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素质的调查报告
响应学校的活动的号召下,近期我们专业举行了有关现今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活动,通过我们设定相应的问卷上的20道有关道德素养的题目对校园里的同学进行了匿名式的调查。
该活动意在调查如今我们大学生的道德处于一种怎样的现状。
为了数据的准确起见在调查的120份而有效的100份问卷中男女比例接近1:1。
通过问卷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不高,处于一种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
在我们的问卷中题一:当看到有人乱扔纸屑果皮时,你会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其中有82%的人会对其视而不理;还有12%的人会选择自己捡起来;只有6%的人会上前制止。
由题五中大学生出去求职,您更注重哪一方面:其中有46%的人更加注重于该公司的发展前景;还有30%的人注重于薪水待遇;还有24%的人更注重于个人兴趣爱好。
由题八中您对考试时的作弊行为有何看法:其中有46%的人认为为了高分,可以理解;也有28%的人则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做过;还有26%的人表示反感,从不作弊。
由题九中您对校园中的课桌文化有何看法:其中18%的人表示从没做过;36%的人表示没什么自己也做过;还有46%的人表示视而不见。
由题十二您是否热衷于参与公益活动:其中48%的人会参加公益活动;然而也有18%的同学不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还有34%的同学表示自己是否会参加取决于是否有时间。
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道德现状
1.大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很差。
在我们生活的大圈子中,公共卫生是每一个人
的责任,可是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似乎落下了公共素养的提高。
现今的大学生中绝大部分人觉得公共卫生的好坏与自己无关,也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面对许多的破坏卫生的现象麻木,习以为常,无动于衷,甚至自己就存在某些不文明的公共卫生行为。
2.大学生自我诚信度还是比较差。
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价值取向影响了大学生的
实际行为,比如对于考试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错的,但为了成绩还是会无奈的去做。
另外当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失信成本偏底则是最直接原因。
“所谓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现实社会中失信者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守信所付出的成本。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消极现象极大地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使得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有无所适从之势,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的滑坡。
3.大学生的公共道德素质与修养比较差,有待提高。
思想道德心态逆转,
理想追求淡化。
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更缺乏奉献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
4.大学生对待未来工作更加关注未来的自身发展状况。
对于大学生来说,对于
未来的工作的走向,重点取决于关乎自身的利益攸关。
二.道德现状形成的原因
1. 社会因素。
随着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不断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些外来文化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产生冲击。
大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
同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一些低级趣味杂志、网络视频、音像制品的流传,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最大障碍,对其自身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导致大学生对于低级的文化产生依赖心理。
加之一些社会不良风气诸如拜金主义、学习无用论、实用功利主义等的盛行,以及一些缺乏社会责任心的媒体的低级趣味的节目,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过于成人化,庸俗、现实、实用主义化。
2.学校因素。
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片面注重文化知识的灌输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道德教育,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只要成绩好就一切都好的错误观念。
加之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
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
3.家庭因素。
由于当今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地溺爱,放松了家庭教育。
且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而忽略了其人格道德的全面发展。
甚至部分家长消极、实用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一些不良的道德作风,也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4.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道德心里的不成熟。
不少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甚至我们从中还可以观察到某些儿童时心里的残留,如有意试探纪律的边界,明令禁止的却偏要去做,不处分到头不作罢。
另外,在当前形势下,许多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
因此提高大学生文明水准,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已势在必行。
三.提高大学生道德的对策
1.加强学校德育建设。
学校如果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的思想道德的教育,那么此种教育教学不是成功的。
所以要加强师资队伍对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学,承担起育人的义务,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
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重视家庭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早也是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
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极为关键因素,具备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为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对社会环境产生很好的积极作用。
因此家长在关注文化成绩的同时,更应注重孩子人格道德的发展,并能够身体力行作为孩子的道德榜样,使得孩子可以身心健康成长,拥有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是非道德荣辱观。
3.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大学生道德现状不仅对社会的发展带来影响,而且还会关乎一个国家整体公民素质状况。
只有把握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状况,才能提高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状况。
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