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弯曲正应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电测方法和多点测量技术。


2、测定梁在纯弯和横力弯曲下的弯曲正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二、设备及试样:
1. 电子万能试验机或简易加载设备;
2. 电阻应变仪及预调平衡箱;
3. 进行截面钢梁。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1、载荷P 作用下,在梁的中部为纯弯曲,弯矩为1
M=2
Pa 。

在左右两端长为a 的部分内为横力弯曲,弯矩为11
=()2
M P a c -。

在梁的前后两个侧面上,沿梁的横截面高度,每隔
4
h
贴上平行于轴线上的应变片。

温度补偿块要放置在横梁附近。

对第一个待测应变片联同温度补偿片按半桥接线。

测出载荷作用下各待测点的应变ε,由胡克定律知
E σε=
另一方面,由弯曲公式My
I
σ=,又可算出各点应力的理论值。

于是可将实测值和理论值进
行比较。

2、加载时分五级加载,0F =1000N ,F ∆=1000N ,max F =5000N ,缷载时进行检查,若应变差值基本相等,则可用于计算应力,否则检查原因进行复测(实验仪器中应变ε的单位是
610-)。

3、实测应力计算时,采用1000F N ∆=时平均应变增量im ε∆计算应力,即
i i m E σε∆=∆,同一高度的两个取平均。

实测应力,理论应力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理论值计算中,公式中的3
1I=12
bh ,计算相对误差时 -100%e σσσσ=
⨯理测

,在梁的中性层内,因σ理=0,故只需计算绝对误差。

四、数据处理
1、实验参数记录与计算:
b=20mm, h=40mm, l=600mm, a=200mm, c=30mm,
E=206GPa, P=1000N ∆, max P 5000N =, k=2.19
3
-641I=
=0.1061012
bh m ⨯ 2、填写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表格
(1)纯弯曲的中部实验数据记录
注:(应力值保留小数后2位)
五、实验总结与思考题:
实验总结:
1、在纯弯曲变形的理论中有两个假设,即(1)平面假设,(2)纵向纤维间无正应力。

然后由此推导出了整个理论,实验证明纯弯曲时的正应力理论是正确的,同时也应证了两个假设的正确性。

这是常用的思想方法。

2、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采用纯弯曲时的理论,通过实验证明不会引起很大误差,能够满足工程问题所需要的精度。

3、初步学习和使用了电测方法和多点测量技术。

思考题:
1、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弯曲正应力的大小是否会受材料弹性模量 E 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