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资料

2016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资料

零口初中2016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资料
王三合
2016年5月10日
512防灾减灾日简介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512防灾减灾日由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

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512防灾减灾日设立目的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中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
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016年防灾减灾日主题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
1、5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防灾减灾日”
2、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3、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应急逃生事项
火场逃生:
――保持镇定,判断火势,决定逃生方法
面对浓烟和烈火,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注意: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亦不可逆人流而行,以免被人群踩踏。

――从安全通道逃生
逃生准备:穿上质地较厚的衣物,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毯子等将头、身体裹好,再冲出去。

逃生过程:用湿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尽量降低身体重心(弯腰或匍匐前进),以减少烟雾吸入量,防止中毒。

――固守待援
退回屋内: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应退守到屋内,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

防烟火入侵: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住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

充分暴露:应尽量呆在阳台等易于被人发现的地方。

可呼喊、晃动鲜艳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

――阳台、窗口自救逃生
结绳自救:救援队员还没有到达,火势已很大时,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用窗帘、床单等结成绳子,拴在窗口、水管、暖气管等固定物上,用毛巾保护手心,顺绳滑下。

注意绳子打结一定要牢固。

跳楼:只有在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不跳楼即被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

发生火灾后逃生“四不可”:
1、不可乘坐电梯逃生。

因为此时可能发生断电,乘坐电梯可能会使自己困于电梯之中。

2、不可贪恋财物。

生命是最重要的,切不可因一时贪财葬送性命。

3、不可盲目跳楼。

即使已没有任何退路,若生命还未受到严重威胁,千万不可盲目跳楼,要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4、身上着火不可奔跑。

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大火势。

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踩踏事件现场逃生:
1、进入公共场所要先注意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以便发生事故后能及时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

2、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盲目奔跑。

3、遭遇拥挤的人流时,行走、站立要稳,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

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栏杆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7、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8、有人指挥疏导人群时,要听从疏导人员指挥,不要逆人群而行。

9、踩踏事件发生后,不要慌张,要尽快报警,等待救援,同时要抓紧时间开展自救和互救。

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地点:
学校、商场、地铁、体育场馆、影剧院、酒吧、歌舞厅、庙会、灯会、狭窄的街道、楼梯等。

注意:不要因为贪图小便宜、好奇心强,盲目加入挤、抢人群!
交通事故现场逃生:
1、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的主要方位不同司机一侧时,司机应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伸直,两脚踏实,身体后倾,保持平衡;碰撞的主要方位临近司机座位或者撞击力度较大时,司机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将两脚抬起,以免受到挤压。

2、汽车发生碰撞时,乘客应双手紧紧抓住前排座位或扶杆、把手,低下头,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手臂保护头部。

3、如果乘客被困车内,车门、窗无法打开时,可利用车上的破拆工具击碎玻璃或撬开车门开辟逃生通道。

4、发生翻车事故,只能跳车逃生时,应向车辆翻转相反方向跳跃,落地时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方向滚动或奔跑一段距离,避免遭受二次损伤。

地震逃生:
1、提高警觉,观察征兆。

地震发生前,动物会变得很警觉、紧张,或是出现异常行为。

2、如果你在室内,快速逃到屋外空地去。

逃到屋外后不要重返室内。

3、如果未来得及逃出,最好是以比家具还低的姿势趴在稳固的家具旁,或躲在屋中角落、支撑良好的门廊处或者跨度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注意保护好头部。

不要呆在阳台、屋檐、栏杆、楼梯井处,不可乘坐电梯。

4、如果你呆在户外,不要奔跑,趴在地面上,远离高大建筑物,不要往地下坑道走。

注意远离高压电线和玻璃门窗。

在山区,要尽量呆在山顶,以免被滑落土石埋没。

5、如果你在汽车内,尽可能迅速安全地把车停在较空旷的地方,注意避开破损的电线、路灯等,蹲伏于座位旁。

如果你在地下停车场或有物体坠落的地方,要立即下车,以较低的姿势躲在汽车旁边,或躲到更安全的地方。

6、万一被埋压,耐心等待救援。

为保存体力,不可大声呼救,可用石块等物敲击管道或其他物体,发出声音引导救援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