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小学校长事迹材料

优秀小学校长事迹材料

甘做园丁育桃李愿为人梯铸栋梁
——记颍泉区苏集中心校彭庄小学小学校长刘国臣
有这么一位老师,哪怕是在假期里,他的心里装的永远都是学生;有这么一位校长,哪怕四十出头,却已经当了二十年的校长,让领导称赞、群众佩服;有这么一位党员,在他的词典里,满满记载的都是他难以割舍的教育事业。

他,现年43岁,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颍泉区苏集中心校彭庄小学校长刘国臣。

春风化雨细无声——爱生如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

”刘国臣认为: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要爱得深沉,爱得真切,爱得全面。

这样,我们老师才能与学生形成真正的心里相融。

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彭老师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他很勤奋,无论是教学,还是自身进修,他都做到“勤”字当头。

每天早上,都是他打开学校的大门,捡拾操场上遗留的纸屑,让后来到班里,给学生进行晨检,掌握学生的早读情况,个别辅导学生;中午他走进教室,安排学生午间休息;课外活动时与学生一起游戏,引导学生看课外书刊,让班级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课间,他观察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课堂上,他注重传知识、教方法、训能力,加强双向和多向交流,让学生时时有所思,课课有所得。

现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学生占很大比例,这些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

面对这些学生,彭老师不光利用双休日和业余时间,还利用寒暑假打工的父母都在家的难得机会进行家访,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教育,还经常在放学后进行个别辅导。

有个学生王小乐,父母离异,奶奶当监护人,隔代的教育管理毕竟是有缺陷的,彭老师就给予了特别的爱。

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常犯胃病,每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彭老师总是骑着摩托车带他去十里外的苏集卫生院看病,还带着同学去看望他,安慰他。

孩子的奶奶流着泪对彭老师说:“孩子缺少了母爱,但彭老师的爱却胜过了母爱。

”彭老师对学生倾注了自己的爱心,也营造了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集体。

他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

学生的巨大转变,换来家长的啧啧称赞:“我们的孩子懂事了!”“我们的孩子变得有礼貌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情的教诲,真心的关怀,真诚的奉献,产生了“春风化雨细无声”的育人效应,学校里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优,他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学生家长的高度好评。

勇立潮头唱大风——潜心管理
1992年9月,在老校长的推荐下,年轻的刘国臣成为彭庄小学校长。

彭庄小学当时由彭庄、大齐、合庙、齐堂四个行政村合办,当时道路不通,雨天一路水,晴天一路泥。

由于部分行政村处于瘫痪状态,再加上合伙办学,大家想法不一,学校事务无人过问,校舍破旧不堪,教师老龄化严重,教研难以推动,而在校学生却是全乡最多。

针对这种情况,走马上任的刘国臣,吃住在校,白天搞教学,夜晚访农户,认真听取干部群众给学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制订了学校三年奋斗目标:一年见成效,二年上台阶,三年进“先进”。

为实现目标,他带领全校教职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认真投入
教学工作,学校办学质量一直稳居全乡第一,多次被被乡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校”,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逐年提高,但刘国臣的白发却早早爬上了额头,妻子心疼得直抹眼泪,他幽默地一笑,劝慰道:“你看我成熟了多少,不少人都称呼我为老校长了!”
在他的带领下,在所有彭庄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彭庄小学教学质量一直在全中心校名列前茅,也走在全区的前列。

学校先后被评为“颍泉区先进单位”,“阜阳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颍泉区平安校园”,“阜阳市花园式学校”,承办了中心校举办的多次活动。

“为伊消得人憔悴”——痴情教育
自打从教以来,刘国臣就有着一股痴迷的劲儿,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无悔的追求,为它牵肠挂肚,为它如痴如醉。

如今,他早已不把“教师”当作谋生的职业,而是当作不断向更高目标追求的事业。

因为他知道当作职业,充其量只是个教书匠;当作事业,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身为学校校长,工作庞杂而繁重,同时,身为一名教师,他常常是放学后挑灯批改作业,双休日伏案备课写教案。

对工作的投入,甚至八小时以外的付出,都缘于他对自己钟爱的事业的痴迷和执着。

别的老师生病了,他总是要求他们停课治疗,而自己主动顶上,而自己生病时,他却不言不语,忍着病痛给学生上课。

一些老师知道后很心疼,劝他工作重要,身体也不可马虎,可他只要病少有好转,就又站在了讲台上。

作为一名教师,他挚爱他的学生;作为一名校长,他钟情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党员,他信守承诺,顽强拼搏。

刘国臣曾这么说过:“学生是我永远的
至爱,教育是我一生的追求。

当一辈子教师,我无怨无悔。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