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业道德 第八章 教师道德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 第八章 教师道德范畴

(一)一般良心、个人良心与职业良心 个人良心就是个体基于其自身的道德生活在道德认知、情 感等方面的不同体悟而形成的带有个人具体特质的良心内容。 职业、年龄、性别等等都是形成个人良心的重要因素。 职业良心是主体对职业生活中道德义务、责任等等的认知 和情感上的自觉。教师在教育劳动中也会有对教育道德义务和 责任的认知和情感上的自觉。 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在教育生涯过程中形成的,它体现 为教师职业信念中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进行自我评价的能 力。教师职业良心是教师对学生和社会义务关系的认识。教师 要形成正确的职业良心,必须树立起正确的社会良心观。 教师通常是作为社会榜样的身份出现的,人们常把他们作 为社会优良品德的化身,期望他们体现出人类善的本性。因此, 在社会对教师提出更高职业道德要求的同时,必然涉及到教师 的职业良心这个道德范畴。
对个体教育良心
的形成作用更为
3
直接。
教育对象也会以
舆论的形式参与
2
教师良心的修养。
第二节教师的公正与幸福
一、教师的公正
(一)教师公正的含义 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角色上的对等。教师与学生之 间的关系还应有对学生的教养与要求的一面。为了这一点, 教师威信、威望的存在又是非常必要的。否认这一点就是 否认教师职业的特质。所以教育公正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教 师要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尊重与要求的统一。
(二)教师幸福的特点
精关集 无 神系体 限 性性性 性
(三)教师幸福的创造
把教育当成幸福的职业 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享受幸福 与学生一起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
本章结束 谢谢!
第一节 教师的义务与良心
一、教师的义务
(一)教师义务的含义 所谓教师的义务,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
学工作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 为。
教师的义务也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作为公民应承担的 义务,二是教师作为教育者应承担的义务。这两部分义务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教师作为公民应承担的一部分 义务体现在教师的特定义务之中,另一方面教师特定义务 中的一部分又是公民义务的具体化和职业化。还有一部分 内容是相互独立的。在此我们是针对教师特定义务而言 的。
案例
再如: 老师(清楚而平静地) : 大家住手。我想这不是解决总是的办法。谈话 之前,你们需要时间冷静一下吗? 学生甲: 我准备好了。 学生乙: 我也好了。 老师: 不动手的话,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学生甲:我不知道,我只想让他闭嘴,我讨厌他自以为是的样子,他总 指手画脚。 学生乙:嗨,我可没有指手画脚。 老师: 好了。你们是想停下来握手言和还是去校长办公室,自己选。 学生甲:言和,对不起,刚才我太冲动了。 学生乙:言和。我以后会控制自己,我没想到会这样。 老师: 很好,这样很好,让我们握手言和,重新回到学习中。 这位老师的处理方式显然更加公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较好地做到了: ①直接制止学生的力量冲突;②提供冷静的时间;③用“我们”的方式交流, 并相信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和途径。由 于教师机智、冷静地选择了多种教育方式中的较为恰当的一种,不仅很好地 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指导学生在矛盾中学习如何正确地与人合 作和沟通,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师的基本义务
依照《教师法》之规定,我国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
2
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
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
3
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二)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和意义 职业良心调控教师的行为。
教师的一系列专业精神,如“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 神”等,既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真实 写照。正因为教师具备这些专业精神,人们才把教师看成是有高 尚人格的群体。因此,教师的职业良心便成了调控教师行为的调 节器。应该说,教师的职业良心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自律”,是 存在于教师内心的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信念和要求。作为教师, 要时时处处用职业良心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
案例
案例中的教师,缺乏必须的教育智慧,未能根据实际的教 育情境及时做出公正有效的决策,更没能转化教育矛盾,达 到应有的教育效益。具体分析来看,学生不合作是因为他们 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合作是可选择的,而不是必须的。学 生没有将纪律和责任放在心上,教师只是依靠解释理由和提 出警告来劝说学生接受他的信息,而没有运用有效的行动或 结果支持这些信息。结果不仅不会制止错误行为,也不会教 给学生纪律、合作,或对权威的尊重。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人:

目录



要 点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教师的义务与良心


第二节 教师的公正与幸福


本章主要内容
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 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 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 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 公正、教师幸福等。这是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把人们对教师道德现象某些本质方面 的认识,用特殊概念确定下来,从而在一些重要的 侧面和关节上,指导和影响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 的道德行为,实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正 确认识教师道德范畴的特点、内容和作用,对于教 师认识教育职业劳动中的道德关系,调整教师的道 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一是平等地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2
二是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3
三是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4
四是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二)教师公正的必要性
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成
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5
1 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
公正
2
必要

43
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三)教师公正的特点 教育性
1
公正 特点
3
2
自觉性
实质性
案例
老师: 快住手,不然会有人受伤。(打斗停了一下,然后 又接着进行)
老师: 你们两个没听到吗?住手! 学生甲:老师,你让他闭嘴,他快让我疯了。 学生乙:那你呢? 老师: 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相处? 学生甲:他太烦了,总是让别人干这干那。 学生乙:根本不是。 老师: 好了。你们为什么不试着好地相处呢?打架对谁都 没好处。 学生甲:跟他?下辈子吧! 学生乙:哼! 老师(恼怒地): 你们想干什么随便,但就是不能在这儿打 架。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
4
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
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保护
5
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
任。作为教师自然更负有此项义务。
6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二、教师的良心
职业良心评判教师的行为。
教师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往往会在心里作一番自我评价,当 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学生的不利处境是因 自己的不良行为造成的,教师就会感到内疚和惭愧,受到良心的 谴责。正是这种良心的谴责完善着教师的道德素养。因此,人们 常常把良心形象地比喻为“内心道德法庭”。教师的职业良心成 为教师道德思想和道德情操的极其重要的精神支柱。
(三)教师良心的形成与修养
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提 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 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一个社会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 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 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 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
1
教师的同侪群体
二、教师的幸福
(一)教师幸福的意义 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 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 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 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 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 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 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教师的幸福,教师节学生送来 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教师的幸福,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 电话是教师的幸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