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刘家营乡中学王小悦【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变的天气”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
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
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
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本节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技能。
难点:天气符号的识别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
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初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
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逐渐发展。
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经过前段的学习,有一定基础。
3.学生学习动力分析
初一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
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3.学会运用形象记忆及应用记忆的方法识记地理知识。
4.在学生收看、分析天气预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5.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
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设备,从感性的生活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天气的特点,学会描述天气;通过组
织游戏、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认同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通过对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了解,感受科学精神的教育。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天气符号卡片
【教学过程】
从学生的实际感知入手设计问题导入新课: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吗?回忆昨天的天气如何?并进行对比进而得出天气的定义。
想一想:
1.通过刚才的回味你可以概括说明天气具有什么特点?
2.今天卢龙和海南的天气一样吗?说明了天气的什么特点?
3.大家每天上午和中午来学校时感受到的天气状况一样吗?这又说明了天气有什么特点?
出示有关气候的图片,要求同学们总结出气候和天气有什么不同,进而得出气候的概念。
进而要求学生结合亲身感受描述一下我们这里的气候。
出示检测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是气候还是天气?
1.狂风暴雨
2.多云转晴
3.四季如春
4.冬冷夏热
天气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一场秋雨一场寒
7.春风又绿江南岸
气候
8.乌云密布
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过度: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图文资料,说说天气的影响。
(见课本P47活动题2)
天气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我们能够提前知道天气情况,就可以及早做好准备,合理安排生活和生产,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那么明天天气怎么样?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比一比看谁答得快。
天气预报是我们获知天气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天气预报是怎么产生的吗?教师出示天气预报的生产过程然后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并发出提问通常天气预报最基本的内容包括什么?录像中出现了哪些图?卫星云图有什么特点?对预报天气有什么好处?天气预报图用什么表示天气状况?
学生活动:1.画天气符号。
2.我挑战我能行。
3.“过把瘾”我当天气预报员。
4.应用天气预报信息“趋利避害”。
我的收获:1.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白色表示(),白色越白,表示
(),其下面一般是
()。
2.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A.稳定
B.多变
C.表现为冷热
D.表现为风雨过程
3.下列四个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昆明四季如春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明天大风降温
D.极地全年严寒
E.小楼一夜听春雨
F.终年干燥少雨
G.冰城年年瑞雪飞
4.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形容_______(天气、气候)
5.完成课余活动。
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板书设计:天气:短时间多变影响
人类
气候:长时间变化不大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教学活动中能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充分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
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并将地理知识灵活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活动”,并给学生提供天气预报图,让学生模拟电视天气预报员播报城市天气状况,这样使学生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又能较快地理解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引导学生争做主持人,在课堂上进行即时的表演,培养了学生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多媒体课件所吸引,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趣味化,创造了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建立了探究、体验、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