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与管理学


h
8
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 背景: 一:行为科学学派
(一)行为科学的由来
(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 (代表人:梅奥)
▪ 霍桑试验 ▪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要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 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1.照明度实验 2.福利实验 3.访谈实验 4.群体实验
h
9
▪ 实验结论:
(3)人和
(4)守信
(5)利器
(6)求实
(7)对策
(8)节俭
(9)法治
h
3
第二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h
4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 20世纪初)
5. 几点启示
▪ (1) 尊重人,关心人
▪ (2) 人不只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 人”。
h
12
(3) 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工作主观 能动性。
(4) 开展“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教育活动, 让每个职工都认识到,企业的目标和个人的 目标是一致。
(5) 严格管理常抓不懈。
h
13
二:“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及主导思想
h
15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 导入案例:中国古代管理智慧——分槽喂马 ▪ 案例:《联想分拆,二少帅分掌事业空间》
h
1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1.儒家管理思想 2.道家管理思想 3.法家管理思想 4.兵家管理思想
h
2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1)顺“道”
(2)重人
▪ 对“泰罗制”的评价
h
7
(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 ------于1916年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 管理》
▪ ◆管理五大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控制。
▪ 14条原则 ▪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 按照韦伯的观点,只有在合理合法权威基 础上建立的组织,才在绝对纪律性和可靠
性等方面比其它任何组织都要优越。
▪ 意义:为不少人所接受,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 用。
▪ 缺陷:层次排列争议;对人的动机看法不完整,缺 乏激励的方法;忽视了工作和工作环境的关系。
h
11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 (1)保健因素
▪ (2)激励因素
3:X、Y理论
(1) X理论和Y理论——麦戈雷格
(2) 超Y理论——乔伊。洛尔斯
4:Z理论——威廉。大内
1.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没有直接关系; 2.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 而不是工作条件; 3.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学派的主要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 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三:“决策理论”学派 ▪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1. 管理就是决策 2.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h
14
四、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 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信息化、网络化、知
识化、全球化 (一) 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 管理原则的创新
新经济时代的管理的原则基础: (三) 经营目标创新 (四) 经营战略创新 (五) 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 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 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h
6
▪ 亨利。甘特---代表作——《工业的领导》 1916,《工作组织》1919 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动作研究》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 理之父
▪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
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
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
h
5
▪ 泰罗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