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化数码照片》教学设计

《美化数码照片》教学设计

软件环境:教师机具备电子教师演示环境,教师可以演示示范,并可转播展示学生操作。学生机要求安装“光影魔术手”,本活动的内容操作性较强,需要学生上机完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随着数码相机和网络的普及,我们在旅游、聚会、社会调查时都会拍摄一些照片,冲印出来或放到自己的博客上与人共享。但是拍摄出来的照片有时不如人意,影响了观感。那么怎么办?
教师演示操作学生练习。步骤同上。
4、学生练习:
①打开素材中的“花卉”照片,利用“裁剪”工具对照片进行合理的裁剪。
②利用“缩放功能”,对素材中的照片文件进行压缩处理,为后面创建网络相册做好准备。
仔细观察,记下操作重点。
学生示范操作。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全体学生练习。相邻座位的学生互相帮忙。
培养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时,一定要说明“光影魔术手”的特点——简单易学,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也是教材此次修订改用“光影魔术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光影魔术手”的功能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演示模仿、任务驱动、自主合作探究等。
课前准备
硬件环境:局域网环境的网络机房学生机必须能上网,“光影魔术手”的许多功能模板都是在线的。
(2)欣赏经过加工处理的照片,提高合理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的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教学重点
本活动的重点是通过对“光影魔术手”中工具的使用,了解图片处理的基本应用:一类是不改变图片内容的操作,如旋转、裁剪、压缩等;另一类是对图片内容进行处理的操作,如调整图像亮度对比度,加边框、多图组合等等。
教学难点
本活动以操作为主,难度不是很大,但让学生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并且形成对照片审美的合理判断,即将照片修复到何种程度才是最合适的,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
本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调整和美化数码照片,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光影魔术手”软件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分析数码照片易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进行调整,为什么要调整。在使用“光影魔术手工具”调整照片时,会涉及到有关图片处理的专业名词,在教学中,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利用各种工具,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应如何进行使用。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裁剪、缩放工具学生没接触过,故通过教师演示后学生练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对于学生来说,缩放功能并不直观,教师将演示用的大体积照片复制一份,一个不作处理,一个进行处理,然后对比。同时右击图片,通过图片属性观察图片的大小。







调整照片亮度、对比度
1、问:人们在照相时,对光线的把握水平不尽相同,有时会出现亮度不足的问题。对于这样的照片怎么处理?
教师:打开“光影魔术手”软件,结合课件,介绍软件界面组成。
认真听课。
仔细观察这些照片存在的问题。
回答问题。
认真听课。
观察老师打开“光影魔术手”软件。
通过对问题照片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从而进入新的课题。
了解“光影魔术手”界面。











旋转、裁剪、缩放照片
1、问:横向拍摄的照片(雪景),如何调整过来?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进行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养成操作中随时保存文件的习惯。
巩固练习
学生练习课本第17页“创新园”第三题。
教师点评。
练习、交流。
进一步感受“光影魔术手”功能的强大。
归纳总结
讨论下列问题,小结本节课的要点:
1、你觉得图片处理软件比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的功能是什么?
2、拍摄数码照片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2)利用“光影魔术手”软件的工具栏简单处理照片;
(3)利用“光影魔术手”软件的快捷面板处理照片,使照片更加美观;
(4)理解并合理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快捷功能。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照片处理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2)了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3)进一步加工美化照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安徽省义务教育新课程试验教科书(非零起点)《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科学出版社)第一单元活动2的内容。第一单元主要是通过家庭网络数码相册的加工创建过程,使学生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普遍运用。经过活动1,学生掌握了如何将照片从数码相机传输到计算机中,也学习了分类管理照片文件等知识技能。但是实际生活中,拍的照片并不都是尽如人意的。本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使用“光影魔术手”软件对照片进行修复、美化,通过对照片的简单处理,形成对照片的审美判断,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数码照片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处理和修饰。为此本节课分为2个环节来完成:1、简单处理照片;2、调整照片效果。
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3、保存文件:教师演示操作。
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模仿学习。
练习调整亮度对比度、自动曝光。
学生练习。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知。练习制作复古照片、添加图像边框、制作多图效果等。
保存文件。
通过教师演示操作,学生观察操作前后照片的变化,理解对比度、亮度、曝光等概念,在做的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工具创造理想效果。
学情分析
本活动涉及到一个新的图像处理软件“光影魔术手”,而且图片处理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可视为零起点。要完成活动的目标,不仅需要教师适当演示介绍软件的特点,还要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当然,在这一部分学生的起点是相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较好把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光影魔术手”软件界面及基本工具的作用;
教师演示操作。强调工具使用的细节问题和操作恰到好处的重要性。
2、问:对于拍摄的照片未曝光,我们怎么办呢?
教师演示操作。同上。
美化数码照片
1、问:想把“宏村月塘”照片“复古”色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结合教材15页自己调整学习,注意前后变化。
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2、问:同学们对大头贴照片的边框、多图效果一定很感兴趣,其实我们也能做得到。大家运用“花样边框”、“多图边框”两个工具命令操作一下,可以吗?看谁做得最好。
教师示范演示照片旋转。
教师介绍“旋转”工具,然后请一个学生示范操作。教师点评。
全体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第一个问题很简单解决了,大家也提到了振风塔照片的一个问题:拍照时把无关的景物拍入画面中。
我们接着看如何解决它?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步骤同上。
3、接下来第三个问题: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文件往往较大,在网上打开慢,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通过这节课《美化数码照片》的学习,我们将找到答案。下面给大家看两张照片,请同学们找找它们有哪些问题?
教师展示两张有问题的照片——雪景、振风塔(需要旋转裁剪)。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补充。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解决这些问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它的名称是“光影魔术手”,这款软件容易入门,非常适合初学者。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思考、归纳本节课知识。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课后拓展
1、利用“光影魔术手”软件处理身边的数码照片。(将普通照片加工成证件照)
2、演示“光影魔术手”的其它功能。
学生观看欣赏。
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结束课程
表扬认真学习的学生。
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教室。
关闭计算机后有序离开计算机教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