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把下列人物按音序排列(用序号)。
①秦琼②程咬金③单雄信④罗成⑤裴元庆⑥徐懋功⑦尉迟敬德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伫(chù)立.模(mú)样卓(zhuó)越一丘之貉(hé) ...B.匕(bì)首露(lòu)馅炽(chì)热阵阵涟漪(yǐ) ....C.粗犷(guǎn) 匀称(chèn) 龟(jūn)裂横(hèng)遭不幸....D.梗(gěn)概兴(xīng)旺玷(diàn)污所向披靡(mǐ) ....3.下列词语中有3个错别字,请圈出来并将正确的字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座无虚席精兵简政颇负胜名大显身手B.与世隔绝再接再厉整齐划一发愤图强C.标新立异久经沙场放涎无礼迫不及待D.不容争辩络绎不决众志成城了如指掌4.下面带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尽心尽力山穷水尽...B.张开鱼网张大眼睛..C.蒙汉情深色彩太深..D.日益密切延年益寿..5.下列各词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狗鼠虎兔鸡B.年月季度旬周C.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除夕D.电子管计算机半导体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6.下面几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利用激光动手术,可以减轻流血和病人的痛苦。
B.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C.由真实事情改编的《紧急救助》,叙述了田园大酒店的打工妹秀秀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受伤,造成动脉破裂,生命危在旦夕的故事。
D.他是一位优秀的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
7.将所给的选项按正确的顺序填入句中(填序号)。
汉字是(▲ )、(▲ )、(▲ )、(▲ )的文字。
A.凝聚了高度智慧的B.经历了后人不断完善的C.科学而又实用的D.我们祖先创造的8.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西湖,仿佛在半睡半醒。
B.她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像影视明星赵薇,又大又亮,简直让人不敢认了。
C.霓虹灯下的街道,是一条五彩缤纷的绸带。
D.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的娇艳的颜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几团。
9.根据朗读重音连线。
A.我知道你会唱歌。
你会不会唱戏我不知道。
.B.我知道你会唱歌。
你怎么说不会呢?..C.我知道你会唱歌。
别人不知道你会唱歌。
.D.我知道你会唱歌。
你不要瞒我了。
.E.我知道你会唱歌。
别人会不会唱我不知道。
..10.联系前后文,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
做不了大江大河,▲ ;▲ ,就做一株默默的野草吧;做不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
二、积累和运用(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11.照样子,写2个以“一”字开头的成语。
(2分)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12.写出下列成语和诗句的主人公。
(4分)A.指鹿为马B.闻鸡起舞C.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D.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13.这些我国文史著作之最,你知道吗?(3分)A.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B.最早的一部神话集是:C.最早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14.默写或按提示填写名句、作者。
(6分)A.莫等闲、,——岳飞B.遥望洞庭山水翠,——作者C.——班固D.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三、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5-19小题。
(共15分)生命的声音余飞鱼⑴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⑵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
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⑶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⑷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
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⑸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
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⑹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
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⑺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声音一波三折,时断时续。
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⑻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
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⑼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
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
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
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
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
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⑽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⑾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
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⑿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
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⒀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
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⒁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
他得救了。
⒂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
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
②[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5.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个字)。
(3分)16.下列说法中,正确解读文章标题的两项是(▲ )(3分)A.一只濒临死亡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B.矿难者从蚊子身上获得的生存信念C.矿井外工友们对矿难者的精神扶持D.丰富多彩世界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17.下列几组词语,准确概括矿难者从落难到被救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3分)A.欣喜吃惊悲叹平静期盼B.欣喜悲叹振作期盼幸福C.绝望吃惊平静期盼幸福D.绝望欣喜失望振作期盼18.下列对文章内容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煤矿透水事件中,被困千米以下矿井的矿工大多是因饥饿或窒息而死,文中的矿工却以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B.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即身处逆境要坚持信念,互相支撑,相互扶持。
C.文章第⑵⑶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又渲染了矿工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获救”蓄势。
D.文章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矿难者遇难后获救,暗线是濒临死亡的蚊子飞出矿井。
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主旨。
19.试从一个角度,简要分析第⑹自然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二)文言文阅读,完成13-16小题。
(共10分)月攘①一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注解:攘:偷。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
(4分)①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②或告之曰..③请损之.21.翻译下列句子。
(3分)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22.文中的攘鸡者代表生活中的哪些人,你怎么看待这类人?谈谈你的看法。
(3分)三、作文(30分)大森林里住着猴妈妈一家人。
猴妈妈有一个十岁的孩子小猴,它聪明伶俐,人见人爱,但它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家人。
有一天,猴妈妈把孩子叫到跟前,给了它100元钱,告诉它长大了就得出去闯练闯练,叫小猴离开家去独立生活。
小猴答应了。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设想小猴离家后发生了什么?结果怎么样?请把小猴离家闯练的故事叙写具体,写清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主题自定,题目自拟。
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