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第1节:威尔逊的行政学说

第1章第1节:威尔逊的行政学说

威尔逊的行政学说
生平与著述
美国人,1856年生,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教育家、改革家、政治家;
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家与政府、法律,著作与论文颇多:
1886-1902:政治学教授,教学、研究;
1902-1910:普林斯顿大学校长;
1910-1913:新泽西州州长;
1913-1917:美国总统(曾倡导国联,没获国会通过而失败)
1924:去世
一、思想渊源与生产背景
1、思想渊源:
受德国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
行政研究在德国很受重视(与当时德国的‘高度集权’、‘开明专制’的要求相适应);
德国行政研究的代表人物斯坦因的主要行政思想:
1)、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与行政的划分:
政治——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
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
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规定行政活动的轮廓,予行政以权力,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于宪政,若无行政的行动,则宪政的权力就缺而不备。

2)、规定了行政研究的任务,建构了行政研究体系
任务:了解一国国民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外界实在”,也即“社会文化的实在”的进展活动;研究如何依靠国家权力来提高这种外界实在并使这一提高成为国家人格的自觉意识;
行政研究体系的三个部分:
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发展、结构;
行政行为:其自身的独特规律;
行政法规:“合法”的行政权、对行政裁判、行政诉讼加以探讨。

2、威尔逊行政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源自对之前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一种反动,也即新民主运动:自由放任主义:限制政府权力,政府无为,结果是:金钱与政治的勾结,金钱力量至上,形成大资本在财富与政治的垄断,立法权威直线下降:形成腐败最盛的所谓“镀金”时期(19世纪7、80年代)。

19世纪70年代的新民主运动:一场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的要求政治改革的运动。

新民主运动抨击早期的民主主义要素:分权、制衡等;认为牵制与制衡非但不能支持自由,反而成为特权和私利的堡垒,危害了自由;反对政治勾结与政治腐败,要求改革政府体制,扩大选举权,扩大政府行政职能;主张国家应成为社
会和经济进步的工具;功绩制取代政党分肥制(分赃制),行政力量日益被民主运动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而得到重视;总之: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而先前适应于早期简单社会生活的政府体制却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在此种社会背景条件下,威尔逊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明确的行政科学。

二、主要行政思想
1.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政府职能扩大化、复杂化、困难化的结果
2.关于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有二个:
(1)政府能够做什么,即行政职能,这是研究起点。

(2)政府怎样有效率地做,这应该是行政学各部门的具体研究内容。

特别强调:行政学研究不能仅限于“纯粹技术细节的那种单调内容之上”,而应对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开展研究,使行政学理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形成较高深的理论。

行政管理学的目的:总结行政管理经验,加强其理论性——把行政方法从经验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要于稳定的原理之上。

3.关于行政的实质
威氏将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将之视为与政治、宪政不同的事物,并通过与政治、宪政等概念的比较而揭示出行政的本质,指出了行政管理的运行方式和适用范围,从而为行政学研究后来的发展从研究对象上勾画出一个初步框架。

(1)行政管理是什么:行政管理是行动加的政府、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2)行政管理与政治的关系
行政不同于政治: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

行政与政治密切相关:行政管理是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行政管理高于纯粹技术细节,受政治(科学)规范和价值取向的约束,与政治规范、政治价值、政治中的永恒真理直接相关;
行政科学是政治科学的最新成果。

(3)行政与宪政制度的关系:一般决策(宪政)与特殊手段(行政)之间的关系。

行政在本质上不同于宪政制度;行政是对法律的执行而不是法律本身:“公共行政是公法的明确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一般法律的每一个具体执行的细节都是一种行政行为”。

宪政与行政职能之间并不完全是“意志”与相应的“行动”之间的区别,因为行政官员也有其意志以选择执行的手段,并非纯粹的被动。

4.指出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
(1)英美两国缺乏研究行政管理的历史:
美英两国的政治史只关心立法工作、关心法律的制定和政治评论;注重研究抑制行政权力的艺术而忽视改善行政方法的艺术。

(2)对行政管理的研究源于欧洲大陆的法德两国,并且与这些国家的需要相适应;
(3)必须对欧洲的行政科学加以改造,使之(在思想、原则、目标上)美国化,能为美国(一个复杂、形式多样化的国家)所用。

5.指出行政学研究的方法:主张采用“比较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
因为不同国家政府在行政管理职能方面的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应大胆借鉴别国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而不用担心或害怕会引进他国的一些不良思想或原则(将这些东西过滤掉)。

主张拿来主义但不应脱离实际的机构照搬:应以实践为准绳,以美国为核心。

6.关于人事行政的思想
(1)提出好的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行政研究的目的之一:
(2)重视政府官员的素质:认为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以使政府这架机器有效地运转:政府官员应具有的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绝无官僚作风:(3)提出通过高薪、激励等手段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
7.关于行政监督的思想:指出要以公共舆论监督行政管理
8.其他思想
关于行政体制(政府间关系)的思想:主张建立完善的公共行政机构;要给予地方政府机构以新的生命;要组建地方分权制度;
关于行政伦理的思想:
明确提出行政官员应该以良好的态度为公众服务:“严格说来,统治者只不过是被统治者的仆人而已”。

三、简评
开行政学研究之先河,是行政学的鼻祖。

比较深入地分析、论证了研究国家行政管理和建立行政科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行政学研究的对象与实质,明确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对诸如人事行政、行政监督、行政道德(伦理)等行政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对行政学研究的应该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

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至今仍不失精辟,对当今仍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如:拿来主义与本地化,扬长避短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