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城乡配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前言 (3)第一章概述 (5)1.1 编制依据 (5)1.2 编制原则 (5)1.3 编制范围 (6)1.4 自然条件 (6)1.5 县城乡总体规划 (8)1.6 县城乡供水现状 (8)第二章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11)2.1 建设的必要性 (11)2.2 建设的可行性 (13)第三章供水方案的确定 (14)3.1 设计年限及需水量的确定 (14)3.2 供水方案的确定 (15)3.3 管材的确定 (16)第四章工程建设内容 (20)4.1 配水管网的总体布置 (20)4.2 环状配水管网的改造与扩建 (21)4.3 配水支线的改造与扩建 (25)4.4 小结 (27)第五章管理机构及建设进度设想 (29)5.1 管理机构设置 (29)5.2 建设进度 (29)第六章法规与法令 (30)6.1 供水设施保护 (30)6.2 环境保护 (30)6.3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31)6.4 节能技术措施 (31)第七章投资估算 (32)7.1 编制依据 (32)7.2 编制方法 (32)7.3 工程估算结果 (33)第八章经济分析 (34)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35)9.1 结论 (35)9.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6)附表:估算表附件:某县城乡现状自来水管道汇总附图:1. 某县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管网平面图2. 最高日最高时管网优化平差图3. 最高日最高时+消防时管网优化平差图前言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市南端,是省会太原市的市郊县和主要的粮菜生产基地。
县城位于县域中部西北,距太原市35公里,县城以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煤炭深加工为主导工业。
随着县城乡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在县城乡各项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在某县政府、建设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近几年来,某县城乡通过多种资金渠道筹集资金,对县城乡道路、排水等多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完善,城乡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明显加快,县城乡目前的供水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县城乡生产和人民生活对水质和水量的需求,因此对供水系统的改造迫在眉睫。
根据县城乡总体规划,2020年县城乡日需水量33000m3,而目前县自来水公司供水规模仅有9600 m3/d,2020年日缺水23400 m3/d。
因此,为了缓解目前某县城乡供水不足的问题,我院前期对二水厂的扩建作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扩建一、二水厂总的供水量达到20000m3/d,这首先从供水量上给予了一定的保障,为某县城乡供水系统的建设及不断完善奠定了基础。
据统计,某县城乡目前共有各种输配水管网约40000米,基本覆盖了整个某县城乡,但随着某县城乡范围的不断扩大及城乡的建设,暴露出城乡配水管网存在的很多问题:1.部分地区供水管径偏小;2.多数地区的配水管线为树枝状,没有形成环状管网,缺乏供水安全性;3.县城乡中心区域一些管道老化,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县城乡配水管网进行改造,不断完善供水系统,为县城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此,我院受某县自来水公司的委托,以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山西省某县县城供水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在我院前期编制的《某县二水厂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某县城乡的整体规划及现状配水管网,经过管网优化平差等一系列工作后,确定了某县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的方案。
通过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本工程共投资2428.58万元。
在本可研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某县自来水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一章概述1.1 编制依据1、《某县县城总体规划》(2000-2010)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某县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山西省小城镇发展中心3、《某县自来水公司白石河洪积扇供水水源地下水资源论证报告》太原市水利科学研究所2002年9月4、《山西省某县县城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太原理工市政设计院2006年2月5、《山西省某县县城供水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5年9月6、《某县二水厂扩建工程可行性报告》太原市供水设计研究院2007年12月7、给排水设计手册及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1.2 编制原则1、根据某县城乡的总体规划,结合县城乡的配水管网现状,合理利用现状供水管网,不断完善供水系统,节约工程投资,降低供水成本。
2、合理布置配水管网,使之能够满足城乡发展对水量及水质的要求。
3、保证某县城乡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4、配水管网高日高时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不低于24米;满足城市低压消防供水要求,消防时最不利点不低于10米。
5、合理选用管材,使之能够在保证供水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经济耐用。
1.3 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具体范围为:1、某县城乡配水管网工程。
2、工程投资估算。
1.4 自然条件1.4.1地理位置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市南端,吕梁山北尾之东南麓下,属晋中平川的一部分。
东与榆次市、太谷县毗连,南与祁县、文水县为邻。
地理坐标为北纬37º28′--37º47′,东经112º11′--112º38′。
县境东西长40.5Km,南北宽35.8 Km。
县城位于县域中部西北,距太原市35 Km左右。
1.4.2地形地貌某县西北高东南低,形状呈“靴”形。
按其形态可分为中低山区,山前倾斜平原区和冲积平原区。
西北部山区属吕梁山系之支脉,海拔高度800-1840米,东南部平原区海拔高度760-780米,属晋中断陷盆地之北部。
1.4.3水文某县境内有白石河等主要河流16条,均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有水,旱季干枯,基本无清水流量。
汾河在某县境内长19.5 Km。
白石河发源于庙前山老爷岭,海拔高程1618.3 m,流经迎南风、李家楼、仁义、平泉、西关、迎宪等村,经西干泄洪闸注入汾河。
流域面积62.9 Km2,流域最大长度18.01 Km,河道纵坡为21‰。
河床由上而下逐渐展宽,宽约60-125m,河道从仁义村北出山后进入平原区,河床缩窄,纵坡趋缓,行洪不畅。
某县河川径流量为每年1383万m3,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4487.7万m3,重复计算量为598.4万m3,水资源总量5272.3万m3。
1.1.4气象某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集中,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41.2mm,最大年降雨量达711 mm,最小年降雨量仅225mm,441.2mm,年内雨量多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1.7%-82.2%,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51. 2mm。
平川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0.2℃,山区为6.5-9.0℃;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22℃。
日照率为58%,平均冻结深度0.82m,平均风速2.2m/s。
1.5 县城乡总体规划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1995-2010年《某县县城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城市自然情况、地质情况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物产资源做了详尽的说明,并对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做了阐述。
部分基本资料如下:1)2005年规划人口11万人;2)2010年规划人口15万人;3)建筑层数控制为5层;4)县城规划范围:北起北营村,南至东、西范家庄,西起西马峪,东到汾河。
1.6 县城乡供水现状自2003年开始,某县利用国债、贷款、自筹等多种筹资渠道筹集资金608.4万元,对某县城乡供水设施进行改造,截止到2004年10月底已全部完工。
1.6.1 供水水量和供水水源目前,某县自来水公司和大企业自备水源井总供水量12832 m3/d,其中:①自来水系统供水量为9600 m3/d;②大企业自备水源井供水量为3232 m3/d。
1、自来水供水系统某县现状供水的水源位于西边白石沟洪积扇上,为地下水源。
水源地内建有水厂三座:一水厂、二水厂和三水厂。
一、二水厂位于县城西北,分别在白石河北、南岸,高于县城11-30米。
一水厂与二水厂之间有两条连接管道,一条DN400,一条DN600,均为铸铁管,都从白石河上架空而过。
一水厂的水靠重力流入二水厂,二水厂内设有加压泵房。
三水厂在一、二水厂西面,与之相距1.2km,三水厂内也设有加压泵房。
一水厂经过2003年扩建,现供水规模5800 m3/d,占地2亩,现有水源井4眼、容积800 m3和2000 m3清水池各一座、配电室、办公室、门房、仓库等几间平房。
二水厂位于白石河南岸,1994年投入运行,占地3亩,现供水规模1400 m3/d(同时还接纳一水厂水量5800 m3/d),占地3亩,现有水源井2眼,一用一备,容积800 m3和1000 m3清水池各一座,配电室、办公室、机修间等几间平房,还有加压泵站一座。
三水厂,2002年6月投入运行,占地6.0亩,现供水规模2400 m3/d,有水源井3眼,两用一备,容积1000 m3清水池有三座,建有配电室、办公室、消毒间、加压泵站等。
2、自备水源某县自备水源主要包括县城几个大的企业自备水,均为地下水,用水量合计3232.88 m3/d,其中县化肥厂1369.86 m3/d,某露酒厂1643.84 m3/d,某老陈醋厂219.18 m3/d。
3、输水管线二水厂至城市配水管网现有一条DN500输水干管,管材为灰口铸铁管,长度为255m。
三水厂至城市配水管网现有一条DN500输水干管,管材为球墨铸铁管,长度为3500m。
1.6.2供水方式目前某县城乡供水方式为:一水厂水源由清水池重力流入二水厂清水池,然后统一加压供至城市配水管网;三水厂水源进入清水池后加压供至城市配水管网。
1.6.3配水管网某县城乡配水管网为枝状布置,截止到目前管网覆盖面积4.1km2,管网覆盖率43.2%,共有各种给水管道长度约40000m,其灰口铸铁管占30%以上,多数使用年限都在20年以上,近几年新铺设的球墨铸铁管约占25%以上,其余的45%为UPVC管、塑料管和钢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