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研究摘要:风险投资作为金融事业的一部分,现在在我国已经逐渐走上正轨。

为了更好的从最基本的情况认识我国风险投资事业,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基本行业发展状况有个简单的了解,和对整个风险投资环境的进行初步分析,进一步找出我国风险投资事业所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通过自己的的学习和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带着这样的一些思考,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能为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整个金融事业的崛起,国家经济的腾飞,做出一个学经济学人力所能及的贡献。

我国风险事业的发展道路起步较晚的,尽管他和西方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事业存在着这样或则那样的差距,但是只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并极力去改造他,我想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在将来不久一定会奋力赶上。

关键词:资金;环境;人才引言:从2003年以来中国的风险投资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2008年深受华尔街金融海啸的影响,全球的风险投资行业都处于半停滞的状态下,但是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来说,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避风港,这是有利的。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正视风险投资的现状。

了解现状是为了更好的吸引投资,更好的利用投资,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相关产业,进而触动我国相关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险投资发展的每一步都对我过经济的发展有有着息息相关的意义。

1我国风险投资的基本发展状况1.1整体资金规模较小,资金来源一半靠政府首先我国风险投资的平均规模与欧美国家资金管理规模及中国的经济总量相比,基数是比较低的,外国风险投资机构从资本量和管理资金规模上普遍大于本土风险投资机构,相比较而言在多元化投资、追加投资和投资后管理方面更加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在运作经验和管理水平上也更加具有竞争力。

(基与风险投资行业的特殊性,不同数据机构统计数据存在一定的出入)但是总体来说我国2008年风险投资比2007年有较大增长。

根据道琼斯VENTURESOURCE的报告,中国2008年上半年得到风险投资21.5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上涨85%。

其中以互连网最突出。

2008年上半年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共42笔,资金达到11亿美元(占同期投资的50%以上)【1】。

在国外,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养老基金,保险基金,金融机构等。

在中国,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是在风险投资中本土资金的主要提供者。

在近几年中国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不断多元化的趋势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民间资本也不断参与了风险投资的发展。

从有关数据来看,2006年外资比例占到了76.09%超过本土的3倍,到2008年上,这种格局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中方资本的比例有所上升。

特别是2008年第二季度《合伙企业法》实施,人民币基金的加速设立,本土风险投资表现活跃。

1.2投资资行业分布广泛,传统行业和扩张期企业更加受青睐风险投资的行业分布对整个国家技术发展有拉动作用。

但是不难看出,我过风险投资行业分布与国外呈现相当大的差异。

在国外(主要是欧美,以色列)风险投资的比例主要是60%IT业,30%生命科学,10%商业,消费业和零售业,而我国主要是集中与并且更加集中于传统行业。

主要是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资本市场萎靡的影响,风险投资家更加愿意投资与赢利模式较为稳固的成熟企业,这样不但有利于规避风险,也有利于资本的快近快出。

这样稳健的投资策略与风险投资本应更大规模的投资与高新技术领域的初衷有所相悖。

但是转型期的中国产业结构,在扩张期合格成熟期能给风险投资的风险小于初创期的风险。

同时着也是与国际上风险投资行业相违背的。

另外受国际农产品保价升高的影响,消费需求旺盛,通货膨胀加剧,刺激了风险投资在农产品的投资,在2008年第2个季度,15个2级行业获得投资,其中农林牧渔占据了5个【2】。

1.3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我国目前的风险头在主要集中与经济与科技较为发达的 。

其中50%以上集中与北京和上海,其次是深圳地区。

从根源原因来看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为国外认可程度和了解相对较高,资金自然愿意进入较熟悉的区域以降低投资风险。

其次这些地方的经济,科学,文化以及基础建设相对来说更加健全,更加能够催生高科技行业的发展,适合风险投资行业的最初投资的方向。

而西部地区由于投资环境不佳而缺乏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力,发展较缓慢。

1.4科技实力不足从有资料表明,中国知识型产业不到全国产业的35%,美国是75%以上;在科技行业从业人员排全球第四,但科技创新能力却排在在三十几位;而且科技在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远远低于世界平局发展水平。

在风险投资领域这种差距就表现为规模并不大的风险投资因为不能找到值得投资的项目而被闲置。

这就使风险投资因缺少投资目标而得不到迅速的发展。

2我国风险投资环境的分析2.1政府与政策环境我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先后制定了扶植高科技产业政策(比如税收政策的优惠)比较稳定,但是风险投资公司项目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政策性风险,比如中国加如WTO,特别是优惠期的结束,对风险投资的投资项目运行产生一定影响。

总体来说是缺乏专门针对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条款下,常常由不利于风险投资的条款。

例如《公司法》要求公司上市要在股本规模、股东人数、知识产权入股比例、企业成立年限与盈利年限方面达到规定的要求。

这增加了风险企业上市的难度,客观上不利于风险资本通过上市方式退出。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自由转让出资,以及发起人持有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的条款;有关证券法规还规定法人股不能流通,这时的风险企业即便上市后也无法通过抛售股票的方式实现退出,只能采取协议转让,这两点都对风险投资的退出时机形成了障碍,使得退出的收益大大减少【3】。

2.2筹资环境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投资发展日渐活跃,特别是近几年放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升温,投资热点增加,投资数量不断攀升。

整体市场的发展,催生一批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们的冒险精神和追求利润的动机,使资本的筹集成为可能。

但是真正风险投资市场还没真正形成,国内虽然有优秀的企业家,但是缺乏真正的风险投资专家,大部分的现存的风险投资经理缺乏较高的素质,声誉机制在我国市场虽然有发展,但是市场作用还没有能够体现起存在性的必要【4】。

同时从整个国家的文化环境来说,排除近几年国民疯狂进军楼市和股市的非理性化现象,中国国民受千百年形成的内倾型的性格影响,多数人还处于保守求闻的心态,缺乏必要的冒险精神,更加难以承受失败后的负面后果(从中国股票市场股民心态可见一斑)。

2.3文化环境我国风险投资出现的部分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相关,比如对只是产权保护力度不够,风险机构都裹足不前不敢进行中前期投资【5】。

社会缺乏必要的创新和发明的保护和尊重,社会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所以必须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做的够强大才能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广大的市场空间。

另外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与较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市场更加的处于无序状态和拥有相对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导致开拓难度增大。

同时必须建立诚实精神,风险投资事业需要风险投资家与创新者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3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不足与问题从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现状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风险投资主要存在以下的几点问题。

3.1资本不足我国风险投资现行的资本规模较小,有的甚或只有几百万资本,在投资项目上多倾向于短平快的项目,很难并且很少投资在真正的高科技行业中。

同时存在一些投资机构只有本身注册资金没有更多的融资渠道。

在不断扩大的投资项目中,很难满足项目扩大本身的资金的需求。

这些企业中不乏一些冒险采用高成本融资的冒险做法。

这样给风险投资机构本身和投资项目均带来了一定的还贷压力。

从整体来看,不少小的或者不规范的风险投资机构走上投机路线。

3.2投资项目偏离风险投资初衷从风险投资本身定义而言,风险投资行业应该积极在高科技高成长高风险行业的开拓,而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在项目上偏向于传统行业的重心偏移。

这种情况违背了风险投资是投资于高科技行业的初衷使他们追求眼前快进快出的利益,积极投资于传统产业和成熟产业,没有起到风险投在我国经济和科技行业应有的动力。

这从眼前而言可以对个别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整个国民科技整体实力是没有任何推动作用的。

3.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从我国的文化环境来看,我国高科技行业在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不够进一步限制了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风险投资的对象是高科技产业,一个项目在经历过长期的巨大智力财力投资后,如果在刚投入市场就遭遇侵权,特别是我国现在山寨事业发展的如此之猖獗。

这样对投资人可以带来巨大的资本危机。

在缺乏法律制度为保障,风险投资家都不是很敢涉及项目的投资,特别是局限了天使投资在风险投资中的巨大作用。

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需要资金投入的地方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特别是我国欠发达地区本身吸引资金的能力本身就低,加上外国资本对我国的欠发到地区的了解程度不够,对于不了解的区域进行投资便增大危险,极大的锐减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依靠科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3.3缺少风险投资专业人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不仅要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和获取风险收益的耐心,更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投资眼光,能够慧眼识珠选取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且还能够对风险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指导和咨询,推荐人才甚至参与企业管理。

根据美国硅谷的经验,风险投资家应是既懂企业管理、又懂工程技术,并具有金融投资经验的综合性人才,风险投资公司应是这类人才的聚合体。

显然我国现在急需缺乏这样的高素质人才,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的人才在初期不一定能适应现在风险投资行业对人的需求。

现在从业人员的行业素质和素养也没能跟上国际风险投资行业的整体形势。

很多投资机构的从业人员资历尚浅,且只有小部分人员参加过大型项目的发展,经验缺乏时我国风险投资行业普遍的通病。

4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几点意见4.1大力支持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风险投资事业风险投资作为高科技产业化的“助推器”与“催化剂”,其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国家或者地区技术进步中的特殊作用已是世界各国共闻。

发展风险投资对于欠发达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6】。

欠发达地区是我国资源优势最发达的地区和管理最欠缺经验的地区。

所以长期以来这些的确都是处于单纯原料和半成品的单纯提供地,真正对生物产品的资金主要集中在单位原料和加工企业上,对产品的附加值、高技术的加工却多在发达地区。

高技术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企业管理经验缺乏,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不完善,确定可我国欠发达地区由吸收风险投资的的先天优势。

在这些欠发达地区发展风险投资就是发展这些的确的后发优势,带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2培养和引进专业的风险投资人才和投资家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特别是风险投资对大批精通金融知识、懂得经营管理、有科技知识复合型的风险投资人才的渴求,作为风险投资的核心与精髓,他们是联接投资者和创业家的桥梁,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与风险投资家的素质高低密切相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