬挂的绳子由静止开始滑下,在下滑过程中,他先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a1=6m/s2,紧接着再匀减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a2=3m/s2,滑至地面时速度为安全速度v=3m/s。

求:(1)消防队员沿绳滑至地面所用的总时间t。

(2)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18、在一次警车A追击劫匪车B时,两车同时由静止向同一方向加速行驶,经过30 s追上.两车各自的加速度为a A=15 m/s2,a B=10 m/s2,各车最高时速分别为vA=45 m/s,vB=40 m/s,问追上时各行驶多少路程?原来相距多远?单元练习题(一)答案1. C2. A3. C4. D5. AD6. B7. A8.B9. BD 10.BC 11. (1)①0.02 s ②0.66~0.70 cm 0.100 m/s (2)①0.23 ②匀减速12.(1)连接纸带左上角(上方中点或纸带中点)为一条直线或每条纸带比前一条纸带长度增加量相等。

(写出一条即可)(2分) (2)0.74(3分),0.63(3分)13.解:a 1=v 0t 1=2 m/s 2 (2分),s 1=12 a 1t 12=1 m (1分),s 1=12 a 1’t 1’2 (1分),a 1’=0.5 m/s 2 (2分), 由v 2=2as 得s 2=0.25 m (1分), 由s =12 at 2得t 2=0.5 s ,t 2’=1 s (1分),由等比数列得:s 总=2s 11-0.25 =83 m (3分),t 总=t 1+t 1’1-0.5=6 s 。

(3分) 14.解:(1)轿车车头到达O 点的时间为t 1=x 1/v 1=2.5s ……………… …(2分)轿车通过O 点的时间为 Δt =△x/v 1=0.6s ………………………….(2分) 助力车到达O 点的时间为 t 2= x 2/v 2=2.9s .(2分) 因为 t 1< t 2< t 1+Δt ,所以会发生交通事故 ……………………………..(2分) (2)阻力车到达O 点的时间小于t 1=2.5s ,可避免交通事故发生,设阻力车的最小加速度为a m ,则 (2分) x 2=v 2t 1+12a m t 12 (2分) 解得a m =0.8m/s 2 (2分) 15.解:根据题意,列车匀减速运动段,v 01=20m/s ,a 1=-0.4m/s 2,v t1=0,由v t1= v 01+a 1t 1解得列车匀减速运动时间t 1=50s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