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方五苓散可治肥胖

名方五苓散可治肥胖

龙源期刊网
名方五苓散可治肥胖
作者:徐文华万凌翔
来源:《大众健康》2017年第06期
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胖人多阳虚。

所以,五苓散减肥的效果主要通过温阳化气、健脾化湿的作用起效。

五苓散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

本方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白术五味中药组成。

具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

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即吐、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痰饮内停、心下悸动、吐涎沫而头眩等症。

本方为利水之剂,常用于肾炎、肝硬化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所治诸证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近年来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的应用范围较广,符合阳虚气化不利者,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单纯性肥胖、尿潴留、前列腺炎、小儿遗尿、手足多汗症、乳腺增生、荨麻疹、湿疹、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中医如何认识肥胖
中医认为,肥胖的形成与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疏于劳作、七情过度、脾胃虚衰、痰饮水湿等有关。

1.体形的胖瘦受先天禀赋的影响明显。

中医认为体质有阴阳刚柔的差异,由先天禀赋决定的。

2.过食肥甘,饮食不节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3.脏腑功能失调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与脏腑功能有关,其中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维持人体营养物质代谢正常进行的根本。

中年以后,脾胃运化功能逐渐减退,对肥甘厚味的转化功能也逐渐减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输布,蓄积体内而为痰湿脂浊,躯脂满溢,再加上年高以后好静少动,形体遂渐渐肥胖。

4.痰浊水湿与肥胖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肥胖人多食膏梁厚味,日久必致脾虚,脾虚不主运化,若再多饮酒醇,必然痰湿内生,湿浊积聚。

5.好逸少劳,若过食肥甘,又疏于劳作运动,甚或久坐久卧,使体内营养精微不能消耗,日久必积聚而成肥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