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成本价格策略
一、名词解释
1、定价成本
2、现实成本
3、变通成本
二、填空题
1.以()为前提,进而(),是成本价格策略的最基本要求。
它具有()、()的实用价值。
2.由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使经营者能够运用()分析方法选择变通成本定价策略。
3.完全成本可以分为()和()。
4.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在()基础上加一定比例的利润定价。
在实践中有()和()两种。
5.总成本加成定价法的计算公式为(),(),或()。
6.平均成本加成定价法的计算公式为(),或(),或()
7.根据()划分,可将加工成本定价法划分为两类。
8.目标投资收益率定价法中的目标投资收益是指经营者计划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
9.目标成本定价法有自身的特点,不以()为依据,而以()为依据确定价格。
10.运用收支平衡定价法要求掌握三个数据,即()、()、()。
11.目标成本定价法的技术性要求是()确定()。
12.边际成本定价法以直接()为定价目标,并根据()制定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13.边际成本价格策略的基本原理是()。
三、判断题
1.成本价格策略是一种传统的成本价格策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竞争加剧,成本价格策略不再具有实用性。
()
2.经营者不能把本单位会计账目上的成本资料当作直接的定价依据,但可以对会计成本进行调整。
()
3.在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以内,商品的产销量越大,平均固定成本越高,商品的平均变动成本越低。
()
4.预计成本是经营者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计划达到的成本水平。
()
5.加工成本定价法是将利润按经营者内部新增成本的一定比例计算,哪种产品在企业内部的加工耗费越多,应实现的利润也就越多。
()
6.目标投资收益率定价法中有一个假定的前提,即产品能够全部售出。
()
7.目标成本定价法不以补偿完全成本为原则。
()
8.目标成本定价法不适用于为新兴产品定价。
()
9.收支平衡产销量=固定成本总额/市场可销价格。
()
10.边际成本是产销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增加的成本。
()
四、选择题
1.定价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在于:定价成本是(),会计成本是()。
A.个别成本
B.平均成本
C.综合成本
D.单项成本
E.强调合法性
F.强调合理性
2.定价成本的构成包括( )
A.生产经营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3.( )是属于非正常成本。
A.原材料成本
B.劳动保险费
C.销售费用
D.新产品试制成本
4.下列哪项不属于确定目标成本的制约因素。
( )
A.目标价格
B.目标利润
C.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
D.竞争者的反应
5.某企业在原有生产能力范围内增加产品的生产量100个,固定成本不变,相应增加变动成本4000元,原销售价格50元/个不变,则边际利润为( )元
A.10
B.30
C.20
D.40
6.某商品平均固定成本25元,平均变动成本150元,平均销售费用5元,成本加成率为12%,则该商品的出厂价格为( )元。
A.180
B.201.6
C.21.6
D. 150
五、简答题
1.成本价格策略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2.目标成本定价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