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一一、判断1、为人处世是指处理人际交往的思想、态度、原则、方法和技巧。
()2、社交能力主要是指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能力。
()3、专业能力是职业竞争力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4、守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5、办公室环境布置的格调应当以温馨为主。
()6、军人在与他人握手时不必脱去军帽。
()7、接到宴会邀请,应当及时回复是否参加。
()8、专业能力决定职业发展的起点。
()9、介绍的原则是尊重有优先获得对方信息的权利。
()10、与上司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将有利于工作的展开。
()11、与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有利于上下级关系的健康发展。
()12、与客人一起搭乘电梯时,应为客人按键,并请其先进出电梯()13、穿西服在正式庄重场合必须打领带()14、眉毛的表情中,挑眉多表示询问。
()15、凝视多用于表示专注、恭敬。
()16、发送请柬只能直接递送。
()17、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
()18、介绍的标准化顺序就是地位低的人先做介绍。
()19、交谈时,注视对方脸蛋适用于公务活动中。
()20、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
()21、取得职业成就的关键在于专业技能,与人际关系状况无关。
()22、领导关系在职场中是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
()23、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人们工作相互独立,完成自己工作是首要的,相互配合是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
()24、看望长辈送水仙花,祝愿吉祥如意。
()25、成功的社交取决于社交技巧,与一个人的品质无关。
()26、信守承诺也就是讲信用,是忠诚的外在表现。
()27、一个人社交能力只与其社交技巧有关而与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无关。
()28、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人不会“不要以貌取人”,所以社交中仪表无关紧要。
()29、当你认为上司在工作中失误时,应当及时、直接地给上司指出。
()30、为了表示对领导的尊重,无论在什么场合遇到领导,都应当主动和其握手。
()31、女士在与他人握手时可不必脱去帽子和手套()32、电梯内可以抽烟,但不能乱丢垃圾()33、与客人一起搭乘电梯时,应为客人按键,并请其先进出电梯()34、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主先客后;身份高者先,身份低者后"。
()35、下巴的表情中,耷拉下巴多表示困乏。
()36、办公室中的“小圈子”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只有消极的意义()37、在职场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为职业发展服务的。
()38、用餐时,中途需要离开,应将餐巾放于餐桌上()39、为客人泡茶时,应将水注满水杯,以示尊重。
()40、台湾人忌送手巾。
()二、选择1.对着装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着装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B.着装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C.着装完全是个人行为,没有必要考虑别人的感受D.着装是否讲究与企业形象有关2.东西方通用的见面礼节是()A.作揖礼B拥抱礼C.亲吻礼D.握手礼3.接电话时最恰当的应答方式是()A.“你好,盛仑贸易公司”B.“你好,请问你找谁?”C.“喂,你是谁?”D.“请问您找哪一位?”4.在自我介绍中以下可以不介绍的要素有()A.姓名B.单位C.职务D.爱好5.社交能力是职业发展中的()A.可有可无的能力B.唯一能力C.重要的能力D.次要能力6.下面表述错误的是()A.戒指一般只戴在左手,而且最好仅带一枚,至多两枚。
B.手镯可以戴一对,也可以戴一只。
C.戒指、项链、耳环是不同的饰品。
因此,可以选择不同质地和颜色的饰品来佩戴。
D.饰品佩戴要与服装的款式协调。
7. 对谦称礼仪表述正确的是()。
A.谦称是抑己,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B.谦称是抑己,表示对他人的藐视。
C.谦称是抑己,表示对自己的不自信。
D.谦称是抑己,表示一种虚伪的行为。
8.应邀参加宴会时,符合礼仪的抵达时间是()A.至少提前20分钟抵达,以示对主人的尊敬B.只要提前抵达就行C.在约定的时间,以不误差5分钟为宜D.迟一点去比较好9.在邀请方式中最正规的是()A.书面邀请B.口头邀请C.电话邀请D.请他人代为邀请10.在面试过程中,关于手机的问题处理正确的是()A. 无所谓何种状态B. 开机响铃状态C. 保持通畅,但要调成震动或者静音状态D.将话机的铃声调到很小社交礼仪复习二一、简答1、什么是着装的TPO原则?2、并称为世界四大绅士运动是哪些?共同特征是什么?3、穿西装应当注意哪些事项?4、进入职场应当注意哪五项修炼?5、打电话基本礼仪有哪些?6、简述社交能力与专业能力之关系7、简述社交与品质之间的关系8、名片有哪些作用?9、在职场中,“同级”同事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10、为什么一些公司都把是否具有责任心作为衡量一位员工优劣的标准?二、论述1.谈谈你选修这门课程的理由并谈谈学习体会。
2.谈谈你对卡耐基“一个成功的因素,归纳起来15%得益于他的专业知识,85%得益于良好的社交能力。
”的理解。
要求:(1)能够根据所学的社交礼仪理论来分析(2)条理清晰,主题明确。
3. 讲究办公室礼仪对提高个人职业素养有何意义?三、案例分析1.某房地产公司为庆祝本公司成立5周年,举办大型庆祝宴会,特邀请其他公司和众多客户出席,请柬在举行宴会前三天发出,宴会当日,许多重要的客户因日程安排原因,无法出席,客人入席后,公司总经理向某客户斟酒,他走到客人的左侧拿起客人的酒杯,为客人斟了满满一杯酒。
宴会快告结束时,公司总经理才站起来,发表了一番正式演讲,感谢宾客的光临。
试问,该公司举办的大型庆祝宴会有哪些工作未能做好或不合社交礼仪惯例?2. 一个护士的故事有位护士刚从学校毕业,在一家医院做实习生,在一个月内,如果能让院方满意,她就可以获得这份工作,否则,就得离开。
一天,一位因车祸而生命垂危的病人需要手术,这位实习护士被安排作外科手术专家、院长亨利教授的助手。
当手术将完,患者伤口即将缝合时,这位护士突然严肃地对院长说:“亨利教授,我们用了12块纱布,可是您只取出了11块。
”院长不屑一顾地回答说:“我已经全部取出了,不要多说,立即缝合。
”“不。
”这位护士高声抗议道,“我们确实用了12块纱布。
”院长对此不加理睬,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
”这位实习护士听到后,几乎大叫起来:“你是医生,你不能这样做!”直到这时,院长冷漠的脸上才浮出一丝微笑。
他举起手心里握着的第12块纱布,高声宣布道:“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
”不用说,这位实习护士理所当然地获得了这份工作。
案例思考:(1)这个案例中,哪些情节反映这位护士工作十分认真负责,院长高声宣布道:“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
”说明了什么?这位护士的精神对我们职业发展有何作用。
3.广州某星级酒店举办原材料采购鉴定会,某冷冻食品公司一名推销人员到场推销肉类,他衣冠不整,给人灰头土脸之感,手还不停地在4个口袋中乱摸,好不容易才掏出几张介绍肉类产品质量的检验指数证书,与酒店代表交谈时,更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没到场多久,就成为鉴定会上不受欢迎的人。
结合案例,说明做一个懂礼仪的人应该在穿着打扮、说话和交谈中注意哪些问题。
4.在一外贸公司的一堂英语口语课培训中,女职员王荣引起了外籍教师罗斯小姐的注意。
原来,王荣趁老师在为其他职员答疑之际,便忙里偷闲,掏出自己的化妆盒,对着小镜子悠然自得拔着眉毛,之后涂起了口红。
下课了,王荣被老师请到了休息室。
罗斯小姐心平气和地对王荣说:“你是一个非常爱美的女孩,我很欣赏。
但是,刚才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你在拔着眉毛并涂起了口红。
作为老师和朋友,我想告诉你,如果我是你的话,我是不会在公众的关注之下进行化妆的。
”王荣羞愧之余感到迷惑不解,上课化妆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是不对,但为什么老师提到公众的关注问题呢?于是她斗胆向老师讨教:“罗斯小姐,您认为那样做有什么不好呢?”对方认认真真地回答说:“并不是我个人认为那么做不好,而是因为那样做在国际上普遍被看作是在卖弄风骚,不尊重人。
在国外,只有风尘女子才会那么做,而良家妇女绝对不会如此这般。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罗斯小姐的循循善诱,让王荣乍舌不已,既不会意思,又大有收获。
试分析:(1)化妆是个人私事吗?为什么?(2)化妆有哪些礼仪要求?请分析。
5.部门经理错在哪里?某企业总经理对负责接待的部门经理说:“这批客人对企业很重要,你要好好招待。
”部门经理想,既然是非常重要的客人,就用2000多元安排客人在酒店里大吃大喝。
总经理得知后把该经理批评了一番。
第二次来客人,总经理又对该部门经理说:“这次的客人很重要,马上安排,好好招待。
”这次该部门经理吸取了上次浪费的教训,只用了200元钱请客人吃饭,不料,此次接待的客人是企业最重要的客户,于是该经理又被总经理骂得狗血淋头。
案例思考(1)这位经理为什么总受到总经理的批评?(6分)(2)这位经理应当如何与总经理沟通,妥善安排好接待工作?遭遇事无巨细喜欢沟通的下属,经理人需要耐心纠正。
“我觉得无法忍受了。
”林宁手下有位很能干的下属,进公司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上千万的销售业绩,这在林宁所从事的管线阀门销售行业内几乎算是奇迹,林宁为招得这样一名部下感到欣慰。
但同时让林宁反感的是,他的这名部下过于喜欢沟通,无论大事小情总要找与林宁商讨,而且不分时间场合,只要林宁出现,就会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
“他是那种有上进心的员工,与我沟通的目的无非是想套近乎,以以期得到提拔。
”林宁感到很无奈,“现在这种沟通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占用我大量的时间,已经严重影响到我正常的工作了,但他是公司的骨干,我又不希望因此而打消他的积极性。
”案例思考:(1)在这个案例中,是上司林宁存在问题,还是下属存在问题。
(7分)(2)作为上司林宁应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6.李海的经历毕业于名校、能力出众的李海刚到单位工作时,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不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还处处帮助同事。
一开始,同事们还很喜欢他的,可后来他发现同事们个个都疏远他。
部门主管也时常刁难他,这让他一头雾水。
后来听到同事在背后的“议论”才发现,自己在他们眼里“锋芒毕露、争强好胜,看似帮助同事,实则在为自己的功劳簿上添功”。
同事小陈说:“他这个人虽然没有害人之心,但太过于表现自己了,总把别人看成自己的竞争对手,而想方设法压倒别人,特别是有领导在场的时候他更这样。
那次,我的电脑遇到了一个小问题,我叫钱姐帮忙,当钱姐正在帮我做事的时候,李海却跑过来抢了钱姐手里的工具修起了电脑,还说‘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你真笨’。
虽然电脑修好了,但我心里一点也不舒服。
人家又没叫你来帮忙。
”李海听了此话,心里一凉:我在他们眼里怎么就成了这种人呢!案例思考:(1)李海错在哪里?(2)从李海的经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