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概论PPT(第二章)
公共管理学概论PPT(第二章)
二、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
1.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角色:指政府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它“与政府的性
质、地位、权力、职能、任务等紧密相关,涉及政府
的权力界定、功能、范围、行为方式等” 。
案例:房地产市场中政府的角色
1999年,住房需求被全面推向市场。由于土地的公有性质,决 定了土地出让的政府垄断,也决定了居民商品住宅需求的民生性 质,“居有其屋”,是公民在公有土地上的一项基本权利。 2000年之后,在住房消费释放的推动下,房地产开始了第二轮 的繁荣。在2002年之后,由于投资的拉动,一些一级城市的房价 开始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房地产行业也在当时被列为国民经济发 展的支柱产业,被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力军来扶持。
租导致的市场扭曲,没有优胜劣汰的环境。一系列的刺激“消费” 措施,后来仅仅褪变成了刺激“需求”,而且其中很大的一部分 便是投机需求。
病因:政府的角色错位:既当“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 问: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经 济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通过各种必要的公共 ⒈公共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 政策,如财政政策(例如预算政策、税收政策、 第一,建立并逐渐完善保证市场机制正常运转所需要 ⒉不宜或不应由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供应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直接的公共部门的生产来 财政收支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例如法定准 的法律制度。这一法律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 的公共物品 推进外部正效应的产出;通过直接的管制来限 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等)、金融政策 成,即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的法律,如民法、专利法、 ⒊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不愿意提供的公共 制或遏制外部负效应的产出,如政府可以通过 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等;规范进行某种类型经济活动 (例如利率、汇率等)、就业政策和产业政策 的法律,如商法、破产法、不动产交易法等;对一般 物品等,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干预,使社会总供给 行政命令的方式硬性规定特定的污染排放量, 2.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主要职能 政府有责任以公共权力的力量,通过调节 经济活动都需要进行调节、规制和监督的法律,如税 ⒋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没有能力提供或者 企业或个人必须将污染量控制在这一法定水平 和总需求趋于基本平衡。 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 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虽有能力提供但非竞争性程度高的公共物 之下,或者政府征收排污税等方式来治理企业 调控宏观经济 第二,完善法律法规防止垄断的发生,保证市场机制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将不公平的程 品 或个人的环境污染问题。 正常发挥作用。 提供公共物品 度限定在社会可以接受和允许的范围内, 从而实现社会公平目标,保持社会稳定。
非营利性 自治性 志愿性
(3)类型
当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分类: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
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NACE) 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体系(ICNPO)
我国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分类: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的分类
①社会团体
一是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交叉科学研 究的学术性团体,如中国骨科学会; 二是由同行业的企业组成的行业性团体,中国 棉纺织行业协会; 三是由专业人员组成或依靠专业技术、专门资 金从事某项事业而成立的专业性团体,中国包 装技术协会; 四是人群的联合体或团体的联合体,如中国工 业经济联合会。
完善法律和制度框架 治理外部效应
调节和再分配社会收入
三、非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新兴主体
1.非政府组织(NGO)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
(1)概念
当前国际上对于非政府组织比较流行的定义
本教材对于非政府组织概念的界定:是在政府组
织和经济组织之外的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取向,组
织成员志愿参与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自治性社会 组织的总和。
会成员免受其他成员的强制,实现社会公正;建设和保护公共设施。 ②1929~1933年出现的出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市场失灵逐渐引起
人们的认识,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下,国家开始进入全面干预阶段。
③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严重的经济“滞胀”,政府一元 化管理的弊端逐渐暴露。政府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由于相关政策和监管法规落后于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 产的暴利模式形成。土地的非公开低廉出让,银行贷款的低门槛 和漠视风险,使得大量的开发商涌入市场,并滋生大量的权钱交 易和腐败。
这种利益捆绑式的发展模式,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地域垄断色彩浓重,土地资源产生的财富大量被开发商和政府官 员瓜分,财富分配流向不合理,民众被迫承受高房价。而银行形 成的大量呆坏账最后又由纳税人支撑的国家财政买单。这无疑都 是小利益集团对国家资源和民生权利的剥夺。
“结构-运作”角度的定义
如,沃尔夫(Wolf)认为非政府组织具有如下五个 特征:服务大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 构;有一个不致令任何个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 这一定义是由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 本身具有合法免税地位;具有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 比较研究中心提出的,它着眼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 的合法地位。 运作方式,认为凡是具备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 性、自治性和志愿性这些条件的组织都可以称之为 非政府组织。
在法国,单在1990年就建立了60000多个社团,而在 1961年却不到60000多个。类似的,在德国,每100000 人口的社团数量从1960年的160个增加到1990年的475 个,翻了近三倍。即使是在匈牙利,在共产主义统治 之后的两年内,他们也吹嘘达到了13000多个社团。而 且,在经常被认为是典型福利国家的瑞典,其公民社 会的参与率是世界上最高的:瑞典有近200000个有成 员资格要求的社团,大多数瑞典人都参加了一个或一 个人以上的社团,创建了一个1000000人口就有2300个 社团的稠密的社会网络。
国际知名NPO
绿色和平组织
1971,国际最大的环保NGO。
无国界。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组织
成立于1969,防虐待动物
美国福特基金会
1936,全球最大私人基金会之一,1988年第一批被中国 政府允许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英国救助儿童会
1919,英国最大,在全球60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
(1)贴近民众的优势
(2)行动灵活的优势 (3)敢于创新优势 (4)专业性优势 (5)广泛性优势
3.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职能 之外,这些国家的非政府组织雇用的志愿人员相当于480
(1)能够为社会提供广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2)能够推动社会就业和社会发展
从1990年的数据来看,法国30%以上的儿 童日常护理和55%的居民护理是由非政府组 织提供的;美国50%以上的医院床位和50% 从就业方面来看,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的大学、日本 75%以上的大学是由非政府组 瑞典、匈牙利和日本 8个国家中,非政府组织 1990年雇用 织举办的;意大利 40%以上的居民护理设施 的人数相当于 1490万领薪的全日制工人。这意味着每 20 个工作中就有一个是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在快速增长的服 以及瑞典40%以上的新建或翻建的居民房屋 务部门中这个比例更高,达到了每 8个中就有一个。除此 由非政府组织提供。
(2)非政府组织的崛起 延伸阅读:西方非政府组织崛起的原因 莱斯特· 萨拉蒙在《美国的第三域》一书中,将原因归 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①历史的原因,人们习惯于在志愿组织中与别人一起行 事,愿意自己解决问题; ②市场缺陷; ③政府缺陷; ④非政府组织推进了社会多元化和自由的价值; ⑤非政府组织反映了一种凝聚情感的机制,这在崇尚个 人主义的社会中显得特别重要。
②民办非企业单位 ③各类公益性基金会 理论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①中国社团组织分类识别体系
(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其他社团组织 ②民间组织分类 (针对学术研究 (针对行政管理的目的:群众团体或人民团体\
自治团体\行业团体\学术团体\社区团体\社会团体\公益性基金会
2.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优势
公共管理学概论
公共管理学概论
第二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一讲
主讲人:张创新
一、公共管理的主体:呈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
1. 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形成的背景
(1)政府管理的合法性危机
①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自由放任主义经济理论的主导下,政府只相当
于“守夜人”的角色,它的作用仅限于保护社会免受侵犯;保护每一个社
法律角度的定义
资金来源角度的定义
目的和功能角度的定义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法律上对非政府组织作 出了相应地界定,如美国税法第501条就规定, 免税组织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该组织的运 作目标完全是为了从事慈善性、教育性、宗 教性和科学性的事业,或者是为达到该税法 明文规定的其他目的;该组织的净收入不能 联合国的国家收入统计系统采用的就是这种 用于使私人受惠;该组织所从事的主要活动 定义。该系统认为非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 不是为了影响立法,也不干预公开选举。 (金融组织、非金融组织、政府和家庭)的 区别在于,它的收入不是来自于以市场价格 即凡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或者“团体利益”而 出售的相关的商品和服务,而是来自其成员 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组织,皆可成为非营利组织。例 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没有典型的西方意 义上非营利组织。 青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和对外友协等组织实际上都是有 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会组织。这些组织从雇员到资金来源都有很 深的官方背景。 近年来,许多和西方非营利组织近似的社会组织数量呈不断增多 之势,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这些组织在到政府部门注 册时,要么选择挂靠某个政府部门,成为半官方组织,要么注册 成为普通的营利性公司。 许多国外的跨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它们中国业务的同时,也面临 着同样的问题。很多国外非营利组织选择注册为营利性公司,还 有一些干脆选择不进行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