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常规原料采购要点
23
注意问题
贮存水分高低 霉菌含量 掺假
24
糙米、碎米、稻谷、大米糠组成特点
糙米 能值、蛋白质含量与玉米相似 氨基酸中色氨酸含量高,亮氨酸含量低
碎米 稻谷:能值低 大米糠:能值高于小麦麸;蛋白含量低
于小麦麸;脂肪含量高
25
注意问题
糙米贮存期内脂肪变化 米糠脂肪易氧化 抗胰蛋白酶
主要内容
常规原料的组成特点 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 常规原料的质量控制
1
养殖65-70%的成本来自饲料
饲料企业约65%的成本来自原料
原料的采购与使用
所有原料都能使用 原料的质量、价格、价值
3
原料的分类
(1)能量性原料-谷物类,淀粉类,油脂类原料 (2)植物蛋白原料-黃豆制品,酵母粉类,小麦
水解蛋白 (3)动物蛋白原料-鱼粉,肉粉,血浆蛋白,血球
0.26
18
43
Floury-2 17.0
0.43
-
24
41
8
玉米的成熟度和能值
成熟度 很不成熟
收获时水分 (%)
53
不成熟
45
不成熟
39
成熟
31
10%水分时的百粒重 (克)
17
85%干物质的ME(千 卡/公斤)
3014
22
3102
24
3155
26
3313
➢ 玉米的每蒲式耳从标准的56磅每下降1磅,其能值就下降10-15千卡/公斤。 ➢ 不成熟玉米样本的蛋氨酸含量较低
5
玉米的组成特点
能值高
粗纤维少,无氮浸出物多 脂肪含量高
氨基酸不平衡 黄玉米中含叶黄素
6
影响玉米品质的因素
品种 容重 加工方法 霉菌
7
玉米品种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影响
玉米
蛋白质 赖氨酸
普通玉米
8.8
0.24
蛋氨酸 醇溶蛋白 谷蛋白
0.16
45-55
30-45
Opaque-2 11.6
0.38
色泽、 气味
1 ≥790 ≤6.0
2 ≥770 ≤6.0
3 ≥750
≤6.0 ≤1.0 ≤0.5
≤12.5 正常
4 ≥730 ≤8.0
5 ≥710 ≤10.0
注:水分含量大于表中规定的小麦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9
注意问题
与玉米相比,是否具有价格优势 配方中可适当降低豆粕和磷的添加
水平 粉碎粒度适合 与酶配合效果更好
烘前
82.4 85.0 80.3 85.1 78.2 80.0 82.5 81.2 80.4 79.8
烘后
74.0 71.8 75.0 70.3 72.5 75.2 74.1 74.5 72.6 73.8
10
玉米质量指标
等级 容重 g /L
杂质 %
水分 %
不完善粒%
其中:生 总量 霉粒
色泽、 气味
26
各种稻米制品的营养规格
原料
粗蛋白 (%)
可消化 蛋白 (%)
代谢能 (千卡/ 公斤)
粗脂肪 粗纤维 钙 有效磷 (%) (%) (%) (%)
稻谷
7.8
5.5
2630
1.6
8.2 0.03 0.12
糙 米 8.8
8.0
3360
2.0
0.7 0.03 0.12
碎 米 10.4
9.2
3400
2.2
蛋白,乳清粉,肠粘膜蛋白 (4)营养性添加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 (5)非营养性添加剂-促生长剂,酸化剂,保存剂,
香甜味剂
4
(1)能量性原料
A.玉米-一茬玉米,二茬玉米 ,膨化玉米,高油玉米 B.麦类-大麦,小麦 C.高粱-红高粱,白高粱 D.米-碎米,糙米,早秈稻 E.薯类-木薯,马铃薯,甘薯 F.油脂类-植物油,动物油,混和油 ,脂肪粉 G.淀粉类-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
20
次粉
营养特点 H2O≤13%、Cp≥14%、ASH≤2%。 与麸皮比,能量高,蛋白稍低
使用特点 有粘性,可增加颗粒硬度
21
小麦麸料组成特点
纤维含量高,能值低 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
但氨基酸品质差 品质变化大
22
麸料品质控制
影响品质的因素 a、水分 b、加工工艺 c、品种 品质判断 a、原料组成 b、色泽 c、粒度
1
≥710
2
≥685
≤1.0
≤14.0 ≤5.0 ≤2.0 正常
3
≥660
注:水分含量大于表中规定的玉米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1
玉米注意的事项
1. 注意玉米的饱满度
生长期长容重大,能量差别大 东北部分地区光照期太短,有时容重达 不到600克/升
2. 黄玉米与白玉米的使用差别 3. 霉菌含量
17
小麦品种对养分含量的影响(%)
营养成分 干物质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纤维 粗灰分 钙 磷
硬小麦 89
13.0 2.0 3.0 0.8 0.05 0.40
软小麦 90
10.0 2.0 2.5 0.7 0.05 0.35
18
小麦质量指标
杂质,%
等 级
容重, 不完善粒,
g/L
%
总量
其中,矿 物质
水分, %
28
油脂成分
表1-14 每100g常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g)
(引自Watkins, 1991)
脂肪酸 <C16 C16:0
玉米油 3.32 12.53
豆油 0.代谢能 脂肪含量低于玉米 蛋白质含量及品质与玉米
相似
13
影响品质的因素
单宁酸
14
注意事项
粉碎粒度 批次间营养成分差异
15
小麦组成特点
代谢能低于玉米 蛋白质含量高,但苏氨酸不足
16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
品种 霉菌 抗营养因子
a、非淀粉多糖-戊聚糖 b、麦角
品尝评分值
烘前
75 78 78 76 75 78 80 77 70 68
烘后
4 19 20 18 8 23 25 21 19 3
烘前
18.2 17.4 17.1 16.5 16.8 20.5 19.7 18.8 18.3 19.4
烘后
40.5 42.2 38.9 39.4 36.1 38.7 39.5 38.4 40.3 37.2
1.1 0.06 0.13
27
熟化处理谷物利用于猪饲料
熟化处理谷物是将谷物经瞬间高温处理,使谷 物熟化,且更有效地用于动物饲料中。由于谷 物中之淀粉颗粒受热而产生糊化作用,将淀粉 之结构改变致使碳水化合物能更有效地被酵素 所分解,并且提高谷物能量,亦即提高淀粉有 效利用率,使谷物达到最大之饲养效果。
9
烘干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样品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分(%)
烘前
27.8 28.1 26.5 28.4 25.9 22.2 23.8 23.1 24.5 24.2
烘后
14.8 14.5 14.8 15.0 14.4 14.6 14.9 14.2 15.1 14.8
发芽率(%)
酸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