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答案

(完整版)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答案

1、简述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思路。

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行地方分权与地方自治;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2、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3、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4、转变行政职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转变行政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4、西方国家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

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计划手段;3、制定产业政策;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

5、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动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

6、我国行政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7、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

1、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2、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腐败;4、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5、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

8、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1、知人善任2、任人唯贤3、用人所长4、敢用新秀9、行政沟通的含义:1、行政沟通行为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政策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

10、行政沟通的必要性:1、行政沟通对于任何一个行政组织及其运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行政系统经常表现出种种不协调现象,这种不协调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沟通不善,行政系统与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之间,缺乏认识上的一致,从而产生各种不协调。

行政沟通行为的目的就在于促进行政系统内部的思想一致和行动协调,促进行政系统内外的关系和谐与协调发展。

2、行政活动的高绩效有赖于行政组织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带来行政活动的高绩效。

11、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1、决策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

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

完善对策: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制度建设。

12、什么是质询:所谓质询,是对被质询机关的工作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地方提出质问,要求被质询机关作出澄清、解释的一种活动。

13、行政监督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强行政监督,是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加强行政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4、行政监督的含义: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依法所进行的监督。

15、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3、行政编制的法定化;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

16、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的理论依据不同;2、的手段与内容不同;3、机制的不同;4、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

联系:1、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2、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3、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4、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

17、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1、制定计划2、初步调查3、管理控制评估4、详细评估5、撰写评估报告18、当前条件下提高我国行政绩效的具体途径: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1、简述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思路。

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行地方分权与地方自治;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2、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3、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4、转变行政职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转变行政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4、西方国家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

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计划手段;3、制定产业政策;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

5、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动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

6、我国行政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7、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

1、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2、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腐败;4、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5、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

8、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1、知人善任2、任人唯贤3、用人所长4、敢用新秀9、行政沟通的含义:1、行政沟通行为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政策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

10、行政沟通的必要性:1、行政沟通对于任何一个行政组织及其运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行政系统经常表现出种种不协调现象,这种不协调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沟通不善,行政系统与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之间,缺乏认识上的一致,从而产生各种不协调。

行政沟通行为的目的就在于促进行政系统内部的思想一致和行动协调,促进行政系统内外的关系和谐与协调发展。

2、行政活动的高绩效有赖于行政组织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带来行政活动的高绩效。

11、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1、决策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

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

完善对策: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3、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民主参与;4、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制度建设。

12、什么是质询:所谓质询,是对被质询机关的工作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地方提出质问,要求被质询机关作出澄清、解释的一种活动。

13、行政监督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强行政监督,是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加强行政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4、行政监督的含义: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依法所进行的监督。

15、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3、行政编制的法定化;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

16、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的理论依据不同;2、的手段与内容不同;3、机制的不同;4、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

联系:1、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2、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3、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4、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

17、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1、制定计划2、初步调查3、管理控制评估4、详细评估5、撰写评估报告18、当前条件下提高我国行政绩效的具体途径: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19、行政绩效评估的地位与作用行政绩效评估在现代公共行政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行政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也是行政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各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和关注;1、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2、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3、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4、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5、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6、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

(2)绩效评估还具有政治合法化、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功能,最为重要的是,绩效评估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在行政组织内部形成深厚的绩效意识,从而提高绩效的努力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到管理决策的各个环节。

20、我国现阶段大力开展和完善行政绩效评估的效果(意义)1、开展行政绩效评估能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2、行政绩效评估能够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绩效;3、行政绩效评估能改当和提高我国政府的信誉和形象。

21、简述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发展的趋势1、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2、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3、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的理念转变;4、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22、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基本特征1、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4、坚持渐进式改革;5、立足于中国国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