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品质检验参考答案判卷标准:一、一般文字语法错误而不影响其技术内容表述的,一般不予以扣分。
二、在仪器名称、操作动作称谓与描述上未使用标准名称和专业术语描述的,一处扣分一般在本小题得分的1/10以内,重复出现不扣分。
三、在操作技能描述上,动作次序不规范但不影响操作技术实质的不扣分。
四、表述次序与技术规范次序不一致,又影响测定结果的按操作错误扣分。
五、表述内容多于试题要求,一般不扣分;但与前面表述有冲突的视情况扣减。
一、基础简述(10分其中每小题2分)1.粮油检验岗位技术分类。
粮油检验的岗位技术的分类有:粮油感官检验技术、粮油物理检验技术、粮油化学检验技术、粮油种子检验技术、粮油检疫等总称为品质检验技术。
2.粮油技术国家标准构成。
粮油技术国家标准从技术内容上分成品质标准和方法标准;从持行性质上分成强质标准和推荐标准。
3.粮油样品及其样品形式。
粮油样品是指代表一批粮食全部组成及品质的一小部分粮食或油品,具体由原始样品、平均样品、保留样品、试验样品构成;其试样又分成定量试样和不定量试样4.分样的方法与过程特征。
分样的方法有:试分法、分扬器法、油脂的震摇法等;其过程特征是数量减少又不使其失去代表性。
5.GB5490—1985中对化学检验用水、试剂、仪器、结果、安全的技术要求。
用水均为蒸溜水;除基本物质和特别注明纯度要求的之外,均为化学纯试剂;仪器是指定型产品或符合误差要求的未定型产品;有有毒、有害气体产生时,应有通风设备或洗滤装置。
二、技能判断(正确划√,错误划×;本题10分其中每小题判断正确得1分,不判不得分,判断错误扣减1分,扣减至本题0分止)1.扦样器插入麻袋时,槽口应向下同时向左旋转180°。
( ×) 2.在稻谷检验中如有糙米呈绿色,按标准应是活青米。
( ×) 3.在油脂酸价滴定操作中,捏挤胶头的手应是右手。
( √) 4.测定小麦容重时,称重前要拣出试样中的全部杂质。
( ×) 5.鉴定小麦粒质的软硬时,刀片应纵向将小麦颗粒切开。
( ×) 6.JSG筛层使用时排列的次序是:下面是绝对筛层,上面是辅助筛层。
( √)7.油脂加热到280°颜色变深,但不变黑,这也是合格的品质特征。
( √8.国家标准中的花生果,是指去壳后的花生,也叫花生仁。
( ×)9.测灰分时,碳化好的试样一般说应完全变黑而且无烟。
( √)10.粮食灰分测定,干锅进入高温电炉时,要在炉门口稍停一会。
( √)三、门检岗位技能描述(10分其中每小题2.5分)1.原始样品扦取的技术规范及技术操作过程概括。
按装具、储粮形态、品种选择扦样用具;按总包数确定扦样包数;按垛高、粮层厚度、粮仓直径确定扦样部位;按检验性质确定扦取的原始样品的数量;按具体的操作规范进行扦取。
2.原粮杂质检验所用仪器及操作过程。
分样板、分样器、谷物透视器、1/10天平、JSG电动筛选器、分析盘、拣杂盘、捏子等。
过程是:对样品进行充分的分样,分样后按品种称取大型样品,在大型样品中拣出大型杂质及绝对筛下物,计算出大样杂质百分率,再从中分取小样,拣出其全部杂质,得出小样杂质百分率,代入标准公式得出杂质总量。
3.袋具不一致时,怎样扦取样品。
一般说受检的粮食,袋具应一致,不一致时视装具的量不同按比例扦取样品。
4.特大粒粮食怎样扦取样品。
包装粮采用倒包法扦取样品,散集粮采用扒堆法。
四、原粮检验岗位技能描述(10分其中每小题2.5分)1.在稻谷粗糙率检验中,从W1中首先要拣出什么,怎么处理。
要拣出有霉变、发芽特征的稻谷颗粒单独剥壳,如确认发芽或霉变,归入W2按不完善糙米归属。
2.原粮杂质检验手动筛理时,手动法的操作过程。
将JSG选筛依次摞放,试样置于上部的筛层上,盖好筛盖,套好筛底,在光滑无缝的平面上,按正、逆时钟方向各筛理1 min,速度为110—120(次)/min,范围大于选筛直径8—10cm,绝对筛下物与筛上物中的杂质合并称重。
3.纯粮率检验中的不完善粒检验方法。
将检验完小样杂质的试样置入分析盘上,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不完善粒,按规程称重,代入公式计算;不完善粒(%)=(100—M)×W1/W 检验结果取小数后第一位。
4.粮食的不完善粒都有哪些?指出其品质特征。
粮食的不完善粒有:未熟粒、霉变粒、发芽粒、虫蚀粒、烤焦粒、冻伤粒、涨大粒、病灾粒等。
其特征是:①不完善处伤及胚或胚乳②有食用价值③本品种—第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五、成品粮岗位技能描述(10分其中每小题2.5分)1.小麦粉粗细度检验的主要仪器选择及操作过程。
小麦粉电动验粉筛、GBCQ、CB筛绢,其规格一般用CB442、CB36、CB30、CQ20依次摞放在筛选器上,将试样50g置于上层筛绢上,并方入五个橡胶球,将筛盖旋紧、固定,开启开关,筛理10min后,将各层留存物称重。
2.大米杂质检验的主要仪器选择及操作过程。
JSG型电动筛选器、JSG1.0mm筛层、1/10天平、拣杂盘等。
从平均样品中称取试样200g,在电动筛选器上筛选,将1.0mm的通过物及筛上物按性质归类、称重、计数,得出糠粉%、矿物质%、其它杂质%、带壳稗粒、带壳稻谷粒、杂质总量%代入公式A+B+C…得出杂质总量及N/M颗粒含量。
3.小麦粉面筋测定标准方法及操作技术。
标准方法为:清水手洗法。
操作技术:按面粉级别称取试样,和成面团置于1.0mm筛层上在水中静止20 min,轻轻揉洗至洗液遇碘不变蓝为止。
然后取出在脱水机中脱水2 min,称重、计算。
4.粗蛋白质测定的主要仪器、试剂及主要步骤。
主要仪器有:凯氏微量定蛋器、凯氏瓶、蒸汽发生器、外用电炉、微量滴定管、移液管、溶量瓶、洗器瓶、量筒、吸耳球等。
试剂:浓硫酸、过氧化氢、水混合液、混合催化剂、CuSO4·5H2O、硫酸钾、硒粉、氢氧化钠溶液、硼酸溶液、盐酸溶液、混合指示剂。
主要步骤:消化、蒸馏、吸收、滴定。
六、油脂检验岗位技能描述(10分其中每小题2.5分)1.280℃加热实验的操作方法与现象判断。
操作方法:用烧杯盛取油脂在电热板上缓缓加热,15 min之内达到280℃,观察其油色,油色不变无析出物具有一级油脂特征;油色变深不变黑,有微量析出物为二级油脂特征;合格的油脂均不得有刺激气味产生,否则为不合格油脂。
2.油脂的含皂量测定的主要仪器及操作步骤。
桓温水浴锅、外用电炉、微量滴定管、量筒、烧杯、锥型瓶、分析天平0.0001g、天平:感量为0.01g。
操作步骤:①称取混均的试样10g,注入干燥的锥型瓶中,加入乙醇10ml、石油醚60ml。
②缓缓加入80℃的蒸馏水80ml振摇成乳状。
③滴入3滴甲基红指示剂。
④用0.02M硫酸溶液滴定至分层下的溶液显微红色为止。
3.油脂水分测定基准法的主要仪器及压力控制范围。
分析天平0.001g、真空电烘箱±1℃、干燥器、减压装置、称量皿。
烘干中压力保持在12.0 kPa—13.3 kPa之间,即90—100 mmHg之间。
4.油脂气味、滋味鉴定方法。
取少量油脂试样注入烧杯中加温至50℃,用玻璃棒搅拌同时嗅其气味、用舌尖尝辩其滋味无异味为合格,不合格的应注明异味性质。
七、结果计算技能(6分其中每小题3分)1.测定一份高水分粮玉米的水分,在风干、烘干的测定操作过程中,试样的重量分别是A、B、C、D,其关系是A>B、B>C、C>D,指出这四个重量的试样状态,求出其水分的计算公式。
A—整粒试样风干前重量B—整粒试样风干后重量C—粉碎后试样烘前重量D—粉碎后试样烘后重量A×C-B×DA×C2.测定一份花生果的水分,该花生果含壳率为K%,出仁总量百分率为Z%,出仁率为L%,壳含水为N%,仁含水为R%,求出这份花生果的水分计算公式。
水分(%)=K%×N%+Z%×R%八、疑难技术现象处理(实际案例) (14分其中1、2每小题4分,3、4每小题3分)1.甲乙两人同时向某粮库卖玉米,二者的水分、杂质均超过国家标准,其它品质相同,甲被减价扣量,对乙未做任何处理,可能吗?为什么?这种情况是可能的。
其原因是:甲乙虽然水分、杂质均超过国家标准,但甲已经超过了减价扣量的规定数值,即杂质0.5%、水分1%,而乙却没超过标准的杂质0.5%和水分1%,所以未予减价和扣量,正常入库。
2.甲乙两化验员同时对一份玉米进行杂质检验,甲仅用3.0mm的JSG筛层,乙在用3.0mm 的JSG筛层的同时,又用了其它筛层,二者检验的结果能一样吗?为什么?哪个是正确的?甲乙检验结果不会一样。
因为:甲未按技术规程要求辅助筛层,仅用了绝对筛层,导致绝对筛层上的筛理物与乙比变大,使筛理效率相对变低,杂质检验结果也随之变低。
乙是正确的。
事实上,就其结果的数值而言相差并不多。
3.油脂酸价测定中,随着滴定的进行试液发生浑浊,为什么?有必要消除吗?怎样消除?在技术上怎样才能控制此现象的出现?因滴定中带进水分导致试样水解而发生试液浑浊。
有必要消除,不消除影响等当点的观察与判断。
适当加入乙醇即可消除浑浊。
保持乙醇与试液的比例在1/4以上时即可控制此类现象出现。
4.粗脂肪测定中,控制滴速和回留次数要进行哪些操作。
①调解进入冷凝管的冷凝水的流量②调解水浴的水温。
③改变索氏抽提器底瓶在水浴中的深度。
—第3页(共6页)——第4页(共6页)—水分(%)= ×100九、技术障碍排除(10分其中每小题2.5分)1.在除糙率测定中,小型电动砻谷机皮带空转的原因及解决办法?①稻谷脱壳时进量过大,其原因是进料斗角度过大。
②胶辊间隙不对,导致过紧。
③皮带松驰,或磨损导致强度不够。
解决办法是:稻谷进入时保持在15°角以内,振动进入电动砻谷机;调解胶辊间隙;调节从动轮和驱动轮的距离或更换皮带。
2.在粮油食品水分测定的恒重取得过程中,后次重量大于前次,可能吗?为什么?技术上怎样处理?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此种情况是可能的;是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导致的试样氧化增重的结果。
在技术上按前一次称量的重量取值计算;采用真空电烘箱或严格控制烘干的温度及时间间隔。
3.在油脂酸价测定中,原有油色与等当点一致影响结果吗。
为什么?怎样处理?油色如与等当点一致,是影响结果的;因为二者色泽一致无从辩别试液处于酸性区域还是碱性区域,当然也就不能正确判断PH值的改变。
解决的方法:采用混合指示剂改变滴定终点的颜色,使二者产生色差。
4.在实验中发生乙醚等易燃气体泄露时应对和处置方法。
①立即打开门窗散毒②开启有防暴装置的通风设备③关掉处于极温的万用电炉等电热器开关(一般不宜开启或关闭电闸)④终止发生气体泄露的有关实验⑤待易燃气体散失到安全状态时,方可进行其它操作十、复合能力测试(10分其中每小题5分)1.简述粮食容重测定中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国际上还有哪些容重测定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