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龙头企业现状分析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好形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发展和培育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效益农业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统计,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有372家,比20xx年销售收入61.05亿元,税利4.15亿元,同比增长35.4%和72.2%。
2、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范围拓宽,产业链延长。
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范围也由原来的单纯加工型向农业产前的种子种苗和产后的市场流通延伸。
特别是在近年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中,涌现了一批种子种苗龙头企业,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效益农业具有十分明显的带动作用。
据统计,目前我市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力的特种水产、花木、畜禽等种子种苗龙头企业21家。
湖州源泉水产有限公司在原有基础上投入2180万元,建成了南太湖水产高新技术园区种苗基地,去年繁育罗氏沼虾苗 6.28亿尾,创产值1406万元;湖州景宝集团从去年开始与省谈水研究所合作,
投入1800万元建立特种水产苗种繁育基地,今年繁育罗氏沼虾苗4亿尾,南美白对虾苗2亿尾,经济效益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在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方面,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力求在淡水鱼、青梅等加工率较低的主导产品上抓重点突破,目前,全市有青梅加工企业4家,特别是菱湖区去年引进台资,兴办了年加工淡水产品6000吨的湖州天旺食品有限公司,填补了我市淡水鱼深加工的空白。
市区
德清县
长兴县
安吉县
城区
菱湖区
南浔区
开发区
产值比
48.0
7.3
35.7
102.3
29.4
213.7
11.8
107.5
目前三区和开发区(合计为市区)共有131家农业龙头企业占全市的35.2%,但大多规模较小,年销售收入仅占全市25.4%。
在
全市12家市级以上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中,市区只有3家。
在产业之间,淡水鱼、蔬菜、肉类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
在全市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从事上述产业的只有1家。
市区是淡水产品和重点产区,如果能解决淡水产品的深加工问题,改变一直以来水产品以鲜食为主的状况,农民年终的卖鱼难题将迎刃而解,渔农收入也将会明显提高。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与效益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凡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和产业,效益农业的发展速度就快,水平较高,反之就相对较差。
总之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中加工企业数量不少,但极大多数加工能力比较低,因此农产品加工率提高不快,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率不到3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则达到70%-90%。
除了竹木和蚕茧等产品外,其它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的加工率还很低。
如我市的淡水鱼是全国三淡水鱼基地之一,但淡水鱼的加工仅刚刚破题;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左右,但以当地蔬菜为原料的蔬菜加工企业几乎空白,畜禽加
工也仅东立实业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加工能力十分有限。
由于食[4] 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加工率不高,因此以食品
为主的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很大,一调就多、一多就贱,影响了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对策、建议。
1、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我市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
突出问题。
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要放在增加龙头企业的技改投入和精深加工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始终把
企业技术改造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快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设备和工艺,改造我市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今年
市里计划对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营养保健油等六个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列入全市结构调整重点技改项目,计
划技改投入 2.04亿元。
同时市政府将重点扶持企业开发新
技术、新产品,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的,在市
企业创新资金中给予资金补助。
鼓励农业龙
头企业与此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实
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利用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快农业
龙头加工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2、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
进一步建立
和完善龙头企业同农民的联结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
一是要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
共兴衰”的经营指导思想,直接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
由企业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由农民按企
业要求组织生产,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真正建立起企业与
农民的紧密联结机制,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原料来源,确保
基地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二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专
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
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是提高农民组
织化程度的主要途径。
它由农民自发组织,代表农民与龙头
及农产品交易的另一方进行谈判。
一方面可以减少农业龙头
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民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磨擦和
矛盾,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和保护农民的利益。
针对
当前我市多数中介组织名不符实的状况,要加强引导,规范
管理、完善运作,不断增强中介组织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
特别要引导协会内部通过统一
品牌、联合营销、联户担保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和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是积极组建行业协会。
入世后,农产
品加工面临的是更加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单个企业在国际
市场上将势单力薄。
要适时把同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起来,建立行业协会,实现行业自律,防止企业间竞相压级压价、自相残杀,要通过行业内部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价格,
一致对外,实现行业的自我保护,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
3、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龙
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农产品加工
品的质量优劣,成本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原料的品质。
农产品质量是加工品质量的基础。
为此我市要继续调整
和优化农业结构,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产品
科技含量,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
要充分发挥现有粮油、畜禽、瓜菜、特种水产等六大种子种苗中心和三大科技示范
园区的作用,积极引导新品种新技术来改造我市传统农产品、传统产业,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不断优化
农业产业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
在抓好种子种苗工
程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把抓好农产
品卫生安全质量作为入世后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破壁垒、跨门槛”的突破口来抓。
从我市的现状来看,我市在农产品
安全的品牌工作起步较晚,全省已制定各类农业标准和规范1100多个,农产品注册商标7500个,而我市只有70多个和220xx年以来,市商检局在农产品出口检验中发现有8批农产品卫生安全质量达不到标准,涉及金额11.7万美元。
去年
8月底,抽检了40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其中有8批农残超标,合格率仅为80%。
今年以来,周边省市猪肉、韭菜被上海市场拒之门外,我省海虾仁和西兰花出口受阻等消息不
断传来,更为我市农业多一分“忧中之忧”。
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提高我市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要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