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1.1海南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主要图纸、图集、规范2.工程概况2.1工程总体情况2.2设计概况2.2.1建筑设计概况2.2.2.结构设计概况3.施工安排3.1项目组织机构图3.2总体施工安排根据工程的特点,深浅基交错施工,按施工先后时段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三个区,2#、3#楼划入为A区,1#、5#楼划入B区。
4#楼为C区,各区段单独流水施工。
3.3主要防水方法概述3.3.1本工程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1.2mm+1.2mm三元乙丙橡胶防水。
3.3.2本工程后浇带部位采用膨胀止水条,外墙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
3.3.3防水粘贴于迎水面。
外墙在底板上皮300mm以下部分采用反贴法,以上为正贴法施工。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明确各部位的施工节点做法,及时对现场中防水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认真选择合格材料及分包分供方并对材料及分包单位进行质量考察,保证材料和施工的优良。
4.1.2柔性防水材料使用双层高分子防水卷材,卷材生产厂家必须提供产品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材料进场后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外观抽检和防水卷材见证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才可使用。
4.1.3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各外包防水施工队必须具有《建筑企业资质证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施工人员必须具有上岗证。
人员进场后,由总包单位牵头,组织相关人员会同监理、技术、质检人员等进行交底。
4.1.4防水分包单位在所施工的第一个基坑时,由总包技术质量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杜绝在其它楼施工时重复出现相同问题。
4.2施工准备4.2.1基层表面应坚实具有一定的强度,清洁干净,表面无浮土、砂粒等污物,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松动,要求抹平压光,对于残留的砂浆块或突起物应以铲刀削平。
4.2.2垫层做好后,地下水位应降至混凝土垫层以下500mm,找平层上应无渗水现象。
若出现渗水现象,要加大基坑周围降水井的抽水频率。
4.2.3防水材料的垂直运输采用人工的搬运。
4.2.4工具准备:小平铲(清理基层)、扫帚(清理基层)、盒尺(度量尺寸)、剪刀(剪裁卷材)、线盒(弹标准线)、粉笔(作标记)、油漆刷(涂刷胶粘剂)、滚刷(涂刷胶粘剂)、手压辊(压实卷材及接缝)、铁桶(装胶粘剂)、嵌缝枪(嵌填密封膏)、带凹槽的刮板(修正外密封膏)5.地下防水施工方法5.1地下防水施工顺序基础垫层施工→砌筑永久性保护墙→立墙抹灰→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粘贴细部附加层卷材(满粘)→铺贴大面卷材→涂刷搭接胶粘剂→搭接缝辊压粘牢→挤涂外密封膏→外密封膏定型→浇筑压毡混凝土→沿立墙用两皮砖砌筑临时保护墙→底板钢筋绑扎→浇注底板混凝土→地下结构施工→底板后浇带处防水处理→外墙防水卷材施工→立墙防水卷材外保护层施工→肥槽回填5.2防水找平层施工5.2.1垫层砼在浇筑时按照防水找平层标准施工,随打随抹。
地下室外墙采用清水砼标准,只需对模板接缝、阴阳角等局部进行抹灰修理。
5.2.2永久保护墙墙面进行抹灰后,墙面要保证平整、干净,无尖锐突起。
5.2.3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进行压光,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
垫层只有待强度上来后方可上人、卸物。
5.2.4防水正式施工前派专人清理基层,确保无浮尘、水泥砂浆浮渣等。
对阴阳角各节点部位清除干净,保持基层表面光滑、平整干净。
5.3防水保护层施工5.3.1垫层上砌筑800mm高永久防水保护墙,防水卷材卷过后再干铺两皮砖,以保护防水。
240mm永久性保护墙内皮距结构外边线50mm(防水层施工尺寸)。
砖墙采用1:3水泥砂浆砌筑。
5.3.2基础底板防水保护采用C15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
5.3.3永久性保护墙上的防水保护墙采用50mm厚聚苯板,聚苯板与防水层之间采用点粘。
5.4三元乙丙防水层的铺贴5.4.1基层处理:1)垫层应抹平压光,表面应坚实并充分干燥,不得有凹凸、松动、鼓包、起皮、裂缝、麻面等现象,用2米直尺检查基层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5mm。
2)地下室底板找平层与立墙、集水坑、电梯井等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应做成半径为20mm 的圆弧或45°圆角。
3)在铺设卷材防水层之前,应清除基层上灰尘、油脂等杂物,基层表面必须干净。
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铺贴卷材。
5.4.2卷材在铺贴之前,先在合格的基层上放线,按线将卷材裁剪合适后,将卷材从紧卷状态下展开,使其从拉伸状态自由收缩,消除卷材在生产卷曲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避免以后卷材收缩造成不良后果。
集水坑边沿部位采用点粘法,将胶粘剂均匀的涂刷在基层及卷材上,再将卷材点粘在基层上。
5.4.3卷材为双层防水构造,单层厚度为1.2mm;卷材第一层的铺设方法采用空铺法,第二层的铺设方法采用满粘法。
5.4.4先把三元乙丙卷材展开放置在符合要求的基层上自然松弛30分钟左右,对准基准线铺设卷材,平面防水卷材铺贴沿楼的短向铺贴,与立墙交接处应先铺平面,再铺立面。
接缝应在平面上,接缝应离开阴阳角至少600mm。
墙体防水层铺贴顺序自下而上,即按照自然水流方向,卷材为上层接头压下层接头。
5.4.5卷材与卷材的连接采用搭接方式。
其搭接宽度为:长、短边均为100mm。
上下层相邻卷材长边搭接错开1/2,短边搭接错开1/3,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5.4.6第一层卷材防水的铺设:相邻卷材搭接定位后,将搭接区清理干净,均匀涂刷搭接胶粘剂,用手一边压合一边排除空气,使搭接部位粘合,不要拉伸卷材或使卷材出现皱折;随后立即用手持钢压辊以正向压力向接缝外边缘辊压,保证粘结牢固,滚压方向应与接缝方向相垂直。
涂刷搭接胶粘剂后,用布将接缝清理干净,以接缝为中心线挤涂外密封膏,然后用带有凹槽的专用刮板沿接缝中心线以45º角刮涂压实外密封膏,使之定型(见下图)。
外密封膏应在搭接缝完成2小时后挤涂,并应于当日完成。
当第一层防水铺贴后,需经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第二层防水卷材的铺贴。
5.4.7第二层铺设防水层采用满粘法,将卷材展开并定位;把卷材折回一半,使卷材底面暴露一半;折回的卷材应平滑、无皱折;搅匀胶粘剂并用绒毛滚刷或毛刷把胶均匀涂布在第一层和第二层卷材上,不要结球,并保证使基层和卷材两个表面都达到100%涂布,但不要在卷材搭接区涂刷基层胶粘剂;基层胶粘剂干燥至但指触不粘(不可过干)时,即开始铺贴卷材;操作时应将卷材沿长方向已涂胶一侧向外对折,对准基准线将涂过胶并干燥的一半卷材滚铺进涂过胶的第一层卷材上。
铺贴时不能拉伸卷材,并避免出现皱折等缺陷;每铺完一幅卷材后,立即在卷材表面用力滚压,以保证卷材与第一层粘结牢固;折回卷材未粘结的一半,按照上述工艺完成整幅卷材的铺贴。
铺贴立面防水卷材时,其接槎作法应是上层盖过下层,覆盖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0mm。
5.4.8第二层防水卷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防水保护层的施工。
浇筑保护层混凝土使用泵管,泵管架子立杆严禁直接立于防水层上,应在立杆下铺垫木板等隔离物。
5.5防水附加层施工:5.5.1防水附加层采用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5.5.2附加层的位置:后浇带、施工缝、阴阳角。
5.5.3两个结构面组成的阴阳角需做附加层,附加层宽为500㎜,交角每边各250mm,粘贴牢固;后浇带除转角处铺一层附加层外,整个后浇带再空铺一层防水层。
5.6节点处理措施5.6.1底板反贴防水层的做法5.6.1.1两层防水卷材在立墙上端分别预留0.5m长的卷材,用于以后的地下室外墙防水接头。
将防水卷材预留接头反折平铺于永久性保护墙上,再干铺两皮砖(砖顶面及侧面抹砂浆),压住防水预留接头,以保护防水预留接头。
5.6.1.2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时,将卷材上的砖去掉,将防水卷材清理干净,然后将卷材满粘到地下室的外墙面上。
基础底板防水保护墙砌筑详图节点5.6.2后浇带位置防水做法5.6.2.1底板防水层在后浇带位置做加强层,防水卷材施工完成后,在后浇带位置放置加工好的模板(见下图),在浇筑防水保护层时将后浇带位置打平。
基础底板后浇带均在底板中间位置留置凹槽,在后浇带浇筑前将木条钉在侧模板上,在浇筑基础底板完成后将木条剔除,再将遇水膨胀止水条钉在凹槽内(详图参见模板方案)。
后浇带浇筑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剔毛、湿润,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在施工缝增加一道防水卷材。
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5.6.2.2外墙后浇带防水处理如下图所示:(外墙后浇带膨胀橡胶止水条做法同基础底板)外墙后浇带防水节点5.6.3基础外墙防水层至地面处节点收头做法按建筑图集88J6-1—280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拟采用如下方法进行防水处理:在结构外墙外皮内预留高500mm,宽10mm的凹槽,将防水端头塞入预留槽内粘严,用密封材料将接缝封闭,保证与结构墙面粘结牢固严密,最后用20厚1:2改性防水砂浆填塞抹平。
做法详见下图:结构施工前边槽防水做法5.6.4承台、地梁防水做法详见下图回填砂(500)细石混凝土防水压毡层(50)地梁防水做法)))承台防水做法5.6.5桩顶防水做法详见下图桩顶防水做法详图注:防水在桩立面的收头做法为:两层卷材在桩立面收头后,在外侧用玻璃丝网格布缠裹一道,最后在网格布上涂刷涂膜防水,防水厚度不小于1mm。
(上图节点做法)5.6.6外墙穿墙套管做法所有出墙管采用刚性穿墙防水套管做法。
所有出墙管在作外墙防水套管时要做好标高、位置的审核,保证位置正确,在所有套管位置,防水层均要按防水做法要求加做附加层,要保证防水层与固定套管的连接(粘结)牢固。
施工方法为:打磨出墙管表面以除去锈斑等影响粘结的杂物,在卷材表面涂刷搭接胶,晾干后粘贴在管道上,最后用外密封膏密封。
6.质量要求6.1材料要求6.1.1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6.1.2外观要求:成卷卷材宜卷紧、卷齐,卷筒两端厚度差不得超过5mm,端面里进外出不得超过10mm。
断裂、切断、皱折、孔洞等均不得出现;6.2基本项目6.2.1防水层应牢固,平正、洁净、无起砂、起皮、空鼓、尖凸、凹陷和松动等现象。
6.2.2卷材防水层粘贴和搭接、封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并应粘贴牢固、无损伤、无滑移、无翘边、无褶折等缺陷,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6.2.3搭接胶粘剂应涂刷均匀,卷材下面的空气要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空鼓。
6.2.4涂刷搭接胶粘剂后,外密封膏应在搭接缝完成2小时后挤涂,并应于当日完成。
6.2.5卷材搭接宽度应正确,接缝应严密。
卷材搭接区应粘结牢固,内、外密封膏膏条必须连续、不能间断。
6.2.6铺贴的卷材要平整顺直,注意搭接尺寸要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6.3保证项目6.3.1防水卷材及系统配套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及本工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