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实施方案为确保河北省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以下简称更新调查)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更新调查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1.目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土地利用调查进度,提高调查质量,保持土地利用数据和图件的现势性,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和建立“以图管地”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加快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进程。
2.任务按国土资源部和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更新调查的技术规定,以县(市、区)为调查单位,在原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的基础上,到2006年,基本完成全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1)查清全省土地利用类型、权属、面积、分布状况,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做到图、数、实地相一致;(2)按《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完成全省土地新旧地类的转换和平稳过渡;(3)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为今后土地变更调查和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奠定基础;(4)对比分析更新调查数据与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之间的差异,提出衔接办法,促进成果应用;(5)完成地(市)、省数据汇总及省接边工作;(6)在国家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基础上,建立省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3.技术依据3.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补充规定和说明(1987年国家土地局)(4)《日常地籍管理办法》([1992]国土[籍]字第8号)(5)《全国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试行)(6)《集体土地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7)《全国土地分类》(国土资发[2001]255号)(8)《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发[2001]247号)(9)《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10)《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标准》(国土资发[2001]245号)(1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市)级汇总技术规则》(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1993)(1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省级汇总技术规则》(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1993)(13)《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TD/T1010-1999)(14)《土地登记规则》(国家土地管理局1993)3.2地方法规、规章(1)《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2)《关于开展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办字[2002]101号)(3)《河北省地籍数据库建库管理办法(试行) 》(冀国土资籍字[2002]45号)(4)《河北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试行)(5)《河北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检查验收办法》(试行)4.技术路线利用现势性好的航天、航空正射影像图为基础调查资料,经图像处理后,与原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套合对比,进行预判分析,再通过外业实地调绘、补充调查和内业图数整理,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5.工艺流程见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艺流程图。
6.工作步骤与要求6.1准备工作6.1.1 提出更新调查申请由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附更新调查工作实施方案,报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审核同意后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方可实施。
6.1.2资料收集(1)图件资料主要收集土地详查时的辖区图幅控制面积结合图表、权属界线图、原详查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历年土地变更调查图、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比例尺相一致的最新地形图和勘测定界、建设用地审批、土地调整等有关图件。
(2)数据资料主要收集土地详查时的地类图斑面积量算表、汇总表,历年土地变更调查图地类图斑面积量算表、汇总表和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资料等。
(3)文字资料主要收集土地详查时的有关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历年土地变更调查报告;勘测定界、建设用地审批、土地调整、土地登记等文件资料。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艺流程图(4)遥感影像资料原则上采用省厅统一提供的1999年以来的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图数据;采用航天卫星数据的,其分辨率应优于2.5m,成像时间为更新年当年或前一年数据。
6.2内业预处理6.2.1 行政界线、权属界线转绘将县级以上行政界线按照民政部门核准的勘界成果,转绘到原土地详查图上;根据县(市)相关文件,标绘出变化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行政、权属界线没有变化或有争议的,使用原详查成果。
6.2.3 遥感数据处理本次调查如果使用省国土资源厅统一提供的航空正射数字影像图,可以直接引用;如果采用航天遥感数据,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数据处理。
6.2.4 影像判读将航空或航天数据与原土地利用现状图或数据库进行套合。
通过人机交互或目视判读,提取地类信息。
地类边界以影像为准,地类属性参考原土地详查结果。
矢量化方法及精度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要求。
6.3外业调查6.3.1准备工作(1)制定外业调查路线,准备外业调查相关工具。
(2)制作外业调绘工作底图。
外业调查工作底图由影像判读矢量化的成果与航天或航空影像数据套合打印而成。
(3)在调查区首先选择一个村开展试点,试点同时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作业人员熟悉技术规程、学会调查方法。
6.3.2 行政及权属界线核实调查(1)县级以上行政界线使用民政部门资料进行核实;没有核准或有争议的行政界线使用原详查成果。
(2)乡、镇级行政界线没有变化的核实;有变化或争议的,实地指界调查,填写相关协议书;争议解决不了的,按原土地详查工作界确认。
(3)土地权属界线没有变化的,实地复核,双方签字认可;有变化的实地调查、指界、签字。
相关技术规定参见《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
争议解决不了的,按原土地详查工作界确认。
(4)权属界线实地复核的,应填写县(市、区)权属复核调查情况表;实地调查、指界的,在填写县(市、区)权属复核调查情况表同时,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应填写集体土地权属界线调查表。
6.3.3 地类核实、调查(1)根据内业判读结果,有变化的地类应实地核实。
(2)内业判读没有变化的实地抽查。
(3)实地发生变化,但影像资料上没有的新设地类和新增线状地物,应实地补测。
(4)征而未用的土地,按实地地类调查。
(5)撂荒地按国家规定进行调查。
6.3.4 填写外业调查记载表按外业调查记载内容要求,将外业调查内容记入调查记载表,填写字迹必须清晰,并辅以图示。
各县(市、区)可自行设计外业调查记载表。
6.4 内业整理(1)利用内业预处理中形成的影像判读成果,对照外业调查结果,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要求,进行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或更新。
(2)修正原县、乡(镇)图幅理论控制面积结合表、编制土地权属界线图。
(3)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
(4)完成面积量算、汇总各类土地面积、建立相关台帐。
6.5 文字报告编写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报告包括工作报告、自检报告和技术报告。
6.5.1 工作报告更新调查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1)背景、目的意义;(2)对象、任务;(3)技术依据和资料;(4)作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资质情况;(5)工作计划和经费筹集情况;(6)提交的成果;(7)工作经验、体会和建议。
6.5.2自检报告自检报告的内容包括:(1)自检制度建立;(2)自检的程序和方法;(3)更新调查个环节的自检结果。
6.5.3 技术报告技术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更新调查县(市、区)的自然、经济与社会概况;(2)更新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3)更新调查使用的工作底图和土地分类系统;(4)更新调查的技术依据、技术路线、工艺流程、质量保障措施;(5)更新调查的主要成果;(6)更新调查数据与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和衔接;(7)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8)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建设(参照《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编写)。
6.6地(市)数据接边、汇总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按县级“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为基础,编制地(市)级“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汇总地市土地控制面积。
按国家相关地市汇总技术规定和统计表格,汇总地市各类土地面积。
6.7省级汇总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按县级“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参考地(市)级“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编制省级“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汇总省土地控制面积。
按国家相关省级汇总技术规定和统计表格,汇总省各类土地面积.7.更新调查成果7.1图件成果(1)由县(市、区)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输出1:1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2)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图;(3)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4)县(市)图幅理论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5)地(市)图幅理论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6)省图幅理论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7.2数据成果(1)县、乡、村各类土地面积统计数据;(2)县、乡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结合表;(3)土地权属面积统计数据;以上3项由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
(4)外业调查原始数据,外业调查手段;(5)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调整协议书;(6)(市)级地类面积汇总表;(7)省级地类面积汇总表;7.3文字成果(1)(市、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实施方案;(2)县(市、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报告;(3)县(市、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报告;(4)县(市、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自检报告;(5)其它文字材料。
(外业检查验收报告)(6)地(市)级数据接边汇总工作技术报告;(7)省级数据接边汇总工作技术报告;7.4电子成果(1)县(市、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和土地权属面积统计表电子文件;(2)县(市、区)各类图件的电子文件;(3)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4)地市级数据汇总电子文件(5)省数据汇总电子文件8.组织、管理8.1组织机构更新调查工作是一项技术难度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繁重的基础调查工作,应有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和技术保证。
为此省国土资源厅拟成立省政府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河北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领导小组(名单另行通知),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协调各方面关系,落实更新调查经费。
领导小组下设河北省更新调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由地籍、规划、耕保、利用、监察、财务、科技等相关处室组成,地籍处高福信处长为办公室主任。
具体负责更新调查工作的实施。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以地籍处高福信处长为组长,地籍处其它成员、相关技术业务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的更新调查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更新调查工作人员培训、技术指导、成果的检查验收。
地(市)级国土资源局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更新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监督。
成立技术小组,配合省厅技术指导小组,检查、指导本辖区更新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